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梁啓超告誡兒女: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

梁啟超作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兒女皆是人中龍鳳。

高考·梁啟超告誡兒女: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

梁思成,一代聞名的修建巨匠,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修建系。

次子梁思永,考古學的專家,平生為中國考古界做出了宏大的進獻。

三子梁思忠,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陸軍學院和西點軍校,不到25歲就任國民黨十九路軍炮兵校官。

四子叫梁思達,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系,是一位經濟學家。

五子叫梁思禮,是梁啟超最小的兒子,一代火箭專家。

長女梁思順,才女,長於音樂,曾編有《藝蘅館詞選》。

二女兒梁思莊,留學海歸,精通多國語言,曾任中國藏書樓學會副理事長。

三女梁思懿,畢業於燕京大學,專攻醫學。

四女梁思寧,早年曾就讀於南開大學,新四軍骨幹。

人們常說,梁家“一門三院士,父子皆成龍”,這和梁啟超的教育理念是分不開的。

明日高考,很多人都將這看成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拼搏,有的家長從小就對孩子耳提面命,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要萬無一失。

但在百年前,梁啟超卻對自己將要參加大學考試的兒女說:“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

“莊莊(梁思莊)今年考試,縱使不及格,也不要緊,千萬別要著急。”

“至於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要求學問不是求文憑。”

當時,女兒梁思莊剛到國外學習,一時無法適應,在學習上有些跟不上時,感到非常沮喪和痛苦。

梁啟超這樣安慰她,考試是檢驗學業成果的一個方法,萬一遇到了挫折,只須再接再厲即可,無須因此全盤否定自己的價值。

當今的高考,有多少父母有這樣的覺悟呢?

對於女兒學習,梁啟超並不是特別看重,不想給孩子壓力,因為在他看來,大學並不能說明什麼。

相反,他更擔心,孩子的身體。

“你們兄妹各個都能勤學向上,我對於你們的功課絕不責備,卻是因為趕課太過,鬧出病來,倒令我不放心了。”

為人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心願,也不是非要他們考上最好的大學、取得很大的成就,而是希望他們過得開開心心、身體健康。

進大學,不是人生唯一的意義,但卻一定要讀書。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龍應臺

高考·梁啟超告誡兒女: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

用功讀書的真正意義,是為自己多爭取一份選擇人生的權利。分數本身不代表什麼,而為了取得進步所付出的那些汗水,才是壘起未來的基礎。

很多父母敦促孩子讀書,孩子會有被逼迫的感覺,其實父母有父母的無奈,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少走些沒有學問的彎路,少吃點生活的苦頭。

高考是人生的味道,寒窗苦澀,最終總會有屬於你的一份甜,人生不是隻有高考而已。

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快快樂樂過一輩子,就是給父母、給自己最完美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