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過節了嗎?

01

六一兒童節,小艾和大成吵架了。

“別人的男朋友把女朋友當寶寶,兒童節又是送鮮花又是送包包,可是你呢,什麼表示都沒有!“

“你都是過青年節的人了還在乎什麼兒童節?”大成一臉委屈。

“你一點都沒把我放在心上。”

“再說前兩天520不是送過了嘛,你能不能消停會兒。談戀愛又不是為了過節,這都是商家刺激消費的手段。”大成一本正經地講道理,小艾鼻子一酸,眼淚就落出來了:“你就是不愛我了!”

很多情侶都在節日吵過架,女生嫌男生不關心自己,不懂得送禮物;男生嫌女生太矯情,小節日都不放過,意見不合,架就吵起來了。

陷入愛情中的人會變得敏感脆弱,女生是,男生也是,因此才需要更多的行為去證明愛。過節便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過節這件事。

今天,你過節了嗎?

02

一直很喜歡《北京遇上西雅圖》這部電影。未婚媽媽文佳佳是個被有錢人包養的情婦,隻身前往美國待產,遇上離異司機Frank,兩人日久生情。不過我想說的不是文佳佳和Frank,而是文佳佳和她的有錢男朋友老張。

剛到美國的第一個聖誕節,老張承諾要飛過去陪文佳佳。聖誕節那天,文佳佳穿上最漂亮的衣服,還畫了精緻的妝,從早盼到晚,每一次門鈴響都搶先去開門,渴望下一秒就能撲進老張的懷抱,等來的卻是老張送來的一個包。

這樣的包,文佳佳有很多個,全是老張節日送的。

這樣獨自一人收著禮物過的節日,文佳佳也經歷了很多。

後來文佳佳終於嫁給了老張,等待著她的,卻是豪華別墅裡的寂寞。

那個在每個節日都會送她禮物的男朋友,終究不愛她。

今天,你過節了嗎?

03

知乎用戶“混沌椰子王”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同事,處了個特別摳的男朋友,日料從來都是網上買,牛排永遠在家煎,去開房永遠的團購99,岀去旅遊永遠是國內購物團,就連避孕套都是買酒店免費版的超大包。節日禮物就更別想了,七夕是哪天都不知道。

可是後來,同事的父親出了意外,在工廠把右手整個給扎斷了,要做接手的手術。那個特別“摳”的男朋友直接拍出13萬給姑娘,“這些年,我存的全在這了,先給你爸做手術,要是實在不夠我再想想辦法”。

不過節的她們,還不是擁有了幸福的愛情。

今天,你過節了嗎?

04

當然我並非倡導不過節,只是別把節日看得太重要。愛情不是鮮花口紅和包包堆砌起來的感情,而是時時刻刻都想把最好的送給對方的衝動。

很多時候我們過節,追求的其實是一種儀式感,就像春節會貼對聯,端午要吃粽子,中秋得有月餅,少了既定的儀式,節日也就缺了節日的氛圍。

有人說“和你在一起,每天都是情人節”,我不這麼認為。甜美的愛情同樣需要儀式感。情人節和七夕,愛就大聲說出來。或者和戀人共同準備一桌飯,或者一起去壓馬路,總之,節日要有和之前的日子不一樣的儀式。

杜拉斯說:“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節日中的儀式感,就是疲憊生活所追求的夢想。

為什麼一年只有一箇中秋節呢?因為萬事多則濫,中秋正因其唯一而變得珍貴。

對於情侶來說,如果隔三差五就要過節,那麼節日的儀式感將被程序化代替,淪為平庸。節日不在多,而在於質量。全心全意陪你過每一個節日,就是最好的儀式感。

今天,你過節了嗎?

05

過不過節其實和愛情並沒有直接聯繫。

願意為你過節送你禮物的人,也許轉身就叫別人寶貝,也或許真的把你放在心尖上。懶得過節沒有送禮物的人,也許恰恰是陪你走到最後的那位,也或許真的就是不在乎你。

關鍵不在於過不過節,而在於用沒用心。

雖然陪你過節卻全程玩手機,多一句話都不願意說,禮物也是敷衍。這樣的人,別說沒用心,壓根就是不愛你。

雖然沒送你鮮花口紅,卻時時惦記著你,清晨為你做好早餐,晚上在你耳邊說晚安,愛的心思浸潤在每個細節裡。這樣的人,值得相守一生。

所以姑娘們,別再為沒過節而煩惱,他愛不愛你,體現在生活點滴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