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人」關注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後美元危機,對美豆影響幾何?

2018年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中心(INE)掛盤交易,中國原油期貨的最大亮點是以人民幣計價、可轉換為黃金。這樣的交易制度對於交易者來說可以避開使用美元、同時又有權拒絕接收人民幣,等於變相地把人民幣掛鉤黃金。

眾所周知,石油是美元霸權最大的錨定物,而中國佔據著全球近30%的石油貿易量,中國原油期貨的上市將使美元減少30%的需求。而美國維持貨幣霸權的基礎則是需求量。

2018年5月4日,鐵礦石期貨將正式實施引入境外交易者業務。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材出口國,利用鐵礦石期貨掌握原材料定價權後,為以後推出人民幣結算業務打基礎,打壓美元的同時,刺激人民幣的需求。

“豆粕人”關注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後美元危機,對美豆影響幾何?

也許有人要問,美元需求量減少為什麼美指數不跌反漲?美元的關鍵驅動因素是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數據之間的差異,目前美國的數據仍相對強勁,而其他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出現下滑;同時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今年將加息四次,緊縮的貨幣政策將促使美元走強;此外,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4月24日,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3%大關,同時根據預測,未來3年美債收益率仍會上漲,到2020年可能將突破4%。

種種因素進促使美元指數上漲,並升破92整數關口。美指走強打壓大宗商品價格,工業品普遍出現下跌趨勢,黃金弱勢回調,美原油最高上至69.55美元/桶後也呈現徘徊走弱的狀態,相比之下,農產品價格處於歷史偏低位,資本介入的風險相對偏低,促使美玉米、美小麥一改頹勢、蓄勢上攻,聯動美豆抗跌偏強。

本週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美財長將在5月3日至4日訪華,就中美共同關心的貿易問題進行磋商。雙方作為國際大豆第二大出口國和頭號進口國,無論磋商結果如何對豆類產品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此前貿易爭端期間連粕受金融資本介入和市場基差點價影響大幅上漲,而豆粕終端需求弱勢,現貨跟漲幅度不足,使得現貨基差一路縮小“豆粕人”貿易商群體在基差縮小、出貨緩慢的背景下處境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