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萬興明、陳琦點評:大時代背景下的文化轉型|首屆讀聯會閱讀智庫沙龍紀實(六)

首屆讀聯會閱讀智庫沙龍

會議紀實

按:

2018年4月28日,首屆讀聯會閱讀智庫沙龍在飛芒書房領創店成功舉辦,本屆沙龍主題為“新型閱讀空間:運營模式與發展前景”,讀聯會公號正在陸續推出會議實錄,敬請關注!

6

嘉賓點評:

大時代背景下的文化轉型

嘉宾万兴明、陈琦点评:大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转型|首届读联会阅读智库沙龙纪实(六)

徐升國:接下來按照議程要有兩位嘉賓來進行點評,在嘉賓點評之前,我還要介紹一位來賓——何伊凡先生,他是“今今樂道”讀書會的負責人。

接下來有請萬興明萬總,他除了是今天的點評嘉賓,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就是飛芒書房的創始人,也是我們今天活動場地的贊助提供者,我們也借這個機會向萬總表示感謝。

萬興明

飛芒書房創始人、讀聯會理事

嘉宾万兴明、陈琦点评:大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转型|首届读联会阅读智库沙龙纪实(六)

萬興明:首先我盡個地主之儀,歡迎大家到飛芒書房的實體空間,這個空間實際上還沒做完,但是我們一直在摸索,所以讀聯會閱讀智庫的第一期沙龍能夠在這裡舉辦我特別開心,我坐在這也聽得很認真,想從大家這裡獲得一點經驗,說評議,我是真不敢當,飛芒之前一直是在做互聯網端,做了有3年多的時間,在過去1年多我們也在嘗試閱讀空間,所我以就今天大家的發言,說一下我的幾個感想吧。

首先是剛才徐總(徐智明)的分享,其實跟我們最近的很多思考不謀而合,我覺得有幾點非常重要:第一個就是我們書店業也好,整個的閱讀產業也好,首先要思考如何融入互聯網思維。徐總的觀點就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考量書店空間的運營,我覺得這點對我們的啟發特別大。另外一個觀點,就是我們重新去定義賣什麼的問題。我們以前在賣商品,現在我們可能要轉換成如何把空間變成一個流量的入口,這是一個典型的互聯網思維,我們以前做書店賣書就結束了,但是現在好像是從這才開始。總結一句話,從運營書到運營空間,我覺得徐總這個分享讓我們非常受啟發。

賀超的分享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接地氣,我覺得

“接地氣”是作為一個社區閱讀空間最重要的一環,因為社區是離人們的生活最近的,既然離生活最近,那麼接地氣就成為它的一個核心。當然接地氣的背後,對我們運營者的考驗是,你的團隊是不是能夠匍在地上、貼在地上,為你的受眾、為你的用戶服務。賀超他們做的這些,元宵節的活動也好,其它的活動也好,真的是已經走入家庭了,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嘉宾万兴明、陈琦点评:大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转型|首届读联会阅读智库沙龙纪实(六)

林總(林丹)這邊,其實我跟她非常熟了,我們之間也有合作,所以我對悠貝是非常瞭解的,一直以來對她體會最深的就是充滿激情,帶領著全國上下無數尋找個人價值的媽媽們,一起做一件對自己的孩子、對整個社會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林總倡導的“凡人皆合夥”是非常了不起的,這在我們出版業、閱讀推廣行業裡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商業模式。當然,剛才的分享裡大家也看到了,

悠貝在做兩個非常有價值的創新的嘗試,就是把活動內容化和活動商業化,我覺得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據我所知,有大量的、專門做活動的公關公司在給這些商場做活動,他們的收費非常高的,但是我們的內容產業是關在我們空間裡邊不出去,希望別人到我這來,其實這是對空間的領地性的一種執著。我們如果真從經營人到經營內容的轉變,那麼好的內容就應該走出去,所以我也有一個倡議,希望我們在座的各位,把大家創造內容的能力拿出來整合,至少我們這裡非常歡迎大家來我們的空間落地。林總現在還有一個嘗試,就是已經從線下的空間走向了線上,她把她的線下服務,轉向了線上這個無限空間,就是原來做一個課程,做一個活動可能只能影響一百人,到了線上她就能輕輕鬆鬆影響上萬人,甚至幾十萬人,這就完全成為了一個知識服務商,這樣下去會非常了不起。

劉總(劉穎)這邊,我自己的感受是,我們認識很多年,她一直很辛苦,每一次見她都要跟我說,我要緩一緩,我要休息兩天。其實閱讀季這幾年的活動策劃對我們幫助特別大,尤其她說的這個大動脈的建立,如果沒有北京市這個大動脈,我們現在在座的做這些事情可能信心都沒有今天這麼足,

可以說各級政府在閱讀季活動的推動下,已經形成了一種共振效應,比如說這200多個閱讀空間都在做閱讀馬拉松,全北京各級領導都能看到。這兩天我上班來的路上,開車聽到的全是關於全民閱讀的消息,我知道西城區的區委書記都在代言,很多區都有,我覺得這與閱讀季做的大量工作真的是息息相關,推動了一個社會的閱讀生態的建立,真的是非常了不起。

感謝大家。我的分享就到這。

徐升國:接下來有請今天來和我們交流的一個特殊人物,他是出版社的代表,現代教育出版社陳琦社長。

陳 琦

現代教育出版社執行社長、讀聯會理事

嘉宾万兴明、陈琦点评:大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转型|首届读联会阅读智库沙龙纪实(六)

陳社長:我就坐這兒說吧,我今天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之所來是想這是一個閱讀的沙龍,閱讀沙龍就離不開書,書又離不開出版社,我是出版社的人,我就過來聽一聽。確實今天信息量非常大,我這麼多年來一直參加什麼中宣部的會、新聞出版總局的會、中國出版集團的會,還有我自己主持我們社裡的各種會議,剛才談到了“接地氣”,我覺得今天對於我這個從事了34年出版工作的老出版人來說,就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會,因為我從這裡感覺到,大家是在做閱讀空間,實際上在做文化,而且這個文化從某種視角來說是非常多元的。剛才萬總的點評非常好,他已經把各位老師都點評到了,我就不再重複這些了,從我的角度來談幾個點。

剛才林總講的希望每個家庭都把做父母當作第一職業,從出版人的角度,當時就讓我想到一個選題,是不是可以從家庭教育這個角度入手,結合閱讀空間、社區文化等方面來展現,出關於父母第一職業的一本書或者一套書。當然這個書怎麼編、怎麼寫咱們可以一起來策劃。

嘉宾万兴明、陈琦点评:大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转型|首届读联会阅读智库沙龙纪实(六)

賀超講的我也覺得非常好,比如他說的社區的大天地、以人為本。作為一個出版人來講,我覺得我們出版社確實應該多接觸這方面的環境,這樣才能夠從你的選題立項、出版方向上,包括有針對性地對接讀者的需求上更務實一些。

再比如說剛才徐老師講的,從閱讀到生活,從賣場到空間,因為徐老師是有實操經驗的,我們一直在出版社的好像是在理論平臺上去探討,但今天這個信息量對於我們來講確實是要改變我們對營銷模式上的認識。比方說由傳統出版的銷售模式轉向為網絡出版、網絡銷售模式的轉換,我們現在還一直在大力開展網點建設、渠道建設等等,其實這種渠道的變化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由現在傳統地面店的銷售平臺已經向網絡銷售平臺去轉換來。作為出版社應該怎麼去轉變這種觀念?剛才聽講了以後,我也是一直在反思,因為如果你不去適應市場的需求,就會被所市場拋棄。

今天我確實是來學習的,有些老師之前經常聽說但是一直沒有對上號,我們現代教育出版社以後要多跟大家接觸和溝通,多參加咱們這種接地氣的活動。最後再說一句,如果在座的各位有需要出版社支持的時候,我會站起來支持大家。謝謝。

徐升國:謝謝陳社長。

嘉宾万兴明、陈琦点评:大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转型|首届读联会阅读智库沙龙纪实(六)

我覺得我們今天這個活動組織策劃的還是有一點點太正式了,其實作為一個沙龍,需要更加的自由開放,而且我有一個想法,我覺得每一位來這裡的人都不是客人,而是主人,是我們大家一起來做的一個交流。今天作為讀聯會智庫的首屆沙龍活動,由於各種原因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希望大家也能夠理解和諒解。

我剛才在拋磚頭的時候介紹了我對新型閱讀空間的一些思考,經過各位主講的分享,我想各位肯定能夠更深地感覺到

閱讀空間的背後其實是整個書業和文化大生態所面臨的大變化,而且我認為這個變化才剛剛拉開序幕,真正的無窮的空間和未來還遠遠沒有被揭開,都還在不斷地裂變、創新。

北京閱讀季一直在說“閱讀+”的概念,我相信隨著我們的物質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將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它不僅僅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將成為我們的生存方式,所謂的認知升級、知識迭代成為每一個人的生活和生存的必須品。而這個背景,我覺得在小的角度上來說叫“閱讀空間”,從大的角度上講就是“空”,如何從文化和人類發展的大的時代脈搏下來探索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未來。我也相信今天作為首屆智庫沙龍,我們今天的探索算是一個起步,非常期待著和大家一起攜手,不斷地來探索我們共同的未來。

接下來分享環節,我想把主持的角色交給石恢理事長,一方面,他作為靈魂人物,是我們讀聯會的理事長和發起人,比我更能主持人下面的活動,另外,還有我的私人原因,晚上還有事情,一會兒不得不提前離開。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