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的魅力(2),POS機制極速進化史

何為POS

共識的魅力(2),POS機制極速進化史

當曾劍氣縱橫的POW機制開始面臨進退維谷的境地,也就不得不另闢蹊徑,或許就如同侏羅紀公園裡的那句臺詞“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POS的誕生是否也如同一場POW尋找的出路的自我進化呢?

POS機制的全稱是proof of stake,中文名即權益證明。顧名思義,這是一種依據各人持幣權益來達成共識的機制。它要求用戶證明自身擁有貨幣的數量和時間,也就是證明你對貨幣的權益。這種共識機制的有什麼意義呢,與POW相比,它到底有什麼不同的魅力? 答案是:屯幣得利息。

POS機制當中引入了幣齡的概念,用戶擁有的幣齡是其持有幣數和時間的乘積。以點點幣為例,用戶每持一幣一天擁有一幣齡,持一幣十天擁有十幣齡,持十幣十天擁有一百幣齡。

而在POS機制中,用戶每獲得一定量的幣齡,就可以開闢新區塊,持有者的幣齡越大,發現新區塊的幾率就越大。新區塊開通後,幣齡也會被使用消耗,但同時系統會給與一定量貨幣的獎勵,也就是,屯幣有利息。

試想一下,當一個盜墓者厭倦了刨坑挖土的生活之後,就開始回家養雞,現在他的院子裡養了十隻雞,每隻雞每天都會下一枚蛋,十天後你收了一百枚雞蛋,而這時候,你正巧發現了一個收雞蛋的人,於是你就可以用雞蛋來換取等價的錢財,如果你錯過了收蛋人,就需要等下一次,但你收的雞蛋越多,為收蛋方提供的資源就越多,可交易性也就越大。

共識的魅力(2),POS機制極速進化史

POS共識格局的開啟

POS共識機制被提出後,就一度遭到各類平臺的追捧,點點幣PPCoin、新星幣NovaCoin、雅幣YaCoin、等電子貨幣問世後,都開始採用POS+POW的模式,直至宇宙幣CMC誕生後,甚至開始提出用scrypt優化算法來取代POW挖礦。

最先使用POS機制的是2012年出世的點點幣,點點幣誕生後在哈希運算中引入幣齡概念,使求值難度與持有幣齡成反比,此時它將幣齡看做了礦工挖礦過程中的競爭工作力之一。

用戶每持有30及以上幣齡就可以參與競爭下一區塊,持有幣齡越多,記賬競爭力就越大。同時,為了保證記賬競爭的相對公平,這種競爭優勢也不是無限增長的,點點幣系統中,簽署下一區塊的的概率在90天后達到最大值,個體優勢差異不會特別巨大。

點點幣之後,POS機制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江湖地位也一路高漲,同時隨著加強難度的scrypt優化算法的誕生,POW機制的生存之戰似乎越來越艱難。

兩代共識機制的生存之戰

共識的魅力(2),POS機制極速進化史

客觀來講,POS機制的誕生解決了POW的部分弊端。一方面,以權益證明開發新區塊與POW挖礦過程相比,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資源浪費,同時系統區塊的自動產出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由於數字資源有限性而產生的通貨緊縮。另一方面,因為POS共識機制弱化了中心礦池的需求,算力集中壟斷的情形也得到了緩解,個體競爭力差別相對減小。

但POS機制當真完美無缺嗎?幣齡競爭力的引進,理論上節約了大量電力資源,但在點點幣誕生之初,仍然延用挖礦模式來獲取數字貨幣,對於資源節約的作用可能實在薄弱,目前市場上大量新生貨幣宣揚的優化算法scrypt,又如何做到完全節能的同時又能保證記賬真真性呢?

POS權益證明競爭新區塊的制度難道不是高築在原始股東與個體參與者之間的身份圍牆嗎?幣齡制度又該如何避免貨幣由原始股東的“富豪優勢”所造成的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商業現象呢?

科技的進化不會停止

共識的魅力(2),POS機制極速進化史

鏈圈大佬以太坊最先提出“先過度到PoW+PoS,再徹底拋棄pow”的論點,這其中或許有著很大一部分的行業危機因素,但它急於拋棄POW的行為是否真正可取呢。

正如NULS聯合發起人冉小波所說,POW機制下的以太坊中,POW礦工才是區塊鏈的決策者,所以以太坊要想從POW直接過渡到POS,是非常困難的。

拋開以太坊社區成員之間的共識矛盾。不可否認POW機制挖礦過程耗費了大量的電力資源,但資源耗費的結果是它保證了區塊鏈中每一筆交易的可信度和對惡意攻擊的強大抵禦力,那麼是否可以使用POW挖礦、POS計利,彼此取長補短呢?

物種的進化就如同宇宙變遷,它經歷漫長的更迭與輪迴,永無休止,在下一次爆炸來臨之前,誰也不知道以後的世界是什麼模樣。科技發展不停,區塊鏈共識機制也正不斷進化,pos只是人們根據當今數字貨幣現狀所做的應變,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無論是POW,還是POS,都不會是共識機制的最終形態,科技的發展也永遠不會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