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 · 乡愁

醉美仁怀

日晷、耕牛、亭台、楼阁,五谷楼、摩天岭、环湖步道、荷塘月色、漂亮的小洋房、宽敞的大马路……走进鲁班隆堡,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可是,今日隆堡的繁华与热闹,又有几人能想象昨日隆堡的模样呢?

俯瞰隆堡——依山傍水,新农村建设,百姓展笑颜。

隆堡风景,美不胜收!

————

隆堡发展自提上日程以来,信访维稳一直是让人头疼的工作。风貌改造、征占租用土地等事项引发的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较多。部分群众思想上的偏执,竟不是信访干部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让其心服口服的。群众与政府的矛盾、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此起彼伏,让投入精力到隆堡工作的干部殚精竭虑,可仍旧毫无怨言的重复着枯燥无味的工作,仍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继续为群众排忧解难。

隆堡群众杨某因风貌改造一事上访,经相关部门调查核实,该户房屋不在风貌改造区域内,他固执的认为别人得到的他也必须拥有,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并扬言要赴省访、进京上访。鲁班信访干部立足当事人实际情况,耐心倾听其牢骚和苦水,全面分析其诉求始末,实事求是解决其困难,以此不断提高鲁班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或许是一种社会发展滞后、群众思想迂腐的真实写照,也或许是站在对立面的双方对彼此的偏见。无论怎样,都无法阻挠鲁班领导干部为隆堡人民谋幸福的决心。哪怕今日隆堡的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我仍坚信明日之隆堡定是一个繁花似锦、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也坚信明日隆堡之后人定会对今日不离不弃坚持发展隆堡的领导干部心生感激。

因为无论是谁,无论因为什么,对抗都不是本意。与这一切有关的是一种情怀,一种乡愁。

浅说 · 乡愁

鲁班街道办信访接待室

百姓的乡愁——剪不断,理还乱

在隆堡走向外界的大门被打开时,这里的人们还在沉睡中不知所然,或许是他们早已习惯了炊烟袅袅、鸡鸣狗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不喜外人打扰。他们被时代的发展裹挟着向前,不能更好的适应外界的步伐时,他们的潜意识里便会产生抵触情绪。于世代生活在这方水土的人而言,这是独属他们的乡愁!

游人的乡愁——山一程,水一程

当走进宁静的快乐林、充满乐趣的采摘园、先进技术与传统种植完美结合的蔬菜保供基地乐不思蜀时;当开着车行驶在蜿蜒盘曲的小康路上一路风景美不胜收、一路欢声笑语时,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感和好奇心让游人流连忘返时……这种将城市的喧嚣和内心的苦恼寄情于山水的情感,是异乡游人的乡愁!

干部的乡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务必始终坚持“群众虐我千百遍,我待群众如初恋”的工作态度,从讲感情的高度抓好信访工作的贯彻落实,从讲责任的高度落实好信访工作责任,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到信访工作全过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为民情怀,真正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于鲁班信访干部而言,这何尝不是信访干部的另种乡愁!

因为有信访干部日以继夜、不辞辛劳的与上访人、闹事者分析利弊、讲解政策,打开他们顽固的思想,说服他们从大局出发,才有效避免了阻工造成的工程滞后、工期拖延。在隆堡发展的战场上,信访干部竭尽全力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每一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而看似与隆堡总体发展无关的“父子反目、兄弟失和、夫妻陌路、邻里成仇”的“鸡毛蒜皮”小事,信访干部也从不推辞,本着“百姓事无小事”的工作态度,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工作原则,不遗余力的耐心开导劝说、协调解决——这些家庭就像是隆堡的造血细胞,如果没有他们,再美的隆堡最终都会变成一座空城,死气沉沉、无人问津。所以,在建中的隆堡少不了信访干部这支“后备军”,建成后的隆堡更少不了信访干部这支“维和部队”!

每届领导在隆堡发展上投入的心力也已证明,把隆堡打造成既能与外界接轨,又不失淳朴本质,还能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农村是符合鲁班实际、符合时代发展、符合隆堡人民利益的选择。即使心力交瘁,哪怕赴汤蹈火,就算身心疲惫,只要看着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了,想着群众的明天与中国梦近了,那会心一笑如此动人。而作为一名信访干部,有幸历经隆堡在发展中的阵痛与挣扎,见证隆堡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所有努力与委屈都不值一提。或许在未来某一天,那些在集体利益面前丝毫不肯退让半步、一副视死如归模样的群众,看着这个繁华、和谐、美丽的隆堡,都会由衷的说一句:还是共产党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