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回歸能否帶來A股長牛?

自2月28日提出對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等行業中的獨角獸企業實行即報即審之後,獨角獸概念就成了我廣大散戶的炒作的又一聖地。那些遠在海外的中國企業更是很“識時務”地表示願意迴歸母親的懷抱,於是乎管理層、上市公司、股民出現了史上難得意見空前統一的一幕。


我在前面幾篇文章中也說過,A股即將到達“而立之年”,是時候要改變以前那種不成熟的風格,從幼稚走向成熟。以前的這些獨角獸企業之所以不在A股上市,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我們的資本市場不願意接納他們,逼得他們不得不遠走海外需求資金。

還好有更成熟的資本市場接受他們,讓他們得以發展壯大,才成為今天的巨頭,獨角獸。還記得愛情買賣這首歌裡有一歌詞是這麼唱的,“當初是你要分開,分開就分開,現在又要用真愛把我哄回來”,頗為適合這個場景。

獨角獸迴歸能否帶來A股長牛?

不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隨時勢而變化,這證明我們的資本市場是在不斷成長的,是在進步的,要知道我們的資本市場是最趨於保守的,奉行的是“無過便是功德”,基本都是被動改革。

從這點看我們首先要為資本市場的進步喝彩,從最近的一系列監管大動作,退市機制改革,IPO從嚴,到自動改革引入獨角獸企業,都說明我們正在完成新一輪的蛻變。

我們的大A股確實也需要引進新鮮的血液,優質的上市公司標的,這樣才能吸引全世界的資金湧入,讓我們股民能夠享受到成長所帶來的紅利,我們的資本市場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獨角獸迴歸能否帶來A股長牛?

有一句話我必須要為管理層辯白,我們的資本市場是把投資人保護的最好的,沒有之一。上市條件必須要滿足一定的盈利條件才能上市,10%的漲跌停板限制等等,做的這一切,就像是一個媽媽在小心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經常叮囑我們“不要去河邊玩,不要爬高”等等,雖然限制了小孩自由空間,但從一定程度上確實保護了孩子。

當然有利就有弊,這樣做確實限制了孩字探索世界的範圍,只能在孩子不斷成長的路上,不斷放開一些限制,隨著年齡的變化一點點的放開邊界,可能平時感覺並不是很明顯,但是等你長大成人的時候,完全自由的時候也就明白了。

而我們的資本市場也是一樣,在保護投資人的情況下確實縮小了投資人暴富的機會,但是確實保護了投資者避免因退市血本無歸的風險。換句話說,現在的A股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帶著盈利上市的,這你都不賺錢,如果真的一下子放開註冊制,很多虧損的公司一窩蜂進來,你選對好的公司標的的概率又降低了不少。

現在是有人替你篩選,專業機構替你篩選,等到完全由你自己來篩選的時候,你確定自己有哪個識別能力?就像現在的獨角獸企業,當初完全還沒能盈利的情況下,在A股上市,你怎麼確定不是第二個樂視網?

看過京東財報的人都知道,京東虧損了多少年,特斯拉好像到現在還在虧損的,如果過早丟掉保護的外殼,不經歷一定的成長教訓,風險教育,韭菜只會被割的更加徹底。

而這次獨角獸迴歸,就是我們資本市場在成長過程中放開一部分自由空間進而蛻變的過程,我們更應該注重這次獨角獸企業迴歸背後的含義,而不是簡單炒作獨角獸概念股。

我們看到從最近幾年上面一直反覆強調的“打破剛兌”(其實就是不讓任何機構保底),都是在一點點蛻掉保護殼的信號,是時候該讓大家提高風險意識,畢竟我們人民幣要走向國際化,要與國際接軌,股港通、深港通、今年的MSCI、滬倫通等等都是信號。無論從大的視角還是我們成長階段,現在是恰當的時機。

去年某金所等多個平臺發生了多起產品違約事件,不是平臺付不起投資人的錢,而是政策不允許。以前每個平臺還有風險備用金,現在基本都讓取消了。平臺只負責信息披露,風險要債主和債權人自己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的資本市場到了一個需要改變的年齡節點,需要我們以新的態度,新的視角去看待新的資本市場。

有人會問按照這麼說,獨角獸迴歸是空前大利好?從背後改革的意義上說是,但是從短期的概念股上炒作上看並不見得。獨角獸也是獸,是要吃肉的。企業是為了謀利而生的,這麼樂意迴歸A股,看重的就是A股的高估值,是要來吸血的。

還記得2007年的中石油嘛,一路高歌衝到6124點的A股,就因為巨無霸的加入,而不堪重負轟然倒塌,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想如果中石油現在沒上市應該也能稱之為獨角獸吧,企業是好企業,但是估值過高一樣會套牢一大批散戶。

知道現在的美股到了什麼高度嘛?知道美股走了多少年牛市嘛?現在美股可謂正在“人生巔峰”,今年年初大跌已經是一個信號了,現在迴歸是想在國內找接盤俠嗎?

獨角獸迴歸能否帶來A股長牛?

Ok,我們不說國外的已經上市的,我們說說國內還沒上市的獨角獸,新興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大家知道新興行業代表著什麼,代表著激烈競爭,代表著高風險。巴菲特為什麼一直不願意投資新興行業,他在太陽谷年會發表演講中,舉了美國汽車的例子:

當年美國汽車行業剛剛興起,汽車公司有2000家,汽車可謂是20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但是幾十年過去了,這2000家企業只有3家企業存活了下來,而這三家公司的出售價值一度低於其賬面價值。

借用著名投資人但斌的一句話,真正的好企業就像皇冠上的明珠一樣的,人人都知道,不要你去刻意去尋找,它就在你身邊,你只需要耐心的持有它。

我並不建議散戶直接參與獨角獸概念的炒作,要認真識別,裡面會有好企業,但是你有絕對好的辨別能力嗎?

李嘉誠的投資技巧在這裡分享給大家:“不要做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如果買不進就不要買了,真正的投資從來都不是求來的。

獨角獸的改革,正是吹響長牛的號角,待到註冊制落地,退市制度完善,長牛可期。而這一切不會太遠。

也許許多年以後,你會發現原來當年的獨角獸迴歸只是一個標杆,真正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