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北方人不喜歡火鍋和滿桌的菜,只喜歡吃餃子?

曼曦媽媽夢幻之家


“北方人”,你的覆蓋面積太廣大了。

火鍋與炒菜北方人都喜歡吃。我做為“北方人”來說,我所在的城市“火鍋與炒菜”的飯店特別特別的多,比“餃子館”都多。

餃子,在北方來說,是最大眾化、最普級的美食之一。家家戶戶都會做,並且是經常做、經常吃。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春節吃餃子最早在明代出現。

清朝時,餃子要在年三十晚十一點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寓意為“更歲交子”。

現在餃子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人們常說“好吃莫過餃子”,

愛喝酒的人士有“餃子就酒,越吃越有”。


火鍋,在北方也非常流行,北方冬天比較寒冷,親朋好友圍著桌著,吃著火鍋,喝著小酒,也是一種享受。

火鍋是先把主料(一般是肉),搭配適當香料在鍋裡炒熟烹調好後用火鍋裝好,配上一些蔬菜為輔助料。輔助食材一般全是生的直接上桌。有食客自己根據喜好自己燙熟。涮鍋多配有蘸料,如芝麻醬,辣椒醬,蒜泥等。邊吃邊聊邊下菜,十分受大眾喜歡。


當然,如果請客吃飯,我們北方人選還是“炒菜”(一桌子菜適合吃米飯),根據請客人的不同,可以選擇去飯店的檔次就會不同,“炒菜”因“菜品”種類繁多,對廚師的要求最高,一個好的炒菜飯店,廚師如果沒有二把刷子,那怎麼能撐起飯店門面。


以上圖片是我在北方人家裡吃的餃子、火鍋、炒菜,我拍攝的照片!


人在風上走


你錯了。

北方人不單單喜歡餃子, 也喜歡火鍋和各樣美食各種蔬菜。

之所以喜歡餃子,是因為餃子諧音“交子”。比方說,過年吃餃子,為什麼吃餃子,是因為大年三十兒和初一相交的時刻,也就是半夜十二點的時候,是“交子”,子時交更,所以要在半夜十二點,新年鐘聲敲響之際,吃餃子來寓意這個,討個吉利。

剩下的很多時節,比方說冬至吃餃子等等,也都是這個意思。

至於火鍋和菜品,當然也是飯桌上不可或缺的。

你難道沒聽說過赫赫有名的“東來順火鍋”麼?

這是典型的北方火鍋,以羊肉為主。羊肉根據其部位,可以分成很多種,上腦、鮮羊肉、羔羊肉片、羊腱子等等等等,十幾種不算多,主要以內蒙的羊肉為主。內蒙的草原面積非常大,羊肉鮮而不羶,味道極佳。其餘的附菜,南北可能都差不多,魚丸、蝦丸、蔬菜、粉條、豆腐,等等。

北方的火鍋吃法,和四川、兩湖、兩廣的火鍋,是完全不一樣的。

北方涮火鍋,講究的是清湯涮。比較正宗的,就是用東來順的這種炭火鍋,中間燒炭,炭火極旺,所以下肉後火鍋開得極快。清水,也就是白開水,水中加點蔥薑蒜,燒開,下羊肉。因為羊肉片極薄,肉質極佳,炭火又旺,瞬間就會開鍋,開鍋即熟。

羊肉片撈出來後,配上相應的火鍋蘸料,蘸料大多以芝麻醬為主,外加腐乳、韭菜花、耗油、香菜、蔥花等等,一口咬下去,羊肉的香氣混合著芝麻醬的香氣在口中瀰漫開來,怎一個“爽”字了得!

北方涮火鍋,一般會先涮肉,等肉涮的差不多的時候,不要著急放青菜,拿湯勺,舀幾勺湯出來,放在碗裡,加點蔥花香菜,就是一碗極好極鮮的羊肉湯,真真正正羊肉旺火熬煮出來的,廚師:各位吃貨。

至於其他的炒菜,就不用多說了。魯菜,也是比較大的一個菜系,煎炒烹炸都有。


放飛九月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北人,我想說一說!

為什麼頭條太多的南方人總是那麼自以為是?夜郎自大?自命不凡?好為人師?先入之見?

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這三個地區都屬於北方,但是這三個北方地區的飲食文化,人為素養,有些天差地別的區別!連北方最起碼得地理劃分都沒有搞清楚,總是咄咄逼人、盛氣凌人,的自我意淫!

重慶和四川屬於西南地區,同時川渝菜在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是相當受歡迎的,那自然就包括了川渝火鍋!川渝有名的火鍋店,除了在他們本土地區,開的最多的連鎖店那就是西北地區、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了,這絕對是實事求是的!

在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北地區。單一品種的飯館那真是少之又少,鳳毛麟角!

太多的工薪階層的飯館,餃子館、麵館、川湘家常菜、本土的特色菜都有銷售。再不濟的餃子館和麵館基本都會有一些,現來現拌涼拌菜或者拌好的涼菜拼盤。

麵條種類基本配菜很豐富,尤其是各類拌麵(以新疆拌麵為例),很多拌麵菜和麵條是1:1的比例,有的甚至是配菜比麵條還要多。

我們在回過頭來看看南方的麵條,清湯寡水的,有些就放一點蔥花而已。

北方人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尤其是家裡來了親朋好友做客,主家忙裡忙外的用餃子替代(米飯、麵條、饅頭),這算是一種最高規格的招待的方式。說明主家與親朋好友的關係親密,重視親朋好友的到來,內心是極度的開心和高興的。

在把話說回來,這三個北方地區的,每個地區都有自己本土的特色火鍋,品種豐富!

在很多問題上,明明是地域、文化、飲食、民俗,等。一系列的問題,卻偏偏被別有用心的人,挑唆成為了,歧視、藐視、輕視、看不起,等。

我們不討論什麼八大菜系。

東北有東北菜。西北有新疆菜、甘肅菜、陝西菜、寧夏菜、青海菜。華北有北京菜、河北菜、山西菜、內蒙菜。這菜品哪個不是大氣磅礴?應有盡有?包羅萬象?無論是菜品食材的挑選,份量,價格,口味,色澤,口感。尤其是在份量和價格上,那絕對是老百姓最愛,不僅僅能裹口腹之慾,更能享受美味佳餚,在價格上真的可以稱得上人人消費的起的。

南方人的早餐的早茶,他是品種品種不少,花樣繁多,那麼請問那是尋常老百姓可以消費的起的嗎?那是隨便尋常百姓就可以烹調的嗎?答案是肯定的!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56個民族,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說的在明白不過了吧?!

這個北方地區的,所以火鍋,大大小小的菜館,那裡面的菜品都銷售給誰了?

由此可見,提問者就是一個“井底的蛤蟆不知道天有多大”!典型的一個自我欺騙意識、自我膨脹意識、自我良好意識到可憐的一個人而已!


陝西憨厚娃


吃餃子是北方人的一個習俗,是有歷史積澱和有用意的,我在小的時候,家裡逢年過節都要吃頓餃子,以餃子為主題的歇後語,俗語有很多,例如餃子就酒,越吃越有;誰過年還不吃頓餃子等等,北方人喜愛麵食,在原來的時候,蔬菜,肉還不是足夠豐盛的時候,餃子可以說是可以當菜食用的,所以,到如今,大家對此都十分懷念的。

不過,北方人雖然喜歡吃餃子,但是也是喜歡火鍋和炒菜的,只是因為在原來火鍋和炒菜不如吃餃子來的實在,便宜,現如今,大家生活質量都提高了,天天吃餃子都不為過,所以大家對於餃子的象徵意義看淡了一些,飲食也豐富了起來。

北方的炒菜如今也是極大豐富起來了,火鍋也越來越多,不過受到氣候的影響,火鍋只有在冬天的時候十分紅火,到了夏天就門可羅雀,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啊,炒菜呢經常吃,東北菜,西北菜等等,菜品比較豐盛,也得到了本地人和外省人的歡迎。




春城才子


不喜歡火鍋和滿桌子的菜,只喜歡水餃?這是哪個北方人的規矩?作為山東人,我表示這麼說很不靠譜。

如果說不流行,是能說得過去的。

原因就是“不夠正式”,屬於“狗肉上不了大席”的情況。平時一家人或者親戚朋友坐在一起吃吃火鍋是可以的,但到了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等正式場合上,吃火鍋就“有失禮數”了,容易讓客人覺得不夠重視他。

這個就像我們平時聽郭德綱的相聲可以開懷大笑,但他把這些段子真搬上春晚的話,聽起來就感覺彆扭了一樣的道理。

在吃火鍋上,南北方還是有差距的,比如在泉州一帶,這邊也有自己的特色“火鍋”,閩南語翻譯過來叫“咯攤”,跟火鍋差不多,只是湯很清淡,鍋底一般是豬,牛等的大骨湯。配菜也較單一,通常只有豬肉,豬雜,豆製品和時蔬或者牛肉,牛雜搭配豆製品和時蔬。可能把它劃到“特色小吃”裡更合適吧。而家庭版的火鍋就和傳統的差不多了,各種湯都可以做鍋底,各種可以用來煮著吃的東西都是食材。只是,這種吃飯通常是用來配酒的,多數是作為“加餐”或者“宵夜”來吃,較少作為“正餐”。

而在山東,情況就不大一樣了,火鍋基本上是原版改良的,因為比起四川,重慶一帶的人們吃辣的能力,山東人要差一些,用來涮的東西也五花八門,自家吃的話,什麼食材都可以。

雖然,比起一個菜一個菜的做,兩個菜兩個菜的上,吃火鍋要輕鬆方便的多。但目前,火鍋還不在“禮數”範疇之內。以後也許會吧。


遊子天涯君莫問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題主真的確定北方人不喜歡吃火鍋嗎?在我生活的城市哈爾濱大大小小的火鍋店不說上千家,大概也得有個幾百家了吧,總之就是人群密集的地方,飯店聚集的地方那是一定有火鍋存在的呀!而且哈爾濱的火鍋有很多種,比如四川火鍋、重慶火鍋、還有串串香火鍋、泥鍋涮串、海派火鍋還有北京炭火鍋……而且很多火鍋店即使價格昂貴依然會有很多人熱衷,等位現象時常有。

對於餃子,我覺得我的父母輩的人是特別喜歡吃的。而且北方人在過節有很多習俗就是吃餃子,比如破五(正月初五),還有暑伏,還有立秋……餃子館也是挺多的。總之,關於飲食,真的只是個人口味、喜好和從小父母給予的習慣而言,是一個非常個人的行為。我想澄清的是我們北方人火鍋和餃子都喜歡!


東北網


北方人不喜歡我不知道,但做為一個東北人,特別是黑龍江人,我知道喜吹吃火鍋,只喜歡吃餃子,那是七,八十年代吃不上火鍋和滿桌子菜。包餃子吃就不用做菜了,方便一些。所以說這應該是個偽命題。在黑龍江一到冬天,如果請人吃飯或好友小酌,都喜歡去火鍋店,吃上熱氣騰騰的火鍋,牛肉,羊肉,加幾個小菜,喝點散裝白酒(純糧小燒,比瓶裝溝兌的好,好喝不貴),吹吹牛皮,談談人生。也可要上幾個菜,朋友遠行的,主食上餃子,給朋友接風的,一般上面條,叫做上車餃子下車面,這是個講究。吃餃子想喝酒叫餃子就酒,越吃越有。


春風72


別再用這種過去的思想來說東北人了,都被人是最會吃的。東北人不僅愛吃火鍋兒,還把火鍋吃出了一定的水平兒。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在礦山裡,晚上涮火鍋的時候,大家說今天晚上魚羊鮮,我當時就納悶兒了,平時都是羊肉和海鮮在一起刷鍋子,這次怎麼能整出一個魚羊鮮呢?不一會兒,我的同事從外面回來了,原來他穿冰窟窿從河水裡打上來一些鮮美的小魚兒。那時候可是冬天的小魚活蹦亂跳的,非常新鮮,我們這一個老大哥就說今天咱們就涮活魚。火鍋燒開以後我們把活蹦亂跳的小魚兒放到了火鍋裡。又把羊肉放到裡面,哎呀,這家可是最好的美味呀。我們吃著火鍋,喝著鮮美的魚湯,真是魚羊鮮果然名不虛傳。所以說,通過這件事,我想對大家說我們東北人是不是會涮鍋子呢。其實現在東北人來說,條件就是好了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我們不僅愛吃餃子,也愛涮鍋子呢!



伊春美食美客


來答一下。因為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哈。不過誰說北方人只愛餃子,不愛火鍋和滿桌的菜啊?你一定遇到了一個假的北方人,我們大長春人明明都愛吃。餃子,我們平時,或者尤其是過年過節必吃。火鍋和烤燒,我們都大愛啊。尤其和冬天和好朋友一起吃個火鍋,再喝點小酒,爽得不行了。

不過我們愛吃餃子確實是真的,過冬至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過夏天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等到過年了還有春晚主持人催著,讓你坐在電視機前吃餃子。還有一句話,“冬至吃餃子,小年夜吃餃子,除夕吃餃子,北方人啊,真是一種找個藉口就要吃餃子的生物。”

其實現在的食材很豐富,但我們仍然愛吃,因為餃子就是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過節的時候家人圍在一桌包餃子,是最溫暖的記憶。


餃子本質上是一種麵食。受氣候及地理條件的影響,華北平原和山東丘陵附近是最適合種植小麥的,所以麵食產品相比南方豐富發達。有餡有肉,完勝了饅頭和餅。在舊社會以及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肉類商品價格高昂,一般家庭根本不可能在日常飲食中負擔。於是,包著肉的餃子在人們的心中與“盛宴”劃上了等號。

12種餃子的包法

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包餃子。光會吃不會包,怎麼能叫合格的“吃貨”?看圖學習包餃子!

(xtm)


新文化報


我只能說你對北方人有什麼誤解吧:)

身為北方人我真的想說,冬天來一份火鍋吃涮羊肉什麼的簡直不要更加美滋滋好嘛?


而且不光是火鍋啊,湯圓元宵什麼的我們也都愛吃啊反正我基本是什麼都愛吃的應該沒有錯了,而且恰好我對於餃子還真的不怎麼熱愛,我們家都是更偏向於喜歡餛燉一些,當然過年還是餃子的。


在武漢唸書的我還會沉迷於米酒,冰米酒真的是美滋滋,熱乎乎的蛋花米酒也超棒的,就是食堂的蛋花米酒總是買不到

所以呀,不知道你對於北方人只喜歡餃子不喜歡火鍋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到的哦,誠摯的建議您去北方看看吧,現在的北方已經不是那種睡土炕,吃冬菜的北方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