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心要平叛的李白自己反成了「叛賊」,險些丟了性命?

李白,我們都知道是唐朝詩人的代表人物,有著“詩仙”的美譽。他性格純真,心地善良,為人豪爽,一生最大的喜好就是飲酒、作詩、遠遊天下。但就是這樣一位神采飛揚、瀟灑不羈、超然世外的浪漫主義詩人,卻偏偏又渴望入朝為官,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為什麼一心要平叛的李白自己反成了“叛賊”,險些丟了性命?

公元742年,他獲得唐玄宗的賞識,便將其召入宮中,給了個專門給皇帝寫詩解悶的活兒,由於他詩才出眾,倒也深受皇帝的寵信,因此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嫉恨。次年,李白對這種終日無所事事的生活逐漸厭倦,而這個候也有人在玄宗面前說他的壞話,玄宗聽信了讒言,開始疏遠李白,不久就被解除了職務。

為什麼一心要平叛的李白自己反成了“叛賊”,險些丟了性命?

為什麼一心要平叛的李白自己反成了“叛賊”,險些丟了性命?

這時候太子李亨在寧夏擅自稱了帝,成了唐肅宗,並已獲得唐玄宗的默認。他給弟弟李璘下達了旨意,要他把部隊從九江撤到成都去,表面的理由是保衛太上皇唐玄宗。然而李璘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趁機割據江南,所以他沒遵李亨的旨意,繼續向江南進發。這下把李亨激怒了,給按了個抗旨的罪名,派大軍過來討伐,雙方就此打了起來。打著打著,李璘手下有一位叫季廣琛的將軍覺得不對勁,我們是朝廷的部隊,怎麼跟皇帝打起來了?這不也成了叛軍了嗎?於是在他的倡議下,將士們不再聽從李璘的號令,歸降的歸降,逃散的逃散,部隊很快土崩瓦解,李璘被殺。這時,我們的詩仙找不到北了,自己原本是來幫助平定反賊的,怎麼莫名其妙的反倒自己成了“反賊”,成了被捉拿的“要犯”了?

為什麼一心要平叛的李白自己反成了“叛賊”,險些丟了性命?

李白逃到彭澤後被抓捕,給押到九江丟進了監獄。這時全國上下都知道李白是“反賊”,紛紛喊著要“平民憤,殺李白”,只有兩個人還在不遺餘力地為他實施營救,一個是他妻子宗氏,另一個是他的摯友杜甫。也是該著李白的運氣,這剛入獄不久,恰逢他故友宋之悌的兒子宋若思,頂著朝廷御史中丞的官銜,帶兵路過九江,宗氏便哭哭啼啼地向他求援。宋若思便跟衙門打了招呼,將李白救了出來,安排在自己的幕府做了個參謀。但沒過多久,這事讓唐肅宗知道了,儘管宋若思一再為他開脫,仍被判流放貴州。

為什麼一心要平叛的李白自己反成了“叛賊”,險些丟了性命?

公元759年,因關中遭遇大旱,朝廷宣佈大赦,李白也在其中。當他得到赦令時,激動地老淚縱橫,趕忙乘船東下。站在船頭,他歸心似箭,想著妻子,想著詩友,便隨口吟出了那首《早發白帝城/白帝下江陵》的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為什麼一心要平叛的李白自己反成了“叛賊”,險些丟了性命?


圖/網絡

學識粗淺,文中有疏漏、錯誤之處,歡迎各位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