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口气就能检测宫颈癌的新方法——用于大规模筛查靠谱吗?

作为中科院的一名科研人员,现在有好消息告诉大家:我院科研人员近期自主开发出一种检测仪器,能够在7秒钟内完成宫颈癌筛查,他们通过对13名宫颈癌患者和34名健康人的呼气检测,发现判别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分别达到92.3%和88.2%。

吹口气就能检测宫颈癌的新方法——用于大规模筛查靠谱吗?

中科院科研人员

大家知道,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从全球情况看,宫颈癌的发病率在非洲和南美地区都比较高,每10万人的发病率超过30人;宫颈癌死亡率分布情况基本类似,非洲地区每10万人的死亡率基本上都在17人以上。

吹口气就能检测宫颈癌的新方法——用于大规模筛查靠谱吗?

吹口气就能检测宫颈癌的新方法——用于大规模筛查靠谱吗?

7秒呼吸检测法筛查:实际准确率

根据我国历年卫生统计年鉴,1985-2008年的20多年间,宫颈癌患病率在每10万人口8.2-14.9人之间,我们假设真实的患病率还要高,按10万人口20人计算;为便于计算,再把检测准确率(真阳性率)提高些,假设为95%,然后对100万妇女进行筛查,我们会发现:

100万人中实际患病人数为200人,总样本中未患病人数为999,800人。

对于实际患者,检测出阳性(患病)的人数为:

200×95%=190人

实际患者检出阴性(未患病)的人数为:

200-190=10人

但对于实际没有患病,检测为阴性(未患病)的人数为:

(1000000-200)×95%=949810人

实际没患病,检测出阳性(患病)的人数为:

(1000000-200)-949810=49990人

总样本检出阳性总人数为:

190+49990=50180人

别忘了,实际患病的人数只有190人。

对于上面的计算,您可以忽略过,但最后一句话可要记住:如果用这种方法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筛查的话,检测出阳性的实际正确率只有:

190/50180=0.38%

这也就是说,对于很多患病率并不高的疾病(小概率事件),即便筛查方法的真阳性率不低(比如95%以上),其实际准确率也是很低的。

那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患病)的人,用其他筛查方法做进一步检测,以排除假阳性。

再进行细胞学检测:准确率如何?

我们再算一下,对于检出结果为阳性的50180人,再用真阳性率达98%的细胞学检测进行检查。

对于实际患者,检测出阳性(患病)的人数为:

190×98%=186人

实际患者检出阴性(未患病)的人数为:

190-186=4人

但对于实际没有患病,检测为阴性(未患病)的人数为:

(50180-186)×98%=49176人

实际没患病,检测出阳性(患病)的人数为:

(50180-186)-49176=818人

总样本检出阳性总人数为:

186+818=1004人

而实际患病的人数只有186人,检测出阳性的实际正确率只有:

186/1004=18.5%

也就是说,对于普通人(非高危人群)而言,即便经过真阳性率为95%的大规模筛查,再经过真阳性率为98%的后续检查,检测结果为阳性(患病)的准确率也不到五分之一。

再直白地说,即便两次检查结果都是阳性(患病),实际患病的可能性还是不到五分之一,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如何看待阳性(患病)的体检结果?

我们日常的体检,其实就是一种大规模疾病筛查,对于普通人群,检测出阳性(患病)结果的正确率其实是很低的。

只是对于体检结果中的“阳性(患病)”,我们一定要有科学的认识,因为对于发病率比较低的疾病,即便真阳性率超过90%(甚至达到99%)的筛查方法,实际正确率也就百分之几,因此还应采用多种更精确的方法进行后续检查,排除假阳性。

但我更希望的结果是不排除假阳性,您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