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最近知乎上一个话题,“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引发了很多热议。作者无奈地感慨道:“每次看国内的媒体,以及和完全在中国大陆长大的同学聊天,感觉这代中国年轻人都有虔诚的信仰:房子教。”

真的是这样吗?

下面这几个新西兰华人青年的故事,要好好读一读了。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Aspiring Leaders' Forum,或新西兰青年领导力论坛,是新西兰全国规模最大的青年领导力培训平台,由新西兰国会、政要和企业家领袖发起。

发起人中包括新西兰前总理Bill English,优先党党魁、新西兰副总理 Winston Peters,绿党党魁James Shaw,行动党党魁David Seymour,工党前党魁Andrew Little等国会议员。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其目的,是为了增进青年领袖之间的沟通,对他们关心的社会议题进行探讨,从而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参会期间,青年领袖们也要把自己的议题带到领袖讨论环节当中,提高这些议题的关注度与影响力。

今年,有4位华人青年得到提名,将参加于这个月底举行的这个论坛。他们会向同龄人展示华人青年的社会责任,用脚踏实地的社区工作证明华人青年的社会价值。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来认识一下他们,分别是沈荣雪(Emma)、冯云枫(Peter)、赵力昆(Keith )和徐慕云(Alice)。

他们都是十几岁的时候来到新西兰,都曾经历过作为小留学生对新西兰语言、文化和生活的各种水土不服,却都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了各种障碍,成长、绽放。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沈荣雪为女性平权而奔走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高中英语课的一次考试,让沈荣雪第一次接触到了性别平等这个社会话题。她说:“我当时查了很多资料,发现自己被这个话题触动了。我觉得没有人应该仅仅因为自己的性别,就被区别对待。”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从此,沈荣雪成了一个坚定的性别平等主义者,为女性平权积极奔走。

2017年,她作为新西兰唯一一位华裔演讲者,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亚太青年交流论坛。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沈荣雪与来自20多个国家的青年代表一起,从不同角度着手了解当地社区中女性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联系当地相关机构、调查项目可行性、制定预算报表,与社区女性领导者交流,最终在6天的时间里为当地社区制定出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帮助女性实现财务独立,进而实现性别平等及高等教育。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之后,她又成功策划并组织了新西兰职业女性拓展活动,为身在新西兰的华裔女性创建共同成长的平台。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她说,身为少数族裔的女性,来到新西兰后,语言、社会环境、法律系统、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变化,经常会让人感到无助。

“我想为亚裔女性做些事情。我想要让同胞们知道,女性有权保护自己的权利,遇到事情也不要忍气吞声。”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冯云枫与塑料污染说不

初中时一次突发奇想的捡矿泉水换班费的行动,让冯云枫对塑料污染和环境问题产生了重视。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当时,学校中午提供免费的矿泉水,但同学们却把矿泉水瓶到处乱扔,操场里草丛里到处都是。

冯云枫看不过去,就发动班里同学中午吃完饭,去捡矿泉水瓶。他回忆说,“我们当时把矿泉水瓶压扁了放了好大几袋子,卖掉的钱拿来当了班费。当时就觉得塑料垃圾污染这个问题有点可怕。”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从那时起,冯云枫成了一个环保关注者。他说,“我不能算一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但我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消费者。

我现在买东西的时候会自带环保购物袋,去饭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要一次性吸管。我希望自己每一次消费行为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来到新西兰之后,冯云枫也在践行着自己的极简消费理念。在大学里,他做了一些关于环保材料的社会调查。他发现,新西兰人爱喝咖啡的行动,竟然也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源。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原来,用来装咖啡的一次性纸杯,竟然大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污染源。一项调查发现,人口仅400万的新西兰每年对咖啡纸杯的消耗竟高达2.95亿杯!

原来,绝大多数“纸杯”内部都防水塑料膜,同时大多数杯盖也都是塑料材质,多种材质的结合,导致这些“纸杯”并不能像其他纸制品一样进行回收。

这个发现让冯云枫大吃一惊。他说,关于塑料袋的污染,大家都很了解了,但是一次性咖啡纸杯的污染,民众是不太了解的。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所以,冯云枫现在正在做一件事,就是身体力行推广一种新型生物降解材料,PLA (Polylactic Acid聚乳酸)。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可降解环保咖啡杯,可以直接用于堆肥,也可以通过工业降解,需要90天就可以分解为水,营养和二氧化碳,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赵力昆对校园霸凌说不

如果不是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发出警报,你也许不会想到新西兰竟然是全球51个参与调查国家中霸凌比例排名第二的国家。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9年前,15岁的赵力昆从中国来到新西兰读高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亲密的朋友,曾经的荣耀,他不再是那个叱咤篮球场的风云人物,不再是受同龄人敬仰的校园偶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因为亚洲口音被嘲笑的中国男孩,被欺负被辱骂的校园霸凌受害者。

赵力昆意识到逃避或者回国并不是他想要的,他需要融入这个社会,改变别人的成见。最重要的,他需要提高英语水平,并找到一种与周围人沟通的方式和桥梁,让他们理解自己,尊重自己。

于是,在课堂里,他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进入了奥克兰文法学院的剑桥水平班。

在教室外,他重拾自己一直以来最喜爱和擅长的事情——打篮球,成为该高中百年来第一个进入顶尖队首发阵容的中国人。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经历过校园霸凌的痛,赵力昆决定帮助更多还在遭受校园欺凌的青少年勇敢反抗霸凌,突破孤独,开始全新的生活。

上大学后,他带领一支名为“the Red”中国学生篮球队在各个联赛夺冠,后来又启动一个名为TSL(团队、精神、爱的缩写)的篮球项目,一批批留学生在这些平台的帮助下,赢得了友谊和尊重,也因此走出了校园霸凌的阴霾。

2015年,赵力昆被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馆授予“奥克兰地区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今年,他将带着反对校园霸凌的议题,参加青年领导力论坛,与新西兰各界青年领袖一起探讨如何建立新西兰纯净校园环境。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徐慕云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Growing by Giving",是徐慕云一直想要传递的理念,也是她大学四年里一直践行的价值观。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她说,如何鼓励更多的青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参加志愿者工作的同时,提升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自己要带到新西兰国会的一个社会性议题。

与很多女孩子学习文科的选择不同,徐慕云在大学里学的是土木工程,毕业之后也从事了桥梁结构工程师的工作。

大学四年里,尽管理工科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徐慕云坚持着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在一个又一个的公益组织中担任志愿服务工作。

在中国学生联合会,她组织了职业链接,帮助学生应对求职挑战。大四时担任中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她更是用几千封邮件连接起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青年,她还曾帮助其他同学对接海外的志愿者项目。

厉害了!新西兰这些华人青年……

她说,在为自己的同龄人贡献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同时,所感受到的幸福感和成长感,是自己积累的宝贵财富。

徐慕云希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笔财富,她认为,这是华人青年身上真正的价值。

真是厉害了!我们华人青年

我们期待这群华人青年在新西兰国会做出精彩的发言。

“中国年轻人都是房子教”这种说法,是不是可以歇一歇了?

欲了解新西兰移民、旅游、留学资讯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安装手机天维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