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編制,收入也不錯的事業單位,竟然選擇辭職去看世界盃?

很多人甚至願意花幾十萬來進入這個單位,但是總有一天會發現,事業單位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

有編制,收入也不錯的事業單位,竟然選擇辭職去看世界盃?

先說說事業單位的優點:

穩定。這是很多人追求的東西,但穩定並不意味著安全,所謂的安全感不過是一種假想。90年代大家感覺最穩定的國企,一場下崗大潮說來就來。事業單位也是一樣,跟政策相關性極大,而且這幾年明顯可以感受到一些變化,收入面臨瓶頸。

編制。作為一個有編制的人,的確感到這種身份帶來的優勢,筆者我認為他個人是不屑與此的(要不然也不會說辭職就辭),靠著身份的差距,事實上對於無編制是不公平的。不過這些年正在淡化編制的作用。其一是同工同酬,這是法律規定,雖然改革的過程中有阻力,但是變化是明顯的。未來的編制越來越少,甚直到取消。第二,最大的改變是養老金,以前是退休工資制度,現在絕大部分事業單位應實行了社會統籌,開始購買養老保險了。

有編制,收入也不錯的事業單位,竟然選擇辭職去看世界盃?

收入:有些事業單位收入一般,但也有好的,這裡就不一一說了。不過福利有保證,向住房公積金一類的,遠超當地的平均水平。

有了好處自然要提到缺點,這也是讓他選擇辭職的重要因素:

整個職業發展路徑其實是很明顯的,如果在本單位的話,基本上天花板就在那裡,職業生涯基本上一眼望到頭。

當然,很多人其實一輩子也沒有到這個天花板的,所以對很多人來講,一輩子待在一個單位也是可以接受的。

規矩。各種規矩非常多,各種行業標準,八項規定,兩學一做之類的,然而,這些政策十分必要。

最主要的是缺乏激情!就像世界盃一樣,男人喜歡激情的活動。作為一個男人,如果感受不到事業的激情,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而看到德國隊在補時階段讀秒階段戰勝瑞典的那一刻,我明白,男人就應該幹一件不留遺憾的事情。

有編制,收入也不錯的事業單位,竟然選擇辭職去看世界盃?

所以綜上,筆者認為他辭職最主要的原因,是感受不到那種衝動了。如果再過幾年,過了35歲,就很難下定決心離開了。而現在找到了能夠讓自己感覺到腎上腺素分泌的事情,趁著不算太老,還想出來衝一衝。

今後事業單位會有一部分離開體制,走向市場,但還有一部分堅定地留在體制內,而且要做強做大,發揮更大作用。

而在擇業上,我認為一流人才一定要去企業,那是一展身手的好地方。現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已經改革,與社會保險並軌,今後不存在退休待遇的雙軌制,平時賬戶積累的多,退休金就領的多,跟你在事業單位還是企業上班沒關係,只和你交的養老金有關係。

依我看,事業單位僅剩的優越性就是還比較重視人情,不會無緣無故就開除,凡事在規定之內都可以講講情面,不似某些機構那樣冰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