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後記|只有糉子和屈原嗎?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長假,吃粽子,紀念屈原,各個地方開始熱鬧起來。各大衛視屈原題材的節目、超市裡滿目琳琅的粽子、各大景區也打起屈原故土的旗號……

端午後記|只有粽子和屈原嗎?

熱鬧之餘,我們想想,全國56個民族,上千個地區,每個地區過端午節的方式都不一樣,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您以為它只有粽子與屈原?

端午後記|只有粽子和屈原嗎?

在吃粽子和聊屈原的熱鬧間,兩千年的歲月沉積,其實還有更多生動的端午節習俗掌故,較為常見節日的還有掛艾葉菖蒲、佩香囊、賽龍舟、飲酒等。同時,在我國的不同地區還擁有帶有濃烈地域特色的端午習俗,如吃鴨蛋、系紅綢或五彩線等等。

端午後記|只有粽子和屈原嗎?

端午除了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紀念歷史上的名人以外,也是在中國的節氣與工農業生產中具有獨特意義的時節。

在中國的醬香酒產地,貴州省茅臺鎮,端午節前後也是醬香酒工藝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制曲,茅臺鎮在每年的端午時節開始製作酒麴,端午踩曲是茅臺鎮正宗醬香型白酒一個生產週期的開始。酒麴是糧食發酵成酒醅的必備原料。端午時節小麥成熟,滿足了制曲對於原料的需求,同時端午過後溫度升高,滿足了醬香酒制曲過程中對於高溫的需求。

端午後記|只有粽子和屈原嗎?

醬香酒生產過程中與其他白酒一個顯著的不同就是醬香型酒生產時的“三高”工藝,即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蒸餾。

高溫制曲是大麴醬香白酒釀製所獨有的制曲方式。以小麥為主要原料的原料被製成一塊一塊的曲料,入倉發酵。其溫度逐漸上升到60℃以上,先經過40~50天的發酵,在經過六個月以上的貯存才能使用。發酵時間長,溫度高,在白酒生產中首屈一指。

端午後記|只有粽子和屈原嗎?

端午節期間,無論是祭祀,聚會都需要用到酒。醬香型白酒作為白酒中少有的可以對身體起到保健作用,優勢就逐漸凸顯出來。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無論是作為對端午節投汨羅江的屈原的紀念,還是節日的特色食品,粽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可過量的食用糯食對於消化系統所帶來的負擔是巨大,但是醬香酒所擁有的區別於其他酒的較高的酸度,對於人體的消化及身體具有較大的好處。

端午節,與粽子一起搭配的,少不了老醬酒!

歲至端午,酒話端陽,喝酒就喝老醬懂!

端午後記|只有粽子和屈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