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二)

單項選擇題(從下列各題答案中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並將字母符號填入題後括號內)

公共基礎知識(二)

1.在哲學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唯心主義派別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常常有利於唯物主義的發展,這一事實說明( )。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發展

B.矛盾一方的發展可以為另一方的發展提供條件

C.矛盾雙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為另一方的發展所利用

D.矛盾雙方的融合促使事物發展

2.“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哪個原理完全一致?( )

A.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B.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

C.從理性認識回到實踐

D.從認識到實踐,從實踐到認識

3.實現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歷史性飛躍的是( )。

A.柏拉圖

B.列寧

C.馬克思和恩格斯

D.鄧小平

4.“一切具體事物和現象的存在、發展都是有條件的”是( )。

A.形而上學的觀點

B.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C.機械論的觀點

D.外因論的觀

5.在黨的( )上,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務,形成了這一理論的主題。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6.在經濟增長速度與經濟效益的關係上應堅持( )。

A.把經濟增長速度放在首位,效益服從速度

B.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儘快增長速度

C.速度與效益並重,兩者都應放在第一位

D.速度與效益完全一致,二者是一個問題

7.鄧小平理論走向成熟,形成科學體系的標誌是( )。

A.黨的十二大

B.黨的十三大

C.鄧小平南方講話和黨的十四大

D.黨的十五大

8.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可以實行市場經濟的理論認識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

B.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C.市場經濟是由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

D.市場經濟不屬於社會基本制度的範疇

9.鄧小平提出部分先富帶動共同富裕的政策( )。

A.以承認地區之間和勞動者之間的差別為前提

B.是反“平均主義”之道

C. 以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為條件,以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

D.是代表富裕階層提出的

10.為了實現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的雙重目標,我們在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個人收入分配製度耐,必須堅持的一條原則是( )。

A.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B.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C.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D.加強調控、穩定物價

11.在我國,專門的法律監督機關是指( )。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公安機關

D.紀律檢查委員會

12.在下列收入中,屬於按勞分配性質的收入是( )。

A.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

B.集體企業職工的工資收入

C.股份制企業職工的按股收入

D.國有企業工程師業餘幫助鄉鎮企業搞設計獲得的收入

13.貫徹“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一原則,適用法律時( )。

A.就不應以黨的政策為指導

B.有時也要以黨的政策為指導

C.仍然要以黨的政策為指導

D.法律應無條件地服從黨的政策

14.司法工作人員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應當依法追究而不追究,不應當追究而追究,或者作出枉法裁判的行為,應判處( )。

A.司法工作人員翫忽職守罪

B.司法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罪

C.徇私枉法罪

D.行政執法人員循私舞弊罪

15.有關法人民事權利能力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法人在清算階段仍具有清理所必須的權利能力

B.不同類型的法人,其民事權利能力的大小、範圍各不相同,即使同一類型的法人,其民事權利能力也有差異

C.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範圍不同

D.法人權利能力的範圍均由法律直接規定

16.單位行賄罪,是指單位為謀取( )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A.利益

B.非法利益

C.不正當利益

D.正當利益

17.行政處罰只有( )。

A.對有行政隸屬關係的人實施

B.由公安機關執行

C.處罰公務員或公民個人,而不能處罰單位或組織

D.是國家特定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法的個人或組織依法採取的懲戒措施

18.對於自首和立功的人進行處罰,錯誤的做法是( )。

A.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不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B.對於犯罪較輕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處罰

C.對於有立功表現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D.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9.國家行政權力的載體是( )。

A.國家權力機關

B.政府機構

C.各級黨委

D.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軍事機關

20.下面( )在省建委和市建委之間不存在。

A.領導關係

D.指導關係

C.上下級關係

D.協作關係

答案:1.C 2.B 3.C 4.B 5.B 6.B 7.C 8.D 9.C 10.C11.B 12B 13.C 14.C 15.D 16.C 17.D 18.A 19.B 20.D

歡迎您轉發和加關注,每日會有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