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洲國際:國際貨運代理領域的革新者

杭州好公司

No.63

見習記者 毛曄

說到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很多人對它會有點陌生,但它在對外貿易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國內產品走出國門、國外產品亮相國內市場的“中間人”。全國大約80%的進出口貿易貨物運輸和中轉業務、90%的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業務,都是通過國際貨代企業完成的。

在浙江有不少在國際貨代領域做得風生水起的企業,海洲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洲國際”)正是其中一家。其業務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及地區,成立十載,每年的營收都保持增長的態勢。

事實上,海洲國際不只是浙江省國際貨代行業中的佼佼者,更是該行業頗具顛覆性改革色彩的領軍者,其專注力不只停留於如何為客戶創造新價值、提升企業輻射力,它還將目光投向貨代物流行業專業人才培養,並掛牌成為國家級高職院校“雙師”教育培養(貨代物流專業)全國首個培訓基地,此外它還積極引入國外剛興起的“遊戲化管理”理念,結合公司特性自創了深受員工好評的“魔獸系統”,向傳統型企業管理模式“鳴槍宣戰”。

2011年,海洲國際自行設計並代理承運的“進口聚乙烯國際物流一體化項目”入選中國物流管理優秀案例獎,這家被深深烙上“創新因子”的國際貨代企業,立志成為行業革新者。

公司名片

浙江海洲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提供進出口貨物的物流方案設計、諮詢及承運服務的現代物流企業,可提供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物流設計承運服務。全年代理進出口運輸10萬標箱,代理空運2000噸,位居全國百強貨代,全國民營五十強貨代。公司先後被評為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AAA級信用企業、2013中國年度最佳僱主提名獎企業、浙江省“十二五”物流業發展重點培育企業、浙江省名牌服務企業、2014年度浙江省創新型示範中小企業、杭州市社會責任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

逆境求生

為客戶創造新價值

海洲國際的前身是上海遠洋集團蕭山分公司(成立於1995年),之後與一家公司合併成立蕭山國際貨運公司,2001年轉型成為民營企業,2005年更名為海洲國際。

創業初期,公司業務量以每年約50%的速度增長,人員需求量亦“水漲船高”,並在杭州、紹興、寧波等地開出多個分支機構。2008年,經濟危機來臨,公司經歷了第一次嚴峻考驗。“當年受市場衝擊,客戶出貨量大幅下降,公司業務量也相應收緊。於是公司緊急採取‘抱團取暖’的方式應對。”海洲國際董事長翟崗巍說,在辛苦走出市場“寒冬”後,他開始深度思考公司未來出路,以及如何提升公司競爭力與市場抗壓力。

2011年,海洲國際邁出“轉型升級”第一步。蕭山有一家主打國內市場的鋼結構企業,希望打開出口市場。海洲國際為其設計了一整套國際物流解決方案,包括如何裝箱配比實現空間最高利用率且防止產品磨損、哪個時間段發貨比較節省費用,等等。一系列貼心的細節設計,讓這家企業頗為動心,於是海洲成為了該企業的“御用”貨代公司。

以心換心的服務,為海洲國際贏得了深一度的客戶信賴以及優質的業界口碑。“貨運代理屬於服務業,幾乎沒什麼行業壁壘,市場準入門檻很低,因此貨代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在新常態下,企業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優勢,而海洲的核心優勢定位就是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翟崗巍說。

營造價值感

激發員工無限潛能

小魯2009年大學畢業進入海洲國際,成為一名銷售員,因為工作業績突出,3年後他由普通員工“跳級”成為蕭山市場部經理。從海洲國際的人事架構來看,普通員工的上面依次是主管、副經理、經理、總監,而在海洲國際的用人規則中,管理人員競聘卻是“機會人人平等”,不論資排輩,只用業績說話。於是像小魯這樣有幹勁、有能力的一大批年輕基層員工有了“冒尖”的機會。“不設門檻的中層競聘機制,加速了公司的‘血液’流動,有助於企業發揮出最大的員工價值。”翟崗巍說。

自2006年起,海洲國際推出了“股權激勵機制”,工作出色的員工都有機會獲得公司股權。到目前為止,海洲國際260多個員工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成為了公司股東。

除了帶給員工價值感的“激勵機制”,公司還專設了為員工提供安全感的“終極保障系統”。海洲國際每年為每個員工注入3000元起底的保障基金,按工齡、職位、貢獻度,逐年增加保障基金額度,到退休的時候,每個員工賬戶下就會有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額外退休保障基金可以領取。

“無論是跳級競聘、員工持股,還是建立終極保障基金,在一些外人看來,這些‘破格’的機制可能會影響所謂‘老闆的利益’。但我相信,長遠來看,一定能實現老闆與員工的雙贏。”翟崗巍說,海洲國際在員工權利及福利的建設上,一直秉承“實現和提升價值、成就理想和夢想”的企業綱領,“‘人聚財聚’是我的心願,希望海洲國際能成為大家出力、大家分享的‘公民企業’”。

遊戲化管理

打通企業“任督二脈”

在翟崗巍看來,薪酬激勵能立竿見影,卻難以產生長效,因此公司在優質團隊的打造過程中,還需要內驅力。

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張鎖是2014年杭州十佳HR經理人。關於內驅力,他把目光投向了國際上剛流行起來的“遊戲化理論”,並將該理論進行了接地氣的調整,研發推出了“魔獸系統”。這套管理系統的創意取自“魔獸”遊戲,每個新員工入職都會有500魔獸幣的初始資金,在處理公司業務需動用人際資源或者財力物力時,就需要支付魔獸幣,如此一來,手頭的魔獸幣少了,就有了“賺錢”的需求。而“賺錢”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擔任公司晨會的主持人、為新員工上培訓課、幫助同事做公司手冊等等,都可以賺進魔獸幣。

張鎖說,該系統於2011年開始執行,每年至少有7萬元的相應支出,但公司收穫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據介紹,2011年以前公司的離職率是22.7%,現在下降至13.7%,員工年底滿意度調查由原來的86.7分提高到94分……這些都是遊戲化管理帶來的驚喜。

說到海洲國際的招聘,很多瞭解的人都會驚呼“太瘋狂”、“太另類”了。通過初選的應聘者,下一環節面臨的不是筆試、面試,而是cosplay(角色扮演)遊戲,主考官會設定諸如“武林爭霸”的場景,應聘者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武林派系中,然後各派系展開“合併”、“廝殺”等。從海洲國際的實踐情況看,這個名為“熱血江湖”的面試方法很管用,通過觀察應聘者的表現,可以“暗中”摸清每個人的性格、特長、交際能力、應變能力等,從而快速鎖定公司需要的人才。

面向未來

創業系統開啟集團化之路

2015年,海洲國際將不只為銷售業績而“戰”,電子商務信息化建設、成立浙北地區營銷團隊、建立供應商評估體系、實施信息化戰略等一系列大事被列入“海洲國際2015年備忘目錄”中。而這其中的一出“重頭戲”,就是完成集團化改造。

翟崗巍介紹,去年起,公司就開始架構並建設企業創業平臺,孵化企業的創業人才,鼓勵員工在企業內部實現創業。

基於此,海洲國際的內部開始發生一系列的“裂變”。去年3月,海洲國際成立了商學院,著力培養國際貨代行業專業人才,公司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雙師”教育培養培訓基地;公司進口部成立了“海易購”平臺,去年11月正式上線,主要負責將進口的食品、母嬰用品等銷往國內市場;公司陸運部原來負責調度外部車隊,今年初在寧波成立了浙江海展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擁有自己的車隊;為推進公司的各項創新改革,公司專門成立企業發展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發改委”帶頭成立了創業項目“禮品購”,負責企事業單位的禮品定製與配送;還有在公司內深受好評的“魔獸系統”,將被開發成為企業員工管理APP軟件,並推向市場。

“2015年裡,海洲平臺將誕生一個新詞——創客。海洲將真正意義上變成一個創業平臺,進而再延伸出一個投資平臺。”翟崗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