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放大之後很像宇宙,那我們的宇宙會不會就是其他宇宙的一個原子?你怎麼看?

秋風別戀1


從盧瑟福提出原子的行星模型起,人們對這個模型就倍感親切,因為原子模型看起來和太陽系這樣的系統確實有些類似,比如,1. 是中心引力的支配,不同的是一個是萬有引力,一個是庫侖力。2. 體系中絕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核心。

但如果我們加以仔細分析,微觀的原子世界和宏觀宇宙星系例如太陽系,還是大有不同,對微觀世界瞭解的越深,你就不會有這種類似想法了。

原子具有穩定性,同一性和再生性,這是和宏觀宇宙星系完全不同的。對於太陽系中各個行星的運行軌道,可以得到精確的計算,而原子核外電子的運行軌跡,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得到電子雲圖,也就是電子出現概率的分佈圖,無法準確判定電子的軌道。

另外,宇宙中形成的星系都是由不同的初始狀態形成的,其中的變化是莫測的,很難想象還有另外一個和太陽系一模一樣的星系存在。但是原子可以使相同的,同樣的金原子,在哪裡找到的都是一樣的結構,一樣的性質,不管你是在幾千年的遺蹟中發現的,還是實驗室最新還原出來的,不管是地球上的金原子,還是超新星爆發形成的新的金原子,他們的結構和性質是一樣的。這就是原子的同一性。

原子還具有再生性,在太陽系裡,如果外來的天體對某這個星系發生碰撞,這個星系的運行就會混亂,但是對於原子來講,原子同外來粒子發生碰撞等相互作用以後,會很快恢復到原有狀態。這就是原子的再生性。

所以宏觀和微觀世界,還是有截然不同的物理規律,微觀世界是量子物理規律在統治,很多概念和現象和宏觀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歡迎評論,關注量子實驗室。


量子實驗室


這個該怎麼去證明呢,不同的人都有著不同的看法,那麼我也來說一說。

我是不同意這種觀點的,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雖然存在一些相似之處,但更多的還是不同。

我們看宏觀世界中的星系,像咱們太陽系,大部分的天體都有各自的運轉軌道,而我們在觀察原子裡面的核外電子時,不能確定它們是否有著軌道,它們出現的位置是概率性的,所以用電子雲模型。

所以說,從現在來看,原子世界更多的是無序而非有序。

那麼,反方就會提出觀點:

如果說,小到一個電子上存在一種生物的話,它們在那裡生活了一億年,而我們這個宏觀世界中,其實也就過去了一秒鐘,所以處在電子上的生物,它們觀測內部世界肯定是有序的,因為角度與層次不同。

換句話說,就是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時間流逝的值算法不一樣,微觀世界中的一億年或者是數十億年也可能只相當於宏觀世界中的一秒而已。所以,我們什麼也不知道。

雙方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那麼,誰才是對的,我想,這個判斷需要留給後人來定,現在還沒有哪位“大佬”有這個能力。

如果,真是如題目所言,那麼我們這個宇宙所經歷的138億年,恐怕也只是相當於更大宇宙中觀測者的幾秒鐘或者更短罷了。

那麼,這個宇宙可太複雜了!


一枚遊戲科幻迷


當然躺著看,比較舒服。這是孔徑光柵顯微鏡拍攝拍攝的錫原子中的電子,原子核太小無法顯示出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321000226df130d200a\

孔徑光柵顯微鏡拍原子


誤入歧途。

宇宙是大奇點爆炸來的,實際觀測太平坦了。宇宙是上帝捏的,到處有漏洞,手藝不會這麼差吧。最方便最隨意的是攤煎餅出宇宙理論:老天爺用食指輕輕一劃,無中生有攤了個煎餅宇宙,漂浮著,等著熟。在一劃之間,將部分秩序和動力賦予宇宙,有了能量包括暗能量,創造出電子、質子、暗物質、原子,決定了它們的壽命,讓德布羅意說對了。一點皮屑掉在煎餅上,發展出人類文明,帶有老天爺的部分基因,會溝通,善理解,能創造。懂得感恩,祭天吧!人人最想的是------拜天地!本來王母娘娘餓了想吃,用簪子劃了一道,看見不僅有祭天的,還有拜天地的,算了,去別的宇宙吃吧。


攤煎餅出宇宙


我建人們,不要把難知問題,寄託於用:用眼看不到;極微零弱場;更小粒原子;亂想它維數,很難找準案。

因為大千境界,物種很多,用質化力去佔微,空間複雜差異;原子個小去求知,易顯多式各異樣。所以應該回歸自然,本來的面目,要用基礎元素,分子運動論,去開始定位,再去擴大認識,尋續體衛星成結果,再推測恆運歸宿現象,有可能才準,我試探討如下:

建議最好要從,化學元素,週期表內,隨質重增,層電子加。微初應該,就象星起,沒啥兩樣,我們為啥,不去推符?

宇宙之內,質分恆系,看象獨立,決不自運。因為星與星場,相關間內,同樣質;同類素;同位能;同勢派;同電溫;同磁力等,它們再相互傳遞著物能不滅定律。所以我試給出,這個宇宙的差異物質的:散集;存在;運動;變化;歸宿等,皆在一個宇宙,釆用三大傳播方式,更多辦法,從事恆系間物移互動,並不存在宙外之外東西,給於補充。


李志勇123569


第一種就是之前我談過的套娃理論,其大無外的大宇宙,其內無小的小宇宙,一層宇宙套著一層宇宙!

按照人體300兆的細胞向宏觀推理目前宇宙最起碼有上百兆的星系或者恆星,而目前已知宇宙的星系數量還沒有上兆級別吧?更別提什麼百兆了!那也就是說人類推理觀測的138億光年距離或者說900億直徑宇宙空間都不過冰山一角!

而向微觀推理一個原子內的空間相應至少有上百兆物質數量,但是我們目前科學觀測的極限就到這裡了,再往下就看不到任何物質了!而物質最小的組成是原子這一理論在2000年前由古希臘學者提出,直到20世紀才被實驗證明!要麼接下來需要更先進的理論出現,要麼原子層面可能就是這宇宙萬物的最小組成部分,如果這樣的話就引出了下面我推理的另一種可能了!

第二種情況就是原子是這個宇宙的最小組成部分,沒有更小的了!但是這最小的原件畢竟屬於物質,那麼是什麼意識造成原子層面排列不同?而結果也是南轅北轍:岩石和人體同為原子構成,只是排列不同罷了!說到這裡我必須要提到精神意識或者說靈魂也好,原子物質不管怎麼排列不同,結果呈現也是物質形式且蘊含不同的能量!但是這一切必須有一個意識來影響物質原子排列的不同!這個推理就是宇宙由物質原子組成,精神意識造成不同的原子排列,其結果也不同!

結束語:這個世界是大小宇宙還是物質精神共存亡?各位怎麼看!


想爩


微觀的量子世界和我們能觀測到的宏觀宇宙世界是不同的。宏觀宇宙天體運動的軌道是可以預測和精確測量的。而微觀量子世界粒子的位置是“測不準”的,其位置與速度只能以“概率”描述。因而將宇宙比作是原子極度“牽強”!


vazi



踏浪而來37326050


贊同這個觀點,宇宙就是一個層層嵌套的結構,原子的結構像星系,星系的結構像宇宙,宇宙很可能就像銀河系一樣是一個扁平的大漩渦。那麼同理推測原子很可能也是扁平的而不是球形。只是可惜人類目前的科技手段還無法觀測到原子的結構 ,也無法測量接近光速的電子的運行軌跡。


路人zxl


可能是無限循環吧!一個星系或者宇宙可能就是另外空間的原子,或者組成部分!以後我們也可能獲得一種技術或者入口,將空間或者時間壓縮摺疊,將宇宙或者其外界的空間時間轉化成適合我們可以理解或者發現的時空!最後發現其實宇宙或者外部的時空可能就是我們認知微觀世界的一部分,而我們的微觀世界可能就是整個宇宙或者外部空間,這樣無限的循環下去……而人類的意識可能就是存在於宇宙或者外部時空中的意識思維而寄託於人類的大腦存在隨著所寄託的人類肉體的死亡而轉嫁於新生的嬰兒,再隨之消亡而轉嫁,這樣循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