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成語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的時期,隨著舊制度,舊的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秩序,新的力量在壯大。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了思想文化的繁榮。很多的歷史典故都發生在這一時期。

5個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成語

1.狡兔三窟

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孟嘗君,家中豢養著許多門客。在這些門客當中,有一個叫馮諼的人,常常一住就是很長時間,什麼事情也不做。孟嘗君覺得很奇怪,但是還是熱情的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討債,他不但沒有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將債券都燒了。薛地人以為是孟嘗君的恩德,心裡面充滿了感激。後來孟嘗君被解除齊國國相的職務,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們的歡迎,這時候,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直到這個時候,馮諼才對孟嘗君說道:“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這樣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還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為你再安排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於是馮諼就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夠請孟嘗君去梁國擔任要職,那麼梁國一定可以變得強盛。”於是梁惠王派人去請孟嘗君,一連三次,馮諼都不讓孟嘗君答應。梁惠王去請孟嘗君的事情傳到了齊王的耳朵裡,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把孟嘗君請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並且將他們全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了一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以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屬於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已經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可以高枕無憂了”

成。語“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個巢穴。比喻藏身的地方很多。

5個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成語

2.平易近人

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封於魯,姜子牙封於齊,周公仍然在朝輔佐成王。三年後,伯禽入朝向周公彙報政務,周公說:“為什麼來的這麼晚?”伯禽說:“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須服滿三年才可以去除。”而姜太公到齊國以後,五個月就去彙報政務。周公說:“為什麼來的這麼早?”太公說:“我大大的簡化了君臣的禮儀。一切依從通俗簡易。”太公後來聽說了伯禽彙報政務的情況,長嘆說:“魯國以後必定會臣服於齊國。政治如果不簡要平易,民眾就不願意接近。平易近民,民眾才會歸附。”

“平易近人”本指政治上通俗簡易,到了唐朝,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將“民”改成“人”。這樣意思也就改變了。從指政治變成為人處世的態度。

5個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成語

3.道不拾遺

春秋時期,鄭國政治家子產由於平定貴族舊勢力的叛亂有關,成了鄭國的正卿。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鄭國經濟發展,同時還主張依法治國,用嚴厲的刑罰來處置犯罪行為,因此,國內沒有盜賊。“道不拾遺”(路上丟失東西,別人也不會去撿),街上的桃樹,棗樹上長滿了果實,也沒有人爬上去摘。由於子產把國家治理的很好,鄭國富強起來了,雖然連續三年受災,老百姓也沒有受凍捱餓的。

“道不拾遺”這個成語常與“夜不閉戶”連用,形容社會風氣良好。

5個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成語

4.大義滅親

春秋時期,衛國的州籲殺死了哥哥衛桓公,自立為國君。州籲驅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的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定,就與心腹大臣石厚商量辦法。石厚就去問自己的父親石碏(que),怎麼樣才能鞏固州籲的統治地位?石碏對自己的兒子說:“諸侯即位,應該得到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石厚說:“州籲是殺死自己的哥哥才謀得國君的位置的。要是周天子不認可,怎麼辦?”石碏說:“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國、魏國又是有好鄰邦。”石厚於是去請陳桓公幫忙。

州籲和石厚備了很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碏的安排。衛國派人去陳國,把州籲處死,衛國人認為石厚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處理。石碏卻派人到陳國去,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史官認為,石碏殺子是大義滅親。

“大義滅親”現在指為了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對犯罪的親屬不徇私情。

5個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成語

5.曾子殺彘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著要一起去。夫人哄兒子說:“你先在家裡待著,待會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夫人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夫人就勸阻說:“我只不過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正確指導。現在你這樣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再也不會相信母親了,這是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曾子殺彘”現在通常用來強調教育兒童要講究誠信,言行一致。

5個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成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