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縣人的臠(luan)飯

​絳縣人的臠(luan)飯

山西絳縣 朱衛東

民以食為天。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人們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人們自然對吃飯就越來越講究了。絳縣人的飲食習慣,早已被東南西北數不清的異鄉風味參雜得無從說起,就算是約幾個要好的朋友聚聚,都很難統一思想,找出一家大家都一致想吃的飯店或菜品,真是常言說的“眾口難調”啊!不過,只要是絳縣人,只要說到吃臠飯,就很少聽到有反對意見了。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而絳縣人的臠飯之所以能把眾口調到一塊,除了久遠的飲食傳承習慣,我想還有就是臠飯本身了,把各種時令蔬菜及豬肉、豆腐等美味食材齊聚一鍋,各種菜香交相輝映,讓眾人都能在品嚐豐富菜味的同時,又能從中品找出自己喜歡的那些菜品味道。平日裡,如果誰家做的臠飯裡放入經過水淖後風乾的幹豆角和幹蘿蔔片,聞到味道的鄰里說不定都就有人忍不住要到家裡搶上飯勺分享半碗呢!

絳縣人的臠(luan)飯

說起絳縣人喜歡吃臠飯的習慣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但從口感上來講,真可謂是老少皆宜的全能餐。如果你自助盛飯,可以在鍋裡選擇你喜歡的菜,或湯少,或湯多點,面多面少儘可自主掌握。若遇到年紀大了的老人或牙齒還沒長全的嬰兒,那就把飯在爐火上再多煮些時間,面和菜都會變得嫩滑可口許多。

絳縣人的臠(luan)飯

絳縣人吃臠飯可以不用另外做什麼菜,只要有碗油潑辣椒就是一頓百吃不厭的美餐了,要是再有盤用小米釀製的純正米醋和香菜、青辣椒拌成的霸王菜,那就可以當一頓宴席來吃了。順便再喝上兩杯“杏花村”,那可真的是有了爽歪歪的感覺。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應該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絳縣人的臠飯也不例外。在河東大地生活著的人們都說絳縣人情味特別濃,而且絳縣人的人情味也確實能貫穿於生活乃至工作的方方面面。外鄉人都知道絳縣人不“排外”,凡是來絳縣工作的外地人,無論是學生就業,還是幹部交流,在絳縣的經歷大多順風順水,甚至會得到絳縣人更多的格外關照。在絳縣的外鄉人也必不可少地愛上絳縣人的臠飯,以至在離開絳縣後總會找各種理由常回到絳縣吃上一頓。而這種機會大多是在哪個同事或朋友家有喜慶大事的時候。絳縣的人情味尤為顯現在誰家有紅白喜事的時候,朋友鄰里都會提前幾天主動登門找些事情來做,生怕主人有什麼遺漏的細節,力圖把事情辦得圓圓滿滿。主人則會安排飯菜來款待熱情的親朋好友們,而臠飯就是最受眾人歡迎的大鍋飯了。

絳縣人的臠(luan)飯

絳縣人的臠飯其實就是一鍋菜品豐富的湯麵,而秘訣就是“臠”菜,一般都會有豬肉、白菜、土豆、南瓜、蘿蔔、豆角、油炸豆腐等卻不拘一格。各種菜都會經巧婦之手洗淨切成很有講究的大小菜粒或是片、塊,以便“臠”在一起後能同時熬熟,並且都能綻放自己的味道。大約一個小時不到,一鍋香味四溢的臠飯湯就熬好了,翻騰的菜湯各種蔬菜和食材的混合香味送進滿院人的鼻孔裡,總能把人的胃口吊得飢腸轆轆的感覺。然後就是往湯裡煮麵了,而這時的飯桌上,早已擠滿了等待臠飯盛宴的人們,其中不乏找各種理由推掉酒宴聚會的臠飯粉絲。大家這麼愛吃臠飯,一是因為它包羅萬象的營養搭配和越吃越香的口味,還有就是它暖心暖肺的熱騰勁,如果是在冬日裡吃這種大鍋飯,即使坐在主人院子裡臨時搭成的客棚下,氣溫低到凍得你拿不出手來,但只要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臠飯,你的身體立馬就會從裡到外生出一股熱流而寒意盡消。而在夏天炎熱的天氣裡吃上一碗,則會酣暢淋漓地把體內的溼氣什麼的一股腦地趕出來,在營養美味的同時又有一番額外的享受。 每逢這種時候,人們不僅僅是在吃一碗鍾愛的臠飯,更多的是在為主人演繹一場其樂融融的人情味場景。 這種場面下,絳縣人的純樸、憨厚、友善、熱情,已經不需要外用語言來描述了。


如今,勤勞善良的絳縣人早已走遍世界各個角落,憨厚純樸的性格,使得每到一處都能被那裡的人們所接受並親近。我想,絳縣如此養人的臠飯也會被更多的外鄉人所接受甚至鍾愛。

絳縣人的臠(luan)飯

絳縣人的臠(luan)飯

絳縣人的臠(luan)飯

朱衛東,山西絳縣人,今年52歲,自詡“中條山人”,生於斯、長於斯、耕於斯,願意為她而生,為她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