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令在錢幣上刻一個字,立馬解決了貨幣危機

明朝初年,開國皇帝朱元璋下令全國統一貨幣制式,銅錢被鑄為“洪武通寶”的字樣,這樣一來,以往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都不能再使用了,替代舊貨幣和使用新貨幣的政令,造成了全國的貨幣緊缺現象。一時間,全國各地的鑄幣工坊開始了忙碌的工作,沒過多久,這次貨幣危機就順利度過了。

朱元璋下令在錢幣上刻一個字,立馬解決了貨幣危機

可是沒過多久,一個新的問題卻出現了,由於當初鑄幣的工期較短,而當時為了保證銅錢的質量需要在材料中加入銅材料,而銅材料當時比較稀缺,所以好多工坊都會偷工減料或者以次充好,一時間全國出現了許多質量,厚薄不一的劣質錢幣,這樣市場上又出現了貨幣緊缺的現象。

朱元璋下令在錢幣上刻一個字,立馬解決了貨幣危機

這該如何是好呢?朱元璋很快想出了對策,他下令通告全國,各省在鑄幣的時候要在背面刻上所在省份的簡稱,例如背刻“鄂“就表示湖北省鑄造,背刻“北平”就表示北平府(今北京一帶)鑄造……以此類推,全國出現了正面統一,背面不同的貨幣,而且這次每一批貨幣因為有了籍貫,如果出現次品就可以直接追查背後所在省份鑄幣機構的責任,起到了互相監督和問責的作用,真是大大的方便。

朱元璋下令在錢幣上刻一個字,立馬解決了貨幣危機

就這樣,沒過多久,市場的貨幣又出現了重量統一,質量上乘的合格貨幣,恢復了良好的市場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