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這幾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位設計師朋友發了句:

能睡夠八小時太舒服了嗚嗚嗚。今年睡得最早的一覺。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睡個好覺,變成一件很難得,甚至值得炫耀的事情?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閉上眼睛變成一場緊張的祈禱。

中國睡眠研究會的調查顯示,全國38.2%的人有失眠問題,超過5億人睡不著覺。失眠,已成為當下中國人的頑疾。

為什麼中國人睡不著?

最近,就有一部耗時兩年、深度追蹤普通人生活的紀錄片,回答了我們的失眠問題——《追眠記》。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這部紀錄片在東方衛視夜間十點檔開播。

一開播就猛奪25-45歲人群收視率首位,B站播放量18.2萬,豆瓣8.1評分。

片中,互聯網創業者、高考生、白領、全職媽媽、媒體人......不同職業的失眠者繽紛登場。

接下來,就是他們的故事。


1.

18歲,高考

“不同的學歷有不同的人生”

高考生翟曼婷

睡眠時間:12點睡,5點起

高考這座獨木橋,太難了。

全寄宿制的學校,從早上不到7點開始晨讀。高中三年,學生們每天的學習強度不低於12個小時。而高三,是尤為可怕的一年。

宿舍十點半熄燈,大家卻都不敢睡,一直學到困得睡不著了才罷休。

河南高考生翟曼婷,每晚做功課到12點。早上5點多,就被鬧鐘吵醒,揉著睜不開的眼睛開始背單詞。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可是有時候,就連那五個小時,她都睡不著。

在過去三次的模擬考中,翟曼婷有兩次達不到一本線分數。她焦慮、恐慌,如果高考失利,自己這一年不是白費了嗎?未來又該怎麼辦?

越想越怕,越怕越難以入眠。

“一考定終生”的高考制度、不敢輸在起跑線的焦灼,都讓翟曼婷一步步走得膽戰心驚。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2.

24歲,抑鬱症

“活著太痛苦了”

中重度抑鬱症患者忻雨

睡眠時間:不吃安眠藥的話,一整晚都不睡

讀大二那年,忻雨被確診,患上了抑鬱症。

她的抑鬱,源於對生活的無能為力。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來自河南農村,卻考上上海重點大學的她,本來是父親與全村人的驕傲。可呆在人才遍地的上海時,忻雨才發現自己是最不起眼的灰塵。

別人買得起的,她都不能買。別人天生擁有的,她窮盡一生也追不著。

巨大的落差與對比,壓垮了初涉社會的忻雨。從那時起,她晚上睡不著了,想天想地,夜晚盡被痛苦啃噬。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患上抑鬱症後,工作與生活也全部崩塌。

一進入工作環境,忻雨就會緊張到情緒失控,沒有一次上班能超過兩個月。

她沒有經濟來源,卻去需要看病、看心理醫生,到處都是錢錢錢。她離家千里,堅持不下去了,卻得把痛苦往肚子裡咽,不敢告訴家人真相。

只能一直借。借到現在,欠了朋友們將近十萬塊。說到這兒,她低下頭,無助地抽泣。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有時候啊,生在這個世界,並不是一種幸運。

在中國,還有千千萬萬個忻雨。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最新統計,中國目前患有抑鬱症的人數達到5400萬,而失眠時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共性。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3.

27歲,家庭

“有孩子後,我一下子失去自己的人生”

新生兒媽媽韓佳

睡眠時間:四小時

1991年出生的韓佳,以前是個快樂愛玩的女生。作為獨生女,被父母寵著長大,自己也還是個孩子。

可生了兒子後,一切都變了。韓佳成了全職媽媽,煮飯、做家務......以前不會的事,如今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

同齡的朋友談論著升職加薪、去夜店開趴,她的所有生活,卻只繞著兒子與丈夫轉。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自打兒子出生,韓佳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孩子夜晚隔幾個小時就鬧,她經常凌晨3、4點被鬧醒,接著自己也睡不著,盯著天花板直到天亮。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夜不能寐的煎熬中,韓佳得了產後抑鬱症。

有一次,她突然受不了打了孩子。她哭著打,孩子哭著躲。等到孩子睡著,她默默看著他,一邊流淚一邊責怪自己:“我為什麼要發脾氣?”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因為丈夫一個人的工資養家有些吃力,現在韓佳還多了份任務:兒子睡了後努力溫書,考取會計資格證。

她希望以後能出去工作,多賺點錢撐起這個家。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4.

30歲,前不成後不就

“回老家,是找不到工作的”

計算機公司職員李海民

睡眠時間:經常四五點鐘也睡不著,只睡4個小時

待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李海民想這個問題,想了很多年,想到就頭疼。

在上海工作那麼多年,既沒有成家立業,工作也沒有發展空間。計算機公司的加班文化十分難熬,早則八九點下班,晚則十一二點。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更重要的是,上海的房價與高昂的生活成本,讓他抱不起對未來的希望。30歲的時候, 他動了回老家的念頭,甚至專門回家面試過一次。

可是李海民發現,在老家,根本找不到相關專業的工作。

看看周圍人,老家發小的孩子已經能打醬油,上海大學同學已經功成名就。他對著鏡頭自嘲:“我是屬於剩下的一批。”

最後,笑容逐漸凝固,只剩下一臉茫然。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5.

35歲,事業

“只有不停奔跑,才能不被落下”

IT男張成

睡眠時間:5小時

有些人睡不著是迫不得已,有些人則是主動拼命。

張成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創始人。他總對自己說:“人活著總要留下些什麼,不然這一輩子就白過了。睡那麼多幹嘛,死後自會長眠。”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他每晚工作到凌晨3點半,早上8點半就醒來。因為不想浪費時間在路上,乾脆天天睡在公司。

成天帶著副天然的煙燻妝,嘴唇烏青,累了就灌咖啡揉臉。

但張成不敢停。身處互聯網的他明白,在這個競爭殘酷的世界裡,只有瘋狂地跑跑跑,才能不落後於他人。

特別是在IT行業,很多人都說程序員吃的是青春飯,幹到35歲就不行了。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其實張成已經是個5歲孩子的父親。卻也只能是個只能出現在電話裡的父親。

對此,他安慰自己:“(教會兒子)男人怎麼樣做事,比每天陪著他更重要。”

陪兒子還是多賺錢養家,在他心裡恐怕也是個無解悖論。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在這部紀錄片裡,還有很多個失眠者。

有的是醫務人員,每天要看200個病人,每週有20個手術。對他們而言,時間真的就是生命。

工作忙碌到,連兒子生病發燒,自己都無法照顧。老婆傷心呵斥:“他哪一次生病你在家?”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有的是媒體人,負責選秀節目內容。經常徹夜不眠地排練修改節目,整個人處於長時間、高強度的緊繃狀態。

就算有時間睡,也心煩得失眠:“觀眾在臺上笑一分鐘,我可能要想一百天。”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據零點調查機構2014-2015年調查數據十大睡眠指數得分,媒體人、醫務人員、IT從業者、廣告公關從業者,始終排在倒數五位。

媒體人每天平均工作9.5小時,每晚平均睡覺6.5小時,成為工作最久、睡得最少的職業。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但說到失眠以及睡眠障礙,還是醫務人員排列第一。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五億中國人成為睡覺面前的弱勢群體。他們不敢睡,生怕一睡醒就被同齡人拋棄;他們睡不著,太多欲望和煩惱不停在夜晚糾纏。

而另一邊,熬夜通宵、加班猝死、過勞死......可怕的字眼在新聞中湧動。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可是沒辦法,為了生活,大家還是得用力追趕,趕上深夜最後一班地鐵,趕完領導分配的無數任務。在苦多過甘的成年世界裡,每個人都過得不容易。

這時,我們才懂——

小時候啊,透支青春換成績,覺得做功課好難。長大了,透支生命換金錢,發現原來做人更難。

就像《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那段經典臺詞:

——“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

——“總是如此。”

生在中國,五億人只能不睡覺?國產紀錄片兩年跟拍,揭開殘酷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