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影視經典翻拍,大都慘不忍睹。

聲勢浩大,卻又口碑極低。

基本可以說:國產翻拍≈爛片。

可有一部翻拍國產片,除外——

《十二公民》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準確的說,這是部改編電影。

影片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黑白電影《十二怒漢》

半個世紀過去。

此片被多國多次翻拍。

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的法庭電影。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而《十二公民》則是僅有的幾部:

中國最成功翻拍電影之一。

以往翻拍外片,即便在用心。

不可避免的文化差異,總會讓人彆扭。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十二公民》卻不同。

雖是翻拍,講的卻是中國老百姓的故事。

整個觀影過程,幾乎沒有違和感

(以下內容有部分劇透)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爭議殺人案」引發的法庭故事。

而這個法庭,則是西方的“模擬法庭”。

法庭的組成,政法大學的補考生和老師。

掛科學生的家長,則組成12人的陪審團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電影一開始,新聞報道介紹案情:

一名40歲男子被刺死家中,嫌疑人是21歲的富商之子。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補考之後,家長陪審團需要對案情討論。

就“嫌疑人是否有罪”投票表決。

最終的投票結果,必須是十二比零

家長才能結束討論。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就這樣,在一間破落的屋子裡。

12人開始了一場關於“有罪”和“無罪”的討論。

剛開始,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把討論當回事。

只想著:早結束早完事。

卻沒想到,第一次的投票結果,十一比一。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8號陪審員(何冰飾)認為:

不能因為輿論導向和對富二代的偏見,就認定嫌疑人有罪。

所以,他投了無罪。

這一票的出現,讓他成了「攪局者」

甚至被批為:中國人就是不報團兒......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但8號依舊堅持,先討論案情,再投票。

畢竟一個人的生死,不能因為「趕時間」就被草率決定了。

這時,生活中的至理名言再次出現:

少數服從多數。

被電影放大後才發現,這句話是有多諷刺。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十二個陪審員,十二種偏見。

他們中,有的地域歧視+職業歧視

北京人歧視河南人。

考不上學,等於半隻腳跨進農民工......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有的,仇富。

家長是補考生的有錢乾爹。

先入為主的偏見:“包養關係”“有錢能使鬼推磨”等等。

就算你是正經戀愛,也絕對脫不了錢的干係。

總之,我窮我有理,沒有資產階級說話的份......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有的,是父母對孩子的道德綁架。

百善孝為先,所以凡是得聽爹媽的。

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得按照爹媽的想法活著。

就算父母不好,謀逆父母的“富二代”也是有罪的!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這裡,不得不說3號陪審員(韓童生飾)老師的演技。

一位的哥,市儈,脾氣火爆。

討論案情,只要別人跟他不統一。

他就上綱上線,斜眼不屑,咄咄逼人。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提到與兒子的矛盾,卻又聲音顫抖。

什麼叫老戲骨,這就是。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還有的,是1957年的“右派”受害者

當你明明是受害者,而全世界都站在另一邊。

這時,一點點的希望,都會變成活下去的動力。

“富二代之子”的絕望,他都懂。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或者,是曾經被冤判入獄的年輕人。

入獄1年半,案情查清出獄:

對不起,您是被冤枉的。

可他卻成了一個被社會帶著腳鐐

的人:

你是一個坐過牢的人!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你認為證據確鑿,冤枉的可能性只有萬分之一。

但你以為的萬分之一,卻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

為什麼最後揭幕的「攪局者」,是一位懂法的檢察官。

因為中國公民,是需要教育的。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影片如名:《十二公民》。

而不是《十二百姓》。

正是因為我們都忘記了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道德的標籤之外,需要的是對生命和權利的同等尊重。

打開微視聽點播《十二公民》,即可觀看~

往期精彩,點擊即可閱讀

▶《侏羅紀2》口碑分極,網友:系列最爛!

▶ 印度建廁所有多難?這部電影告訴你真相

▶ 放棄上億片酬,張家輝只為拍這部電影!

▶ 這部島國出軌神片,三觀真有那麼放蕩嗎?


這樣的國產翻拍電影,出一部我看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