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

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

整個故事就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姜文導演就一言以蔽之,“如同北平的哈姆雷特,如同李小龍智取危機四伏的卡薩布蘭卡!”為了不讓部分電影觀眾不感到冷場,安排了不少的笑料、武打的場面和香豔的許晴。但是裡面夾帶著無數的私貨,構成了一部姜文的電影。

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

因此姜文是以藝術的角度來拍攝商業電影。但是現在大部分看電影的人主要是來電影院放鬆的,而不是來帶著腦子看電影思考的。姜文將電影比喻成酒,明白酒文化的必須是成年人,而主流觀影人群最喜歡的還是可樂和爆米花。

而現在的觀影人群年齡的下降,對於姜文電影的理解更是越來越難,所以票房估計很難有特別大的突破。

那麼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姜文在竇文濤的《講究圓桌派》講述了自己的觀點。

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

竇文濤問姜文:“就是說這站著就把錢掙了的事,你(是不是)有很多次需要你跪著或者彎下腰才能把錢掙了的選擇,對不對?”

姜文回答是:“您要是碰見那麼多選擇,您就直不起腰來了!對我來說,我就根本不往那邊去。第一錢對我來說永遠不是最重要的,沒必要。我吃飽喝足,我有個夠。我覺得我很有錢,我一直覺得我是最有錢的。這就夠了。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對我來說就是個零。”

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

竇文濤又挑事問:“那你不覺得別的導演拍大片,掙大錢,出大名。可能這傢伙掙好多好多錢。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也該掙點錢?”

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

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

姜文笑了,回答說:“我怎麼不覺得有這種人,誰呀?我不覺得,我不熟都不算。得我認定的才算。”

可見姜文對待電影的態度,更多考慮的是電影的藝術性,而不是偏重電影的商業性。

姜文只負責對於電影製作,至於賣不賣錢,票房多少是投資商和發行商的問題。而所有姜文的電影自己先投資,然後還有各個投資商來投資。

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

姜文透露在《讓子彈飛》賺錢以後,投資人英皇的楊受成非要給姜文發紅包。結果被姜文堅決拒絕,反給楊受成發了一個紅包!楊受成在姜文明確告訴對方電影《讓太陽照常升起》文藝片很可能賠錢的情況下堅決投資,而在《讓子彈飛》全部賺回來,還被姜文發了一個大紅包。這個時代,內容為王,電影投資的錢就是風投。有多少錢沒有內容就是零,資本家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姜文到底在不在乎票房?

這就是姜文,一個不被票房左右的導演。4年做的一個電影,每一鏡頭都有他的想法。只拍自己滿意的作品,看不懂,沒有關係,可以多看幾遍。甚至可以放幾年再看,你會品嚐到他的匠心。

姜文都不在乎票房,他講究的是電影藝術。為什麼我們不能靜下心來,帶上腦子欣賞一部作品呢?起碼讓我們勿忘歷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