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连载|安康广播版《梁家河》:团结观

897连载|安康广播版《梁家河》:团结观

897连载|安康广播版《梁家河》:团结观

下为正文

主播:金尺

897连载|安康广播版《梁家河》:团结观

第二章 |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

第四节 | 团结观

梁玉明再见到习近平是五个月之后的事情了。习近平回来的时候,脸上沾着煤土,黑黢黢的。

“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习近平表明了心迹。

“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习近平斩断了归途。

由被动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

897连载|安康广播版《梁家河》:团结观

实际上,习近平被从北京送到了太行山区,他是听了姨父魏震五(又名魏健)和姨母齐云的劝说后才回到梁家河的。魏震五当年是东北大学学生,他给习近平讲述了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他们那些热血青年怎么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怎么到太行山坚持战斗。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写道:“他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

听了姨父姨母的话,习近平对自己在梁家河的生活做了反思:“在上山下乡时,我年龄小,又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的问题。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

习近平说的“团结”缘于父亲习仲勋的教诲。习仲勋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曾长期从事群众工作。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习仲勋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就是在沿途张贴的布告里看到习仲勋名字的。

陕北后来成了中共中央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在这块土地上,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找到了抗日救国的策略、方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由此转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在,习近平也找到了一个法宝——他的“团结观”。

897连载|安康广播版《梁家河》:团结观

习近平说:“我父亲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用他的话讲,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

习近平相信,黄土地养育了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他。

带着这样的“团结观”,习近平开始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正是这个“团结观”,使他逐渐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能团结人”成为他鲜明的领导风格之一。

★不忘初心

897连载|安康广播版《梁家河》:团结观

砥砺前行★

从7月1日起

897安康综合广播、959安康交通广播

两套频率连续播出纪实文学《梁家河》

FM89.7 安康综合广播

早上7:30——07:40

晚上 20:30——21:00

每周一、三、五 首播

每周二、四、六 重播

FM95.9 安康交通旅游音乐广播

早上 7:00

每周一、三、五 首播

每周二、四、六 重播

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

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

从总书记的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

897连载|安康广播版《梁家河》:团结观

近期热点

©安康综合广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