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近期全球市场在美国大棒的搅动下变得动荡不安,上周俄罗斯在美国的制裁下,大盘指数一天内暴狂泻11%,比A股令人难忘的16年的熔断首日还要惨烈的多,相信给俄罗斯股民也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周五英美100多枚导弹袭击了叙利亚,针对叙利亚机场,重要军事设施实施了精准打击,俄罗斯的谴责被联合国15各成员3票赞成,8票反对,4票弃权驳回。普京大帝也只能摊手表示无能为力,如今的俄罗斯更显出一副虎落平阳被犬欺的落魄与无奈。

上周的两件事看明确的传达出美国依然有能力充当世界保安的角色,为了保持美国的权威很可能继续在全球搞事情,紧接着这两件事,美国商务部周末宣布禁止中兴产品进口,禁令5年,中兴紧急拉起了停牌,中国商务部暂时没有回应。

本周A股周一周二连跌两天。周二收盘后,央行宣布定向降准,国家相继开会鼓励制造业,这才止住大盘的颓势,周三午盘后指数开始反弹。

在全球市场如此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避险稳定成为最热的话题,谈到避险可能大家最先想到应该是黄金,黄金从去年12月到今天涨了8%。

在股票市场除了像苹果,微软,腾讯这样的科技股能够跨越周期穿越牛熊以外,饮料消费股中也有这样的股票,比如说伊利,茅台,可口可乐,这些股票在长期的股市发展中,具有丰沛的现金流作为公司安全垫,又有消费不断升级的动力支撑,在股价上的表现就是一路上扬。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在近期上市,或者准备上市的公司中,除了宁德时代,药明康德以外,养元饮品也算是一家比较有意思的股票,本身是饮料消费行业中的公司,而且是所处细分行业的龙头,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独角兽。

养元这个商标对大家来说应该已经很熟了,尤其是它的主要品牌,六个核桃,就像当年的脑白金一样洗脑。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养元饮品自从创立以来,历经两次变卖,三次冲击IPO失败,上市后产品单一不断遭受质疑,股价在上市后甚者跌破发行价,但六个核桃作为植物蛋白饮料界的老大,手握60多亿现金,将近50%的毛利,到底能不能借着本次的上市募资,向茅台,伊利开启一波自己的牛股之旅呢?

下面我们来徒手拆解一下养元饮品的

1.养元饮品的前世今生

公司从成立到现在,算起来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20年里,公司经历了破产危急,国企改革,2次被转手,3次IPO闯关失败,如今终于经历千难万险,修成正果,但依然长路慢慢,充满机遇与挑战。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养元公司是由河北养元保健饮品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而来,而河北养元保健饮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9月24日的河北元源保健饮品有限公司。

1997年衡水电力实业总公司和衡水电业局劳动服务公司两家单位共同出资设立河北元源保健饮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的业务就是生产核桃露,当时叫做养元核桃露,我们所熟知的六个核桃这个时候还没出生呢。

但是核桃露在当时卖的并不好,当时是牛奶的快速布局扩充的时期,核桃露算是新兴产物并不为市场所接受,在98年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河北养元保健饮品有限公司,但是也没能给公司带来好运。

所以公司成立两年就已经负债累累,走在了破产的边缘上,根据资料显示,当时公司账面价值和552万,负债900万,所有者权益348万。

为了使其能够存续下去,在衡水市人民政府的推动下,老白干集团经与河北养元的股东衡水电力实业总公司、衡水电业局劳动服务公司协商,决定承债兼并河北养元。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然而这笔在政府推动下促成的交易,并没有给河北养元带来任何改善,老白干大家都知道是做酒的,所以对于本次的收购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河北养元被收购后就像寄人篱下的野孩子,并没有得到老白干的重视,所以继续延续颓势。

接下来刚好赶上了国企改革,2002年十六大提出国企改革的计划,2003河北提出加快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老白干刚好抓住了这次机会,把河北养元打着国企改革的旗号顺手甩掉了这块烫手的山芋,当时河北养元只有94名职工。

经过清算与协商,最终河北养元在2005年末,被河北养元以姚奎章为代表的58名员工以自有资金309万接手。

到2005年公司已经成立八年,经历了两次抛弃与重整,公司在这八年的辗转反侧中并没有得到什么发展,被转手时也仅仅有94名员工,309万的公允价值。

然而就是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下,河北养元的员工挑起了大梁,开启了自救模式。打开公司的官网的企业文化,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就是,憨厚务实,谦虚真诚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

就是河北养元跌入谷底的05年,公司的新品牌“六个核桃”横空出世,在经过两年的酝酿,宣传之后,再加上08年牛奶遭遇三聚氰胺滑铁卢,六个核桃的销量借势迅速放量,下图是公司08-17年的营收变化图,可以看出在六个核桃在初期的时候扩张很快。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然而与六个核桃在产品市场上高歌猛进态势相比,河北养元在上市这条道路上可谓是历尽坎坷。

在2011年养元饮品首次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书,然而却在上会前一天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落实”,而被发审委宣布“取消”。

2012年,养元饮品再次冲击IPO。据报道,当时在次年1月证监会掀起的“史上最严格的IPO自查”中,于5月31日主动终止审查,IPO失败。

2016年年底,养元智汇第三次提交上市申请,2017年4月被证监会受理,仍以失败告终。

第四闯关终于成功,募资32亿,在今年2/12成功登陆大A的资本市场。

然而在养元终于闯关成功后,我们也发现养元从16年开始,净利润和营收似乎遇到了瓶颈开始了下滑的趋势,而且公司产品单一,因此饱受资本市场的猜疑,以至于公司在上市后仅仅一个多月就跌破了发行价,这是不是表示公司的业务已经遇到了瓶颈,停滞不前了呢?

但公司上市募集资金32亿,29亿用来营销网络建设及市场开发项目,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相比去年增长80%,毛利率相比去年提升2个多点,是不是又意味着公司未来还有希望呢?

我们接着往下分析。

2.饮料市场分析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个大方面的问题,饮料市场的空间和增速,以及饮料市场最大的影响因素。

从常识上来说,饮料属于消费品,影响消费品最简单的因素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于饮料市场最直观的影响就是饮料销量的提高。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了直接影响饮料的销量以外,还会改变逐渐的消费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日常生活的需求,而是更加追求生活的质感。

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人们更注重精神消费,更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饮料消费体现上就是牛奶与植物蛋白饮料的销量高于其他饮料的销量增速。这一点也是伊利的业绩增速高于其他饮料公司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我们再来看一下养元饮品在行业中的地位。

在植物蛋白饮料领域,养元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巨头,看下面的数据,承德露露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饮料,就是许晴代言的那个,大家看下面的数据,养元的产量要高于承德露露两倍,占据植物蛋白总是市场的30%。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3.上市对公司的好处

从上面的市场分析中,我们看到植物蛋白饮料行业依然具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本次上市对公司的影响。

对于养元饮品上市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公司手握丰沛的现金流为什么三番五次的非要上市,就像老干妈,娃哈哈,华为一样潜伏在民间当个隐形巨头不好吗?

养元从16,17营收连续下降两年,公司产品单一已经成为制约公司继续发展的瓶颈,如果公司想要继续提升业绩,要么在原赛道里面挤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要么开发新产品拓展赛道。

而后者的实施难度其实更大,就像娃哈哈一样,做了这么多年饮料,其实也做过拓展产品的尝试,却始终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伊利做了这么多年始终还是在牛奶领域发力。所以集中力量做好拳头的产品并非没有希望,阶段性的业绩下滑在伊利的身上也有过很深刻的体现,照样不耽误公司股价一骑绝尘。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对于消费品来说没有什么比品牌和渠道更重要的事了。如果养元来说想要继续在六个核桃产品上发力,就必须继续建设品牌拓宽渠道,而这两件事都是非常烧钱的。

虽然养元手握现金流但相对于天数的广告费用和推广费用依然杯水车薪,所以上市对于养元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除了融资以外,上市对于公司来说也算是一次不错品牌宣传广告。

下面我们来看下公司本次的募投项目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本次公司募投项目主要是营销网络的建设,营销网络的建设主要包括两点,第一通过广告提升六个核桃品牌的影响力,第二进行全国市场的推广,以及全国店面陈列的升级。

下图是公司广告投资机会,三年合计18.9亿,如果但看这些数字我们并不能比较出差异,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伊利的数据。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不管是广告投资还是全国渠道拓展花的钱都是算在公司每年的销售费用里面的,所以我们可以从销售费用这一项数据来看一下伊利品牌建设的力度,我们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到伊利16年的销售费用为141亿,占据营收的23%,其中广告费用为76亿,占据营收的12.6%。

可以看出伊利这么多年快速发展,离不开伊利大手笔的产品宣传和推广。从图中,我们也能看的出伊利股份07,08年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对于牛奶行业整体的影响,而08,09年公司大幅度增加销售收入,这也是伊利后来能挺过08年的原因。由此可见营销对于消费品公司的影响之大。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相比之下,我们再来看看养元饮品的销售费用,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差别,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养元饮品的产品推广投入其实是远远小于伊利的,有人可能觉得养元的规模还小于伊利。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其实大家仔细看数据,公司目前的营收80亿左右,已经接近于伊利04年的水平了,但是20多亿的利润要远远高于伊利04年的水平,所以养元完全有足够的空间去做营销,同时这也是养元饮品做高利润的手段,尤其在17年和18年一季度的财务报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虽然降低销售费用让养元的利润快速的做高做大了,但同时留下了很大的后遗症,就是如果公司一旦开始大规模搞营销,势必会打薄公司的利润,会让报表变得难看;如果不搞营销显然公司在目前的势力范围内已经遇到了增长瓶颈;这就是公司本次融资的目的,用融资的钱来做广告营销,不会打薄利润。

但问题是29亿的钱不够伊利半年的影响费用,而养元要放在三年用,虽然融资会大大增加养元可用于销售增加的钱,但是却显得有点单薄,养元饮品如果想要继续扩大拳头产品六个核桃的影响力,继续拓宽销售渠道,刮骨疗伤是有一定的必要的。

4.养元对比伊利

我们先来从产品上对比一下养元和伊利的差别,其实核桃露和牛奶在影响成分上应该是没有太大的差别的,伊利的牛奶能够做起来,主要还是伊利持续做好自己的牛奶产品,然后在牛奶的基础上做产品高低端分类,另外衍生出一些酸奶,优酸乳之类的产品,在产品延伸方面。

六个核桃也在做产品的延伸,主要是根据各个年龄段的人做一个产品的分类。所以在产品方面,只能说伊利比养元做的早。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接下来再从财务指标上对比一下两者的产别,养元对比伊利依然有较大的差距,从历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伊利走了一个先发育后爆发的路线,前期大规模营销宣传,后期靠品牌影响力,迅速提高营收和净利润,伊利的净利润在11年才上上两位数。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而养元却有点不同,养元的净利率和毛利率显然是要高于伊利的,但是销售占比显然低于伊利,这样单靠透支品牌做出来的利润很难维持。

今天,研究一个次新股

不过养元从上市的年限上来说还比较年轻,目前总股本要比伊利少很多,这就给养元留下了足够的融资空间,而且仔细阅读公司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到公司一再强调加强品牌建设的计划,所以如果公司能够加强品牌建设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的。

另外公司目前的产品并没有覆盖全国,主要在三四线城市发力,根据公司的拓展计划未来一二线的很多城市将成为公司布局的重点

,所以如果公司市场开拓成功的话,公司业绩也会因此受益,不过这依然面临其他公司挑战。

那到底公司能不能在维持住利润的情况下,提升营销费用,加快公司品牌的建设,打开新的市场,给公司带来新一波的增长,这些是接下来考验公司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继续观察公司的角度。

关于养元饮品你怎么看?可以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