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別讓你的孩子成爲優秀的自卑症患者

01

警惕,別讓你的孩子成為優秀的自卑症患者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但是優秀之人未必都能成才,有些優秀的自卑症患者有話不敢說、有愛不敢愛、有才不敢顯,空有一身真本事,讓到手的機會白白流失。

學校將舉辦文藝匯演,家長們齊聚一堂,坐在臺下欣賞著自己孩子的精彩表演。舞蹈老師在上面帶舞,小傢伙們跟著老師翩翩起舞,動作有木有樣,可愛極了。

隨後,老師問,有小朋友願意上來當小老師嗎?小朋友們都爭前恐後舉起小手,說“我來,我來…”,而6歲的童童卻無動於衷,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下一個舞蹈,老師挨個問小朋友種了什麼顏色的花?

有人說紅的,有人說綠的……問到童童時,童童沒有吭聲,小臉蛋漲的通紅。老師趕緊安慰說,那童童下課後悄悄告訴老師吧。

……

媽媽很納悶,自己的孩子長相出眾,跳舞也領會的快,為什麼當眾的表現卻不盡人意?

根據常識,人們通常會認為自卑是屬於差生,優秀的孩子不會自卑。但是現實生活很多優秀的孩子也會不自信,他們膽小、害羞,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展示自己,常常陷自己於生活和工作的被動中

心理學的依戀理論說,如果孩子在早期的關係中體驗到愛和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信賴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戀需要沒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遇到挫折,他的第一反應不是直面問題、積極解決,而是怎麼逃避。

童童就是這樣,幼年時一些不愉快的經歷,讓她變得自卑,害怕在人群中表現自己,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漸漸成了集體中的小透明。

02

警惕,別讓你的孩子成為優秀的自卑症患者

在外人看來光鮮亮麗的名人,有些心裡也很自卑。

佟麗婭古裝扮相傾國傾城,配油膩、猥瑣的陳思成也是綽綽有餘,本來可以持靚行兇。

然而在婚姻中,佟麗婭卻是弱的一方。佟麗婭曾坦言,陳思誠很優秀,又會演戲又是導演,自己肯定配不上他。當主持人問“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有情敵該怎麼辦”的時候,她的回答竟然是“我只能好好表現自己”。

記得有個評論說:“佟麗婭,你要是稍微自信點,人生之路早就改寫了。你這麼自卑,氣的我都想娶你,讓你好好看看自己的美了。

同樣不自信的還有蔣方舟,她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

年少成名,7歲便開始寫作,9歲寫成散文集《打開天窗》,被叫做“天才美少女作家”。16歲,當選中國少年作協主席。19歲,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大學畢業後,擔任了《新週刊》副主編。

這樣一份閃閃發光的簡歷,放在誰身上都是耀眼的。然而生活中蔣方舟反而性格自卑,在鏡頭面前顯得拘謹、放不開。她評論自己,“我是帶一點自卑感的小城姑娘”。

在旁人看來,她收入高、工作好,是北京的“成功人士”,但是她“每次離開北京回老家的時候,我都有種“打擾你了,我現在回去了”。假期過完,再來北京的時候,有種“不好意思,我又來打擾了”,就是還是會有這種心態”。

一個30歲事業有成、長相舒服的姑娘說話還如此小心翼翼,唯謹唯慎,不禁讓人心生憐惜。其實這些自卑的人並不是她們真的不如別人,而是認知出現了差錯,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導致不敢當眾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敢展示出真實的自己。

03

警惕,別讓你的孩子成為優秀的自卑症患者

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訣。我們無法迴避,自卑的人在工作、生活、人際交往中會很吃虧,因為他們無法展示出自己真正的實力。同時,一些原本天資平平但很自信的人,反而會逆風翻盤,絕地求生。

選秀節目《創作101》中,美女如雲,長腿霸屏。在眾多膚白貌美大長腿的小花當中,一個“黑、醜、胖、土、老”的姑娘卻逆風翻盤,成為最大的黑馬,她就是王菊。

王菊剛上臺的時候,就有心直口快的小夥伴直言她不適合女團,長得不太少女。

在節目的每個環節中次次岌岌可危,但是她的自信和堅韌,,讓她成功留了下來,並一路人氣飆漲。

王菊,單看她會來參加這個節目,就知道是非常自信girl。她的年齡劣勢擺在那裡,外貌在選手中也是墊底的,但是她還是來了,並緊緊抓住每個能留下的機會。

生活以痛吻我,我能報之以歌。她強大的內心,全然不顧外界對她的惡意,對待不和諧的聲音也毫不畏懼,這份自信和從容反而讓大家被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轉黑為粉。

在採訪中,當被問到想不想回到以前的樣子時,她說不想。“做自己,就是我自己的信條”、“我的人生握在自己手裡,精神獨立太重要了”。

內心能有多麼豐盛強大,才能如此簡單直白回答,這份自信足夠讓她逆轉。

在拉票時,她自信而霸氣,呼籲大家重新定義女團,改寫規則。“傳統的女團標準已過時,投票者有權利重新定義什麼是真正的中國第一女團。”

面對馬東老師對自己的疑問,她也自信滿滿。

“自己覺得自己很有實力,但為什麼自己認為的實力不被大家喜歡,而有的女生光憑好看就能被觀眾喜歡?”

都說,愛笑的女孩子運氣不會差。自信的女孩子運氣也不會差,命運之神會眷顧擁有正能量的他們,讓她們絕地反擊,成功逆襲。

04

作為家長,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應該注意孩子的身心發展。這些優秀的自卑症患者,在年幼的時候大多因為種種原因而讓自己陷入自卑的陰影中,比如缺少父母的關愛、對自己要求過於嚴格、父母強勢嚴厲等等。

父母應及時幫助孩子找到問題,通過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擺脫自卑,走向自信。

一是用心呵護,儘可能多陪孩子。很多孩子自卑,是由於幼時缺少父母的陪伴,留下了心理陰影,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正常來講,2歲以前是和父母形成健康親密關係的關鍵期。父母在這個階段明確家庭分工,多安排時間陪伴孩子,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從小被愛滋潤的孩子,內心會更加溫暖,有享受愛和付出愛的能力,才更有可能擁有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是趁早發現,及早實施干預。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是不一樣的,有人天生膽大勇敢,有人天生害羞膽怯…父母應該及早的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時發現問題。自卑的孩子通常性格敏感、細膩,需要家長注意他們細小的感覺,用心呵護她們幼小的心靈,通過正確的引導幫助她們走出自卑的陰影,重獲陽光和新生。

三是尊重孩子,不要輕易說不。孩子是因我們而來到這個世界,卻不是為了我們而來。一些父母由於自身性格要強,對於子女的期望值較高,去追求所謂的完美。其實每個孩子的智力特點、興趣愛好等都不一樣,他們也不是我們的翻版或升級版,而是由自己獨立的道路要走。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思想,把他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對打,不要輕易對孩子行為說不,對孩子多一些讚賞鼓勵少一些指責批評。

所以,我們不僅要在物質上富養孩子,更應該在精神上富養孩子,讓孩子擁有豐盛的心靈,成為一個陽光、健康、自信、快樂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