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近日,第14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深圳文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中國出版集團榮寶齋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版水印參展。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同志視察中國出版集團榮寶齋展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和榮寶齋黨委書記朱濤、副總經理李學焦的陪同下視察了榮寶齋展位,聽取了傳承人對木版水印技藝的介紹,並給予充分肯定。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同志視察中國出版集團榮寶齋展臺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仔細觀看了榮寶齋展品,與榮寶齋員工進行了交流,體驗了木版水印技藝,並對發展此項非遺技藝提出重要指導意見。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本屆深圳文博會總展位面積10.5萬平方米,共設立綜合館、藝術品館、“一帶一路·國際館”等9個展館,總參展單位2308家,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參展;國外參展單位130個,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此外,全球101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1萬名海外展商前來參會。

榮寶齋在主展區藝術品館和福田華強北展區共展出70餘件木版水印代表作品,包含齊白石、李可染、吳昌碩、徐悲鴻、八大山人、吳作人等多位藝術大師佳作,和《北京箋譜》《十竹齋箋譜》《百花詩》等經典作品。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木版水印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通過現場演示製作流程、結合作品講解、專業講座等方式讓觀眾瞭解這項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由來和發展、鑑賞和收藏,傳播木版水印技藝的獨特魅力。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深圳文博會觀眾用熱情回應精品文化,所攜參展作品基本售罄,多家機構接洽合作事宜。文博會組委會授予榮寶齋“優秀展示獎”。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榮寶齋木版水印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五十多年,榮寶齋將具有千年傳統的雕版印刷技藝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時至今天,榮寶齋雕版印刷技藝已經有了第六代傳人。2006 年,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木版水印——工序

第一道——勾描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分版勾描先由技師分色定版,即把畫稿上所有同一色調的筆跡分別勾在一張膠版上,畫面上有幾種色彩即分出幾套版,然後按照分就的套數用墨線勾在雁皮紙上。

第二道——雕版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明代李克恭稱雕版技藝“刀頭具眼,指節通靈”。刻版人員先將勾描好的雁皮紙反貼在較堅硬的木板上,再參照原作,惟妙惟肖地把原作之技法、神韻雕刻出來。刻版用的木料大部分是杜梨木,這種木料纖維細密、軟硬均勻,長時間放置不會變形,易於保存。

第三道——印刷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印刷的技巧說起來似乎並不複雜,用棕刷、毛筆把水墨和顏色撣刷在刻好的木版上,將畫紙覆蓋其上,以棕耙砑印,如此往復成百上千次,最終疊印出堪比原作的木版水印作品。

木版水印作品欣賞

《北京箋譜》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北平箋譜》為魯迅與鄭振鐸於1933年選輯而成,共收彩箋三百餘幅,被尊稱為“中國木刻史上斷代之惟一豐碑”。後由許廣平新增序言,書名也易為《北京箋譜》,全套共6本。

《十竹齋箋譜》

《北京箋譜》等70餘件木版水印作品亮相文博會,讓人直呼過癮

“十竹齋”系明代金石家胡正言的齋號,他所刻印的詩箋,題材皆出訓詁,並把傳統的木刻藝術發展到當時的高峰。榮寶齋從中選出幾種,以木版水印製箋,淡雅秀麗,頗為世人所稱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