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民生基石 造福澧水大地

筑牢民生基石 造福澧水大地

筑牢民生基石 造福澧水大地
筑牢民生基石 造福澧水大地筑牢民生基石 造福澧水大地

張家界市永定區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張家界市永定區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全面完成了農村留守兒童排摸工作,全區共有農村留守兒童11636人,受委託監護人簽訂了《農村留守兒童委託監護責任確認書》。湖南省2017年“以愛之名,讓愛回家”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活動啟動大會在天門小學舉行,並在天門小學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試點,建立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知心屋)。 永定區民政和民族宗教局全年及時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94.68萬元。爭取到項目資金70萬元,改善院內特教環境,提升養育、醫療康復、特殊教育等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同時為符合條件的70名孤兒申報了“孤兒保障大行動”;全力以赴做好了對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共接待和站外救助782人次,救助經費142萬元,護送安全返鄉3人次,救助率達100%。而這一切,從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社會的秩序,讓留守兒童和流浪乞討人員有了一定的生存保障。 自身建設得到鞏固提升 2017年,永定區民政和民族宗教局結合“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教育等活動,紮實開展各項學習教育活動。組織開展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4次,分別學習了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區黨代會、區人代會精神、《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文件精神,提升了領導幹部的理論水平和廉政意識。同時,多次召開機關幹部職工大會、支部黨員大會,通過領導幹部上黨課、學文件、觀視頻等方式,集中學習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章黨規等,集中收看了黨的十九大全會,並學習了十九大報告精神。還組織制定並下發了《永定區民政和民族宗教開展“凝心聚力、開放奮起”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工作方案》通知,開展了“黨員幹部成長感恩誰”大討論。通過集中學習、大討論,統一了黨員、幹部和群眾思想,認清了形勢,為全局黨員幹部緊跟組織步伐提供了重要保障。 民族宗教工作協調發展 除了自身隊伍的素質建設,永定區民政和民族宗教局還落實了民族考生優惠政策,嚴格按照全市的統一部署,按時完成了少數民族考生成份資格認定審核工作,審定享受少數民族優惠政策考生2421名。嚴格民族成份更改審批,審批民族成份更改30例。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少數民族發展資金70%用於全區86個建扶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發展,30%資金用於特色村寨及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今年爭取民族發展資金435萬元,申報項目85個,爭取少數民族義務教育助學金40萬元。 實現特色村寨與旅遊的無縫對接,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知名度,進一步挖掘現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資源,利用特色村寨美麗的自然風光,淳樸的民風,豐富多彩的民俗傳統節目,形成了“景區+鄉村”的疊加效應,促進了少數民族特色村鎮與旅遊市場的無縫對接。 今年3月永定區王家坪鎮關水坪村獲得了國家民委命名的第二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宗教工作。健全了區、鄉鎮、村(居)三級宗教工作管理網絡,落實三級管理責任制。制定出臺了維穩方案,建立了穩控責任制。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規範宗教活動管理,細化宗教活動審批制度,加大了對宗教活動場所和教職人員的管理,培養和發展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重”的中青年教職人員。年初與區佛協、區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簽定了安全生產責任狀。開展了宗教活動場所的安全大檢查。開展2次宗教執法,聯合公安部門、當地政府對一些糾正處理了一些違法行為,收到了震攝和影響的效果。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實施陽光醫療民政救助3337人次565.2萬元。組織63名黨員結對幫扶269戶貧困戶,投入產業扶持金40.2萬元,104戶362人擺脫了貧困。駐村幫扶紮實推進,協調資金195萬元,完成了2個村村部建設、修建硬化公路10.4公里,發展羅漢果、石榴、玉竹基地273畝,開墾黃桃基地120畝和進行了一大批項目建設,實現了太陽山村脫貧任務。 展望未來 2018年,永定區民政和民族宗教局將認真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按照“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總要求,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認真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攻堅克難、創新發展,努力開創全區民政和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