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是怎麼攪渾水的

遺忘的北極

文學 | 歷史 | 評議 | 更多...

大作家無不愛攪渾水,攪渾水是為了好讓他們下手,把故事攪得纏纏綿綿厚重陸離,把讀者攪得心服口服五迷三道。大作家沒有一個“好人”,他把你侍弄得或哈哈狂笑或幽怨悲傷或茫然若失或蕩氣迴腸或義憤填膺,而他們卻躲在角落裡,眯著眼睛得意的笑,為他們的“手段”喝彩得意。

攪渾水是一項大本事。能攪渾水的,而且攪得天昏地暗鬼神共泣的,都是有了自己格局的,他的任何文字,都在他的格局下。他的人物,都在他的格局背景裡,誰也逃不出去。

看金庸是怎麼攪渾水的

攪渾水是怎麼回事兒?

比如加西亞·馬爾克斯,他就是能攪渾水的好手。《百年孤獨》的開篇第一句是,“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是一個過去未來式,他是站在遙遠的將來的角度回憶過去。徹底把水攪渾。然後六代人物錯綜複雜的出現,甚至二、三代人物採用同名的方式處理——當然,外國人名也有愛重複的特點,喊一聲露西可以有幾百個人回頭——讀著讀著,似乎像是有錯覺,因為你會覺得死了的人怎麼又活過來了。而他的人物結局,以男性來說,基本只有兩個歸宿,要麼死於非命,要麼陷入不能自拔的孤獨中退化。

這就是他格局背景的厲害,他在攪渾水,他書中的人物也跟著在糾纏攪渾水,生與死愛與恨,現實與自由,思想與大流,無可奈何與必然,一團亂。讀者也被攪得像是扎心的老鐵。

看金庸是怎麼攪渾水的

加西亞·馬爾克斯 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

陳忠實《白鹿原》的開頭第一句是“白嘉軒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這跟加西亞如出一轍,一個德行,已經做好了攪渾水的動作。果然《白鹿原》把人攪得服服帖帖。

看金庸是怎麼攪渾水的

這是我大概理的《白鹿原》幾個主要人物的關係和命運圖。當然,本書人物龐雜,略具形式而已。

看金庸是怎麼攪渾水的

陳忠實 1942年8月-2016年4月29日

以上兩本書,都是講了好幾代人的故事,何況都有一些當時的社會背景被牽扯到渾水元素中。

而金庸,則徹底是以自設的江湖格局做背景來攪渾水的。而且攪得出神入化。

眾所周知,金庸最大的本事就是“化實為虛”接著再“化虛為實”,把這兩項技能通過想象力穿插糾纏,所以故事格外的精彩。比如《碧血劍》,這是金庸的第二部小說,實際上,從第一部《書劍恩仇錄》開始,老爺子就打定了主意要攪渾水。《碧血劍》只不過是這本事的延續。《碧血劍》中他弄了兩個不出場的主角——袁崇煥與金蛇郎君夏雪宜,一個是歷史人物,真的存在過,他“化實為虛”,把袁崇煥弄到他的江湖是非中;一個是完全虛構的江湖人物,他“化虛為實”把金蛇郎君弄到袁崇煥這個時代。

這還不夠,因為這兩個人很難見面,否則難寫,如為朋友,以金蛇郎君的性子,殺了皇帝救出袁崇煥都有可能;如為敵人,以袁崇煥的性子,根本不屑於與金蛇郎君有任何交集。這就難了。

金庸繼續攪渾水,他再在虛實結合的基礎上弄出兩個人來,一個是袁崇煥的後代袁承志,一個是金蛇郎君的後代青青。再“化虛為實”,把袁承志攪進李自成的農民起義中,並且讓虛構的袁承志和李巖啊牛金星啊等真實的人物同殿為臣,跟皇太極等真實人物產生交集。又“以虛帶虛”,讓這兩位後人,袁承志和青青有感情糾葛。再把自己很多理解賦予這兩個人身上,對世事的矛盾,對於戰爭或政治的感悟,對感情的抉擇,現實與虛構重疊交叉,只因為共通的人性。

這趟渾水就被金庸這樣攪渾了。他筆下的人物,也在選擇上出現了各種糾結,就凸顯出了故事的厚重度與人物性格。

看金庸是怎麼攪渾水的

很多人說寫小說不需要技巧,把感情寫出來就行。但是,沒技巧,真的寫不好人物感情。

《碧血劍》其實是入門練習作文,對於金庸來說,那是小意思。再看他攪《天龍八部》的渾水,真是爐火純青。

《天龍八部》,但是看名字,很多人都很難理解到底要寫啥。雖然他後來有“釋名”,但也未必看得懂。他從書名開始就擺好了攪渾水的姿勢。

再說人物。更是被他攪得一團亂。

說有主人公麼,似乎沒有。說沒有,卻有三個。從結構上看,從第一回“青衫磊落險峰行”到第十四回“劇飲千杯男兒事”是寫段譽的,從第十五回“杏子林中 商略平生義”到第二十八回“草木殘生顱鑄鐵”是寫喬峰的,從第二十九回“輸贏成敗 有爭由人算”到第四十回“卻試問 幾時把痴心斷”是寫虛竹的。後面十回,三人在少林寺會齊,三兄弟大戰天下英雄。而後書中人物各自獲得結果,死的死悲的悲,直到喬峰死在雁門關。

但也不是簡單敘述,而是一團糟的敘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另外加入吐蕃、西夏、大宋、大遼,大理、慕容複復國集團大燕,諸多幫派和諸多人物,一起攪渾水。

敘述太長,難以一下說清楚。咱們就理一理人物關係,以作說明。

首先三個人,段譽,喬峰,虛竹。

是義結金蘭的兄弟,一個是王子書生(段譽是大理國的王子),一個是江湖豪傑(喬峰是真正的江湖人),一個是小和尚大掌門(虛竹是少林寺的小和尚又是逍遙派的掌門人)。三個人不同國籍、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一個“痴”,一個“豪邁勇武”,一個“迂腐”,但卻相聚一起。

三人的聯繫,其實很簡單,除了意氣相投,都保持著魑魅魍魎世界的純真之外,還有脈絡上的聯繫。

樞紐是“逍遙派。”

段譽學的凌波微步及北冥神功,都是逍遙派的。段譽愛的姑娘是逍遙派的前掌門逍遙子的女兒王夫人的女兒。喬峰的小姨子阿紫是逍遙派的旁支星宿派的門人。虛竹是少林寺的弟子,卻是集逍遙派之大成的唯一一人,是逍遙派的掌門,算起來也是段譽的掌門人。

而且這三個人實際上卻又是相互之間有深仇大恨的,是的,他們是仇敵。虛竹的老爸玄慈方丈是喬峰的殺母傷父之仇的帶頭大哥,虛竹的老媽是四大惡人中的葉二孃,是段延慶的結義妹妹,而段延慶又是段正淳的敵人,段正淳是撫養段譽長大的父親,但段譽的親生父親卻是天下第一惡人段延慶。丐幫的副幫主的老婆康敏要勾搭丐幫幫主喬峰,勾搭不成,陷害喬峰,又欺騙喬峰,喬峰一掌打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阿朱,阿朱是段正淳的女兒,是段譽的妹妹。

呵呵,亂吧。但也不亂。不管怎麼攪渾水,這三個人身份遭遇都不同,但是命運都相同。

段譽是大理國的王子,卻攪進江湖,主要樞紐是吐蕃國師鳩摩智,鳩摩智又從逍遙子的同門李秋水那裡學過小無相功,李秋水的女兒王夫人與段譽他名義上的父親段正淳有孽情,段正淳與王夫人的女兒王語嫣愛著表哥慕容復,段正淳的兒子段譽愛著段正淳與王夫人的女兒王語嫣。

愛情三角:段譽、慕容復、王語嫣

逍遙子是虛竹的師傅,虛竹是少林寺的和尚。逍遙子的師姐師妹,天山童姥和李秋水都愛著逍遙子,逍遙子愛著李秋水的小妹妹。天山童姥通過虛竹發洩,卻與李秋水共同把虛竹一個小和尚打造成一個江湖人,和尚的戒律全破了。虛竹愛的姑娘是西夏皇妃李秋水那邊的公主,慕容復要求親西夏娶西夏公主,段正淳也派段譽去娶西夏公眾,還拉上一個幫手是大遼的南院大王喬峰,與這三個人做對的是慕容復和吐蕃鳩摩智。

愛情三角:李秋水、天山童姥、逍遙子。搭上一個李秋水的小妹妹。

看金庸是怎麼攪渾水的

鐵三角是:段譽、喬峰、虛竹。

《天龍八部》中,存在著數十個三角關係。相互扯在一起,好一個攪渾水。

他們是悲慘世界裡的純真,所以能義結金蘭。

那麼現在說明一下,這三個人所受的命運捉弄。實際上都跟自身沒多大關係,以段譽、喬峰、虛竹的性格,都不是能做出哪些荒唐事的人。但是他們沒辦法,他們的苦痛遭遇,都來自上一代,他們逃不了,躲不過,只能痛苦的承受。恩怨情仇,說不清,道不明,報不了仇,又擺脫不了。留給他們的只有茫然,只有遺憾。永遠無法抹去。

留給讀者的,也是茫然和遺憾,永遠無法逃出。扯不清道不明。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金庸攪渾水。都是他“自作聰明”設的局。他虛構的背景,虛擬的江湖,攪進現實的一切,虛幻現實的一切,把人心,人性,人情,纏絞在一起,把人的宿命纏在一切,把佛法顛倒顯示追求纏在一切,換來一百二十萬字的嘆息與迷茫。

為什麼我們總是寫不出大作家的那種蕩氣迴腸,是因為,我們只追求故事,總想著單純的把故事講精彩,吹噓說什麼腦洞。腦洞是個啥玩意兒?不存在的。腦洞再大,跟你的頭一樣大,頭不見了,你的故事還是沒講好。因為你沒格局,不會攪渾水。話說回來,想想自己的生活,影響你心情的會是哪一件自身單純的事情?不可能。總是來自你的周圍的一切,你所處的背景與格局中。

看金庸是怎麼攪渾水的

■ 更多內容,盡在【遺忘的北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