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奇蹟!浙江體重最低的溫州「1斤寶寶」順利出院

生命奇蹟!浙江體重最低的溫州“1斤寶寶”順利出院

護士李鼕鼕將醫護人員與寶寶共同相處9個月的時光畫成了一幅畫,題為《陪伴》。

她是媽媽的第4胎寶寶,之前3胎都不幸流產,寶寶的順利成長更顯彌足珍貴。

生命奇蹟!浙江體重最低的溫州“1斤寶寶”順利出院

胳膊只有成人手指粗

“妹妹”出生時只有26周,與預產期相比,提早了3個半月。在醫學上,屬於超早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

正常足月出生的寶寶平均身長約50釐米,“妹妹”出生時僅27釐米,全身只有成人手掌大小,胳膊只有成人一根手指頭那麼粗,膚色青紫,全身器官還沒有發育好,尤其是肺部沒有成熟,不能自主呼吸。

生命奇蹟!浙江體重最低的溫州“1斤寶寶”順利出院

不過,寶寶全家人的態度都非常積極,無論花多大代價都希望能夠搶救。她是這位媽媽的第4胎寶寶,之前3胎都沒能保住,為了能成功生育“妹妹”,她的媽媽懷孕後便辭了職在家專心待產,在產前已經住院保胎了兩個多月。

“家人的這種積極和堅持的態度感動了我們,所以我們科室所有人都全力以赴。”萬誠說。

生命奇蹟!浙江體重最低的溫州“1斤寶寶”順利出院

寶寶勇過三大“難關”

萬誠告訴記者,救治過程中有三大“難關”,其中難度最大的就是“呼吸關”,即:反覆、多次上呼吸機。由於孩子的肺部沒有發育成熟,其自主呼吸不能維持正常的需要,所以需要用呼吸機支持,呼吸機戴上又撤下,有時戴1個月,有時十來天,反反覆覆。但是,如果呼吸機上得越多,依賴越大,撤離也就越困難。

第二個是“感染關”,孩子反覆出現真菌、細菌感染,出現新生兒敗血症的症狀,虛弱,反應差,20多天的時候甚至突然發生過休克。

第三個是“營養關”。孩子胃腸道沒有發育好,只能通過中心靜脈置管輸入營養。她的身材如此“迷你型”,血管也極細,護士們要在細如髮絲的血管裡留置導管,建立中心靜脈。正是有了這條生命的“通道”,很多營養物質才能靠這條生命線傳輸給她。

生命奇蹟!浙江體重最低的溫州“1斤寶寶”順利出院

醫護人員們都說,這是個很珍貴的孩子,稍有不慎,前功盡棄。經過9個月的精心救治、護理,孩子體重現在達到4400克,身長也長到了55釐米,眼睛大大的,非常漂亮。

孩子的奶量也從最早一天僅6毫升,增加到現在一天可以自己進食700毫升。大家都為孩子的每一步成長、變化感到高興。

生命奇蹟!浙江體重最低的溫州“1斤寶寶”順利出院

 9個月成長畫成《陪伴》

昨天是“妹妹”出院的日子,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等都一起來接她回家,一家子都是溫州市區人,爸爸還是出差途中專程趕回來的,風塵僕僕。一見到救治妹妹的醫生和護士們,全家人直言“感謝”。

新生兒科現在共有60多名護士,在妹妹住院時,每一位護士都抱過她,甚至比家人更瞭解她。護士張微說,“妹妹”好像懂事似的,護士阿姨們忙的時候,她就乖乖地自己玩床頭的玩具;做檢查時對她說“不痛的,做完就抱你哦”,她也就不哭鬧。

護士李鼕鼕更是將大家與“妹妹”共同相處的時光畫成了一幅畫,題為《陪伴》。畫中記錄下了媽媽第一次給寶寶做“親乳餵養”的鏡頭,還原了護士阿姨給寶寶餵奶瓶的溫馨時刻,還有寶寶睡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保暖箱、剛進入新生兒科時打的靜脈留置針也入了畫。他們還將寶寶一天天長大的照片都洗出來,讓每人寫上祝福的話,做成一本紀念冊。

雖然出院了,不過“妹妹”還是存在離氧困難的情況,需要繼續吸氧,家裡已經都備好了吸氧所需的儀器設備。到目前為止,為了救治這個寶寶,家裡一共花了60多萬元。寶寶的外婆說,這麼多花費可以換來寶寶的成長,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