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國產動畫偏愛3D?

從《秦時明月》起,相比日本動畫,國產動畫似乎走上了不太一樣的道路——3D動畫成為了國產動畫中的多數。

從小時候的《灌籃高手》到現在的《Overlord》,在我們的印象中動畫似乎就應該是從小看到大的2D,為何國產動畫卻“格格不入”更加偏愛3D呢?其實這背後有這各方面的原因,且聽月曲給你慢慢道來。

一 3D技術相比2D來說更為成熟

相比在2D在技術上的落後,中國的3D技術在前幾年是超越了日本很多的。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造成3D技術比較成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內3D網遊在後WOW時期迎來井噴,3D工作室也隨之增多,在這裡面也不乏3D做的非常精緻的工作室。到後來遊戲環境逐漸飽和,一部分人就帶著成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製作遊戲宣傳CG視頻的經驗)向動畫作品轉型,由於其較高的水準,做出來的作品必定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而2D方面呢,國內業界2D手繪還是以做外包居多,獨立製作的機會少,經驗更少,絕大多數的2D動畫製作出來水準都不如日本動畫,於是在觀眾中的口碑變差,繼而投資減少,最後製作動畫的機會更少,逐漸陷入惡性循環,到頭來只有少數精品工作室能夠脫離這個死循環。

除了硬技術,2D動畫的“軟”技術也不夠完善。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3D由於三維流程本身的流程細分(3d動畫的製作軟件本身就已經把每道工序和職能區分開了),每個部門分工極其明確,上手速度非常的快,製作起來也會非常的有條理。

然而2D動畫則不同,目前日本動畫在商業2D動畫領域獨領風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整個行業內部的一套工作流程,將2D動畫的各個部分做了很好的拆分和整合。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原畫律表

但是國內2D動畫的製作流程中,工序和具體職能相對來說比較混亂,雖然近幾年有所改善,但是對比之下還是顯得不夠成熟,所以很大一部分2D在效率和質量上都差日本動畫很多。

二 3D動畫才是業界的未來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日本動畫要完”“2D動畫要完”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有了這種說法,最大的原因就是3D動畫的出現。

固然,日本動畫直到現在也還沒涼,但是既然有這種說法,起碼3D相比之2D還是有很多可取之初的。3D動畫有三維,3D動畫比2D動畫多一維的畫面,人們的觀賞時享受到的更多細節和視覺震撼力是不言而喻的。

來作一個簡單的對比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秦時明月》中衣服上各種華麗的紋飾。這些紋飾用3D做好模型之後,就可以直接在動畫中使用,無論是正面側面,仰視還是俯視,光線亮還是暗,都可以不變形的、精細的展現出來。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而2D呢,大家有心可以去看一下《進擊的巨人》中的調查兵團徽章“自由之翼”,別看OP中描繪的那麼細緻,其實在動畫中,幾乎所有徽章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形和模糊。

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2D動畫作畫時間和人手成本有限,條件不允許在細節上花那麼多的時間。

還有就是2D發展到目前已經來到一個技術瓶頸。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還是說細節,例如聖鬥士的聖衣,如果畫的太精細了,動起來的細節實在是太多,具體作畫要一步步考究,最後畫出來還不一定能保證不變形。如果聖衣畫的簡化,動作倒是好畫了,但是會被聖衣控的聖迷吐槽聖衣畫的像皮衣。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但是如果做成3D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例如《聖域傳說》,先不說他的劇情,畫面就非常的精細,3D聖衣建模精細,動起來也很靈活。

三 2D動畫製作人手不足

前面說了,因為3D遊戲的關係,國內3D動畫方面在製作人手上並不欠缺,再加上,一個3d動畫師,可能也不會手繪,但經過一定的培訓,就能很快上手投入重複性工作(前文有提到過,這是由於3D本身分工細、易上手的特性決定的)。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然而2D,國內有能力夠水準參加獨立動畫製作的原畫師在幾年前也只是剛剛超過三位數,近幾年雖然國家大力發展動畫,但是奈何本身基數就小,相關人才非常少。還有非常現實的一點——做動畫不如做遊戲掙錢,國內遊戲公司的有錢程度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遊戲原畫遊戲CG,做哪個工資不比做動畫高?追求高工資乃是人之常情,動畫人才拋棄國產2D動畫改做遊戲原畫也是情理之中。

四 國家政策

早年國家開始扶植國產動畫之時,各省都出臺了相關政策,其中有一個非常神奇的規定——3D動畫分鐘的遠遠補貼高於2D動畫,甚至是2D動畫補貼的兩倍。

且各地標準頗為相似:在地級市以上播出的二維動畫獎勵500元/分鐘,三維1000元/分鐘,上限為100萬元;在中央臺播出的,則在此基礎上翻倍,上限為200萬元。其中,以南京的獎勵最高,其在中央臺播出的,按二維2000元/分鐘、三維3000元/分鐘予以獎勵。

當時國內有許多真正有夢想想做動畫的人,但是資金非常欠缺,國家針對動畫的補貼這時候就顯得特別的重要,自然而然的很大一部分國產動畫的製作重心就往3D靠了。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當然還有一部分動起了歪腦筋的人——做3D動畫做補貼,於是在騙了一大波投資,又騙了一大波補貼之後,層層外包,最後甚至都不知道到底是誰做了動畫,這類濫竽充數的動畫不少,《雷鋒的故事》就是這類動畫中的典型。(現在改革變成地方補貼之後,補貼變得的非常的低,基本不不會再出現騙補貼這種情況)

五 市場

國內2D動畫市場早已被日本高水準的動畫搶佔的七七八八了,市場趨於飽和,這時候國產動畫想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選擇製作3D動畫成為一條“捷徑”。

以上五點就是月曲為各位總結的國產動畫之所以偏愛3D動畫的原因。

還有一點需要和大家說明,查資料的時候看到網上很多人都說國產3D比較多是因為3D便宜,其實並不是這樣的。3D雖然在製作過程中更加省力、省事,但是3D動畫初期在建模時期的投入是2D動畫不能比的,好的模型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出來的,再加上各種亂七八糟的設備,各種前期準備一套下來說不定就已經超出了很多2D動畫的預算。

為何國產動畫偏愛3D?

上回去朋友公司參觀,他們正在做一部動畫電影,我看到了傳說中的動作捕捉的衣服,剛想摸一下,結果聽說那一套衣服就好幾十萬,當時月曲我就慌了(當時現場和上圖有一定差異)

最後,其實最近國產也除了很多優秀的2D動畫,能在正面和日本2D動畫較量,B站上國產的播放量也有很大的增長,就我個人來說看到國產動畫有如此進步還是非常開心的。相信之後國產動畫能有更多的優秀作品出現,國產動畫能夠真正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