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的「農民」,渾身長滿鱗紋!因不堪帝王生活,成了亡國之君

歷來一個王朝的興替,大抵興於開國皇帝的勵精圖治,亡於末代皇帝的荒暴無道。開國皇帝由於歷經創業之艱,知道立國之不易,所以能做到體恤百姓,開明統治;而末代皇帝由於從小生於皇室,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所以不恤民力,一味奢靡無道,導致國家覆滅。

然而在南北朝時期也出現了一位當過農民的末代皇帝,從史書記載來看,其也是一個有志於當明主的皇帝,然最終卻無力迴天,成了亡國之君。這就是北魏的孝武帝元修。

奇異的“農民”,渾身長滿鱗紋!因不堪帝王生活,成了亡國之君

孝武帝元修是北魏著名皇帝孝文帝元宏之孫,其父是廣平武穆王元懷。元修生性深厚,頗好武事。《北史》中說他出生時渾身就長滿鱗紋,迥異於常人。因為是生於皇族,所以其鱗紋也被當做是龍鱗,被認為是有做皇帝的跡象。

元修年輕時歷任過很多官職,如中書侍郎、太常卿等。當時因為經過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得北方六鎮和中央的矛盾變得越來越不可調和,最終爆發了六鎮起義。雖然起義最終被平定了,但這次叛亂卻動搖了北魏的根基,此後北魏的實際控制權便落到了權臣爾朱榮手裡。

奇異的“農民”,渾身長滿鱗紋!因不堪帝王生活,成了亡國之君

普泰元年(531年),晉州刺史高歡在信都起兵反抗爾朱氏,隨後便攻陷洛陽,滅了爾朱氏。元氏皇族大多各自逃生,四處逃竄。元修也逃到民間,當起了農民,以耕地種田為生。這時高歡因要立元悅為帝,但眾人不服,便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元修。

因一時不知道元修的下落,只好通過元修的心腹好友王思政輾轉找到了元修。元修知道好友的來意後,道:“這該不是把我出賣了吧?”高歡遂親自前來陳請,泣下沾襟。元修這才入京繼大統,是為孝武帝。然而孝武帝手上並無實權,朝政都由高歡操縱著。

奇異的“農民”,渾身長滿鱗紋!因不堪帝王生活,成了亡國之君

孝武帝無法忍受自己當傀儡,就聯絡外將賀拔嶽,密令他除掉高歡。這使得兩人的矛盾變得不可調和,最終決裂,高歡遂於永熙三年(534年)帶兵從晉陽南下洛陽,孝武帝無法抵抗只好棄國西逃,投奔在長安的宇文泰。在長安,孝武帝依然無法自主,朝政由宇文泰把持,兩人的矛盾由此日益加重。

永熙三年(534年)高歡以元修棄國逃跑為由,廢其帝號,另立元善見為帝,並於十日後遷都鄴城,這就歷史上的東魏。沒多久,宇文泰就以元修淫及從姊妹有傷大雅為由,殺死了孝武帝元修,另立元寶炬為帝,這就是歷史上的西魏。北魏從此正式分裂為東西二魏,孝武帝元修也因此成為了北魏的亡國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