是不是只要我一直持股,就一定會盈利

拿住優質資產,盈利是大概率事件,但拿住是很難的

統計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平均持股期限僅為39.1天,也就是買入一隻股票能持有超過1個月的人已經算“長期持有”了,當然這裡包括很多因為套牢被迫持有的人……

快進快出是很多人的投資哲學,只要有利潤,自己能駕馭就是好的。但短線交易難度很高,因為股價短期漲跌的預期是很難準確判斷的。時間越短,判斷的準確率越趨近於50%,而把投資週期放長,成功的概率會明顯增大。

查理芒格在他的《窮查理寶典》中有個這麼一個分享:“我教給你們一招,可以讓你們投資收益大大增加。假設我給你一張卡,上面一共可以打20個孔,但是記住,打完這些孔,你的機會也就用完了。一生都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做投資,你就會更加謹慎。”

這就是投資的智慧,但長期持有一隻有價值的資產難於上青天。如果房地產的交易像股票市場一樣,今天買進,明天就可以賣出,且沒有居住的功能,絕大多數房主在房價上漲10%以後,早早就會賣出自己的房子,也就是享受房價長期高漲的人絕大多數是被迫的,房子賣了就沒地兒住了。

2010年我還在上大學,有人給我推薦了一隻股票,600XXX,當時的股價是10元左右,他告訴我這隻股票能漲到40塊錢左右,我當時半信半疑,但出於對他的信任準備投一些,但聽到他的信息來源,我準備把所有籌碼全部壓上(ALL IN)——他朋友是那家上市公司的高管,絕對錯不了。

全倉殺入後我就充滿希望的做起了整體資產猛翻4倍的夢,誰知,股價小幅上揚後持續下跌,從10元一路下跌到4塊多,這個過程持續了2年,我的資產縮水60%,實在扛不住了,全部割肉。現在回看股價走勢,當時市場處於大熊市,整體都在下跌,我失去持股信心後,把廉價的籌碼割肉在地板價,這是我在股票市場的一次巨大虧損。

後來到2015年,股價真的攀升到了40塊錢左右,如果我一直持有的話,我會得到非常豐厚的利潤,但我在持股的第2年就失去信心而拋售出去,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後來可以漲到這麼高。

幾年後,有了不同的投資理念,回想這次失敗的投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分享給大家:

  • 賭注不要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

如果把你的全部身家都壓進去,即使壓在了一家成長性很好的公司,虧損出局的概率也相當大,因為你承受不了任何的回調或下跌,如果一個人年收入12萬,是家庭的經濟主要來源,幾年下來積累了30萬可用於投資的資產,如果全部投進一個高風險的品種,上下波動10%就是3個月的收入增減,這是很多人無法承受的,如果進場時機不對,哪怕一直可以成長10倍的黑馬股,下跌10%-20%也是很正常的,一旦遭遇短期浮虧,甚至大幅度賬面虧損,心裡能不能承受如此大的壓力是很難說的。因此,不要下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賭注,除非你100%確定你是對的。

  • 投資之前充分了解它

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除了做好資金管理,更重要的是你要對你投資的標的足夠了解,甚至比大多數投資者瞭解。

市場中憑感覺投資的人不在少數,如果我們比大多數人更瞭解市場及投資標的,就會大大提升投資的成功概率。

還是剛才的例子,如果我非常瞭解那支股票背後的公司,非常瞭解他的未來,甚至非常瞭解那個信息的真實性,我怎麼會那麼輕易拋售掉呢?當時我買入的時候是10元,如果我非常堅信它能漲到40元,那麼當它跌到4元時,我最應該做的不是拋售,而是繼續購買,因為這個未來的高價值品種現在變得如此廉價。

但很少有人做得到這一點,背後的原因就是心裡沒底,當初判斷的與市場背道而馳,是不是自己錯了?還是市場處於熊市,自己投資的股票只是被連累了?這個判斷只有你自己能夠判斷,怎麼判斷?充分了解它,而且這個瞭解要在投入那筆資金之前就要做,而且要做的充分。

股票的增長不是一蹴而就的,看看騰訊就知道了,它從2元漲到400元,用了12年。我相信從騰訊2元時就買入,一直持有至今的公眾投資者寥寥無幾。

  • 賺慢錢,多且穩

進入投資市場,就是為了錢生錢,這個再正常不過,但有兩種人,一個是賺快錢,一個是賺慢錢。

斯坦福大學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這一項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

在實驗中,小孩子可以馬上拿走一樣獎勵(有時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餅、巧克力等等),或者選擇等待一段時間(通常為15分鐘),等到實驗者返回房間後,可以獲得兩個獎勵。在後來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堅持忍耐更長時間拿走2個獎勵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等,以及其他指標。

這就是自制力的力量,是拿走眼前的利益,還是放長遠眼光,用時間換取未來更多的利益呢?這個因人而異,自己決定就好。彼得·戴曼迪斯在《富足》中有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表達:“富足是一個非常宏大的願景,但時卻被我們壓縮進了一個相當短暫的時間期限之內。”

總結一下,我們握不住手中的優質資產,是因為“不瞭解投資的品種“、”賭注過大“及”想賺快錢“這三個原因。如果都能改變,我相信我們都可以握住優質資產不放手,獲得高額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