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農業+大學生創業,「通宵是家常便飯」,對此你怎麼看呢?

中國是農業大國,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推進存在阻礙,除了少數平原地區,大部分山區農業機械化水平仍然偏低。但隨著農業人口的不斷減少,農業現代化、規模化、機械化趨勢愈發不可阻擋。

與農業現代化一樣不可阻擋的還有大學生創業這一趨勢。本位參賽選手除了創新項目是農業外,其團隊本身也是由大學生組成。

互聯網農業+大學生創業,“通宵是家常便飯”,對此你怎麼看呢?

“現在有很多大學生把創業掛在嘴邊,那麼究竟什麼是創業?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很多人可能覺得成立公司很簡單,那我反問一句,成立了公司,你有能力把他運營好嗎?有能力勝任你的職務嗎?”項目創始人黃詰智對於大學生創業十分冷靜:“想要擁有自己的公司,要求創業者有極好的教育背景、能力、人脈、思維。從我成立公司到現在,每個夜晚我們都要回顧當天的任務,明確每個人的分工;通宵、隔天才睡已經是家常便飯。大學生創業並不是一個搭上就能成功的順風車,實際上,他比找工作更難,因此每個創業者都必須有勇於開拓,不怕失敗的精神。”

眼前的年輕人思維縝密,而他的自我介紹也讓我們感覺到他似乎無窮的精力: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16級商務管理學生,在校期間開創儲英營銷協會並擔任會長一職,在外實踐活動也十分豐富,與廣東省各大創新創業組織關係密切,聯合百所高校成立廣東省高校營銷聯盟。曾在北京科學院比賽中榮獲全國科學院預備小院士,辯論課題也在北京科學院榮獲而等獎。大二期間與兄弟創辦深圳市瀧馨文化傳媒影視有限公司並擔任總經理。

“現代社會,一切都離不開互聯網,之所以選擇農業,是因為經過我們的分析,農業的發展前景還很巨大,還有很多潛力沒有發掘,而且農業也是國家一直在支持的。”談到項目,黃詰智說的頭頭是道:“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說互聯網農業難做,當然,這是事實,畢竟我國互聯網農業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是我相信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農業和互聯網的有機結合將會是農業發展的大趨勢,從而實現農業的科學管理、信息分享、網上交易、電子支付、智能物流。”

“目前我們對於項目的規劃主要還是在前期階段。首先我們期望能夠與當地村委達成精準扶貧合作,一起扶農助農。與當地個體種植/養殖大戶、合作社等達成合作協議,提供相應的資金、技術指導、生產資料等,在產品達到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前提下,以不低於市場價格進行收購。下一步我們打算組建自己的物流團隊,農產品的物流運輸要求較高,因此我們希望通過物聯網技術達到高效率的農產品運輸。有了原料和運輸,在市場方面我們打算與當地農貿市場、北上廣深等農貿市場達成長期合作,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完善APP平臺的搭建,以PC為後臺,分為消費者端、生產者端、配送端,以提供更高效、優質、便捷的服務。”

“最終我們希望我們的項目能夠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張閃亮的名片。”黃詰智總結道:“農村是我們的發展的源頭,現如今我們應當反哺農業,為鄉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等我們的項目達到一定規模後,我們將每年投入一定資金用於農業科技的研發和生產,並且為貧困人群提供一定的對口幫扶。”

互聯網農業+大學生創業,“通宵是家常便飯”,對此你怎麼看呢?

至於為什麼參加本次“匯新杯”新興科技+互聯網創新大賽,黃詰智這樣回答:“畢竟我們是大學生創業,很多想法可能在落地上有些困難。我看到本次大賽有創業培訓、企業資源服務包、場地入駐優惠,還有那麼多的創投機構參與,我想我們的團隊經過本次大賽的洗禮,應該能夠獲得許多的創業經驗,對於未來項目落地成型有很大的益處。”

的確,“匯新杯”新興科技+互聯網創新大賽中的青年創客專項賽專門針對的就是大學生創業團隊或沒有創立公司的創業者。當然,已經註冊有公司的可以參與我們另外四項專項賽。大賽創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大賽激發大學生、科技人才、科研團隊、中小微企業和社會團體的創新創業熱情,提升創業就業質量。因此大賽給予的選手福利也是十分豐厚的,對於項目落地大賽也在盡力提供幫助。

距離大賽截止報名還有19天,錯過這次報名,就要再等一年!因此,如果想要報名參賽的創業者可要抓緊時間了!登錄大賽官網(www.chuangcheng.org.cn)即可報名參賽。項目通過審核後更可申請品牌推廣、企業資源包服務、視頻活動、徵文活動等。

互聯網農業+大學生創業,“通宵是家常便飯”,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