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態園,神木華麗變身的祕訣~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神木全景圖

神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首要舉措便是推進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近十年以來,神木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治理成效明顯,目前正申報採煤沉陷區和火燒隱患區綜合治理國家示範點。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煤礦生態修復治理項目

神木究竟有多少煤?

地處陝北侏羅紀煤田腹地的神木,全市儲煤面積達4500平方公里,佔市域國土總面積的59%,探明儲量523億噸,約佔神府—東勝煤田總儲量的1/4,已採量約70億噸。目前,境內有各類煤礦118處,2017年,該市生產原煤2.26億噸,實現工業產值1150億元,佔當地工業總產值的67%。

神木有哪些採空沉陷區?

據瞭解,神木市目前已形成採空沉陷區面積約484平方公里,其中中省煤礦採空沉陷區面積約335平方公里、地方小煤礦採空沉陷區面積約149平方公里,採煤沉陷區和火燒隱患區壓覆煤炭資源約10億噸,主要分佈在大柳塔、中雞、孫家岔、店塔、永興、西溝、麻家塔、高家堡、錦界等9個鎮辦。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煤礦生態修復前後對比圖

面對採煤沉陷區帶來的生態環境及社會問題,神木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全力推進礦區綜合治理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2009年3月,神木市啟動採煤沉陷區和火燒隱患區綜合治理試點工作,成立了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技術督查科、綜合科和規劃科。技術督查科負責對治理項目剝挖、回填施工進行全程監管指導、監督檢查、安全培訓等;綜合科負責治理辦的日常工作等;規劃科負責治理工作分年度計劃安排、申報項目的審查、殘留煤儲量核定、開工放線、治理範圍監測、監督指導地表生態恢復治理、組織項目驗收等。3個科室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確保了高質量完成治理項目。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

治理方法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一類是房柱式老採空區,對覆蓋在100米以下的,主要採取露天剝挖與地表生態恢復治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理,對覆蓋比較厚的重點區域,主要採取充填加固和注漿的方式進行治理。

另一類是機械化綜採形成的採空區,開採前對村民進行整體移民搬遷,集中安置。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移民搬遷

政府與煤礦企業相互配合,村民受益

神木對機械化綜採形成的採空區,採取移民安置的方法效果明顯,全市目前已修建安置點31處,安置了3336戶13337名礦區村民,並對開採後的沉陷區進行地表裂縫修復和生態綜合修復治理。

“實踐證明,治理採煤沉陷區單靠煤礦開採一方不可能完成,只有政府介入,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取得實效。”神木市能源局治理辦副主任郭小軍介紹說,在實施綜合治理的過程中,主要是由煤礦開採方治理相應的沉陷區,政府與煤礦企業簽訂責任合同,企業需交付治理保證金。企業自籌資金開展治理,通過回收殘留煤炭資源進行收益,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監督。其間,企業要給政府上繳一定的稅費,同時對佔用的臨時用地,將給予村民相應的經濟補償。最終,煤礦企業要將治理好的土地無償返還給村民。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治理後種上莊稼

成效顯著 再發新力

原排界南煤礦位於孫家岔鎮排界村,開採不到50%,礦區便開始裂縫,殘留餘煤與氧氣接觸經常自燃。這給當地村民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安置搬遷村民成為一項重要工作。當時,該煤礦對村民進行集中安置。從2011年開始,又啟動採空區治理工作,平整土地3000畝並全部無償返還給村民,回填的地表上均種草種樹。如今,走進治理一新的排界村,房屋整齊,土地平整,滿眼皆是綠色植被。

正在玉米地裡勞作的排界村村民李光青欣喜地說:“採空區治理後,生態環境大為改善,尤其是原來起伏不平的山峁溝窪都被整成平地,方便用大型機械灌溉種地,這樣的好事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土地平整後機械灌溉

為加快推進生態修復治理工作,切實保護生態環境,近日,神木市又制定出臺了最新的生態修復治理實施方案,併成立了生態修復治理領導小組,對採煤沉陷區生態治理再發新力,黑金礦藏正向“綠色銀行”加速嬗變。

昔日沉陷地,今朝生态园,神木华丽变身的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