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沒拍出來的是什麼社會怪象?

我不是藥神:沒拍出來的是什麼社會怪象?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對天價藥的刻畫是十分生動準確的。2015年1月,人民網的跨國調研發現,格列衛在中國大陸的零售價格最高,不僅高於原產國,也高於歐美髮達國家,價格甚至是鄰國韓國的兩倍。

同一種商品,在不同地區之間出現價格的差異,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是格列衛在大陸離奇的價格,卻很難用運輸成本、供求關係來解釋。

2015年11月12日,美國紐約,志願者在輝瑞製藥總部外堆砌起假幣牆,抗議其以高價藥品賺取鉅額利潤;作為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之一,以我們龐大的人口和患者基數,對於進口藥物其實本該有更強的議價權才是。那麼,為什麼進口藥在我們這個購買力不怎麼樣的發展中國家,卻走到了如今天價的地步?《我不是藥神》將天價藥的問題全推給“無良藥企”背鍋,可這真的是事實嗎?

進口藥的中國成本

在中國,進口藥物的註冊審批流程困難重重,有實力拿到進口許可證的,基本上是全球知名的巨頭醫藥公司。

我不是藥神:沒拍出來的是什麼社會怪象?

格列寧高層人員

我們都知道,醫藥巨頭公司出現在電影電視裡的時候,形象基本不會太好,不是病毒洩露的源頭就是幕後大壞蛋。《我不是藥神》裡面,也不能免俗地勾畫了一個不近人情、利慾薰心的格列寧高層人員。

2015年11月12日,美國紐約,志願者在輝瑞製藥總部外堆砌起假幣牆,抗議其以高價藥品賺取鉅額利潤;2014年,美國塔夫茨大學藥物發展研究中心(Tufts CSDD)的報告顯示,如今,開發一種新的處方藥,平均成本已經達到了26億美元。這些數據來自10家大型醫藥公司,藥物的研究時間往往在10年以上;當藥物通過審批後,還需要後續的3.12億美元來研究劑量強度、配方和新的適應症等,也就是說,總成本會達到29億美元以上。

我不是藥神:沒拍出來的是什麼社會怪象?

美國藥監局

做藥企,又不是做慈善。藥物的專利期一般是20年左右,但從拿到專利到藥物上市還有一段延遲,因此,真的能讓醫藥公司拿著專利獨霸天下的時間只有十幾年時間,如果不想血本無歸,就要在這十幾年的專利保護期內,抓緊把鉅額的研發成本賺回來。

一款新藥的目標受眾可能全球也只有幾百萬人,如果是罕見的病,那麼患者將會更少,這些研發成本分攤下來,價格昂貴是無可奈何的事。大多數人都能理解這個事實。如果遏制藥企追逐利潤的動機,患者根本就見不到這些藥的問世。2017年11月,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名研究人員在測試一種抗癌新藥,幾乎可以預見的是這種藥未來在中國的價格會比美國高/視覺中國

此外,進口原研藥成本高,並不足以解釋為什麼在中國大陸,它們賣得要比高收入的發達國家還要貴。在中國,一盒格列衛價格幾乎是美國的兩倍。

事實上,我們能夠買到的進口藥,還有第二份中國專屬的研發成本。

按照《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進口藥物即使已經在國外安全上市了多年,但如果想要進入中國,必須重新進行臨床試驗。臨床試驗是一個燒錢的事,需要收集大量臨床數據,動輒耗時三五年。

根據2012年北京大陸藥業公司披露的數據,在中國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成本大約是300-700萬美元,而在多數國家,進口藥物是不需要重新進行臨床實驗的。

2009年8月,美國衛生部開始進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臨床試驗,然而這種疫苗若想進入中國市場,還得在中國進行額外的三期臨床試驗;不少國家為了節約成本、縮短研發時間,直接將美國藥監局批准的藥拿來就用,而中國並不承認美國藥監局的數據。

另外,早在1990年,美國、歐盟和日本就牽頭成立了 “人用藥品註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ICH)”,旨在協調不同國家之間的技術標準,從而共享數據、降低藥物研發的成本。而這個組織,中國藥監局去年才加入,想要達到規範技術標準、節約研發成本的效果,還有至少5-10年的時間要努力。

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近十年來,全球15家最大的跨國醫藥集團需要持續在中國投入龐大的科研支出,每年的增幅就達22.5%。

這些多出來的科研投入、行政支出,勢必最終要病床上的中國患者來買單。

我不是藥神:沒拍出來的是什麼社會怪象?

層層加價

藥物研發、審批完畢,錢花了一大堆,但離在臨床上與病人相遇,還有漫長的道路。

一直以來,大陸對絕大部分進口藥物收取5%左右的關稅。今年4月2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宣佈5月1日起,28種進口藥實行零關稅政策。《我不是藥神》的結尾字幕,也十分驕傲地向觀眾宣佈這則好消息。

然而,零關稅政策遠遠談不上是圓滿的結局。5%的免稅政策,對於那些掙扎在生存和貧困裡的患者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因為進口藥來到中國,可不止徵收這一份稅。

根據歐洲製藥工業協會聯合會(EFPIA)2017年公佈的數據,多數受調查的歐洲國家都對藥品實行了免收或少收增值稅的政策。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的藥物增值稅為0%,而中國對藥品徵收的增值稅一分不少,和普通商品一樣都是17%。

2012年12月1日,北京試點取消藥品加成後一名患者在取藥,但“零加成”政策對於許多進入自費藥房的進口藥來說並不適用

以上還都是透明的合法加價,從出廠到抵達患者手中,藥物的流通,還需要巨大的灰色成本。2012年8月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輝瑞製藥公司在包括中國在內的8個國家裡,向當地部門及醫生等人員行賄。最終輝瑞向美國繳納了6016萬美元罰金。

無獨有偶,輝瑞後,英國葛蘭素史克、法國賽諾菲也相繼在中國爆出了行賄醜聞。

2018年2月21日,希臘雅典,希臘議會就調查諾華賄賂醜聞展開討論,跨國藥企的行賄事件屢見不鮮

2013年,英國葛蘭素史克被立案偵查的高管梁宏估計,藥企運營在藥價中所佔的比重高達20%到30%,至於“上下打點”的成本佔到多少,雖然沒有精確數字,但佔的比例非常大。

進口藥的超國民待遇

在《我不是藥神》中,出現了這樣的情節:大量絕望又憤怒的病人集結在格列寧中國公司的門口,向高層抗議藥價過高。而高層則不慌不忙地回覆說,定價是合理合法的。現今社會,缺少的是良知!現在的人,對金錢和物慾,瘋狂膜拜!為了掙錢不擇手段,對道德肆意踐踏!需要有正能量的作品出現!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