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一詞沒那麼簡單,它原來出自這部著作里

“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一詞沒那麼簡單,它原來出自這部著作裡

據已有的史料記載中,首次出現“風水”一詞便是上面這段話,它是中國古代兩晉時期的郭璞寫的《葬書》中的一段話。

這段話簡明扼要的說明了“風水”理論 的根本:以陰陽為根本,以“生氣論”為核心,以藏風、得水為條件,以尋求一個理想的墓葬環境為著眼點,以福廕子孫為最終目的。

“風水”一詞沒那麼簡單,它原來出自這部著作裡

按照《葬書》中的觀點,即可知道當時他是如何界定風水的好壞,這便是“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風水師的主要工作,就是以“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這句話為指導,按照屋主或墓主的要求,找到能夠藏風、得水、具有生氣的地方,用於安葬去世的家人或是修建適合家人居住的房屋,使得後代連綿不息。

“風水”一詞沒那麼簡單,它原來出自這部著作裡

《葬書》可以說是郭璞為風水建立起一個明確的思想體系,成為風水理論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