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引社會關注,各地出台整治方案:共建溫馨的校園環境

近年來,全國部分地區不斷髮生校園欺凌事件,據中國應急管理學會中小學校園安委會發布的《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顯示,中小學生受欺凌的發生率為25.8%。究其原因不難發現,與家庭教育、學校管理、社會環境等息息相關,形成了“學校不敢管、家長管不住、社會管不了”的監管真空狀態,導致校園欺凌愈演愈烈。

校園欺凌引社會關注,各地出臺整治方案:共建溫馨的校園環境

欺凌事件的發生除了社會和校園環境的影響,大多存在深深淺淺的家庭問題,而父母不能陪伴子女則成為了共同的原因之一。學生欺凌問題是世界性的難題。據相關報道,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發佈全球校園欺凌現狀報告,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有將近2.46億兒童和青少年因體貌特徵、性別與性取向、種族與文化差異等遭受欺凌。

校園欺凌引社會關注,各地出臺整治方案:共建溫馨的校園環境

國家為加快推進校園安全體系建立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等接入公安機關、教育部門監控和報警平臺,逐步建立校園安全網上巡查機制。加大學校及周邊環境整治,預防、制止和查處打架鬥毆、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行為。全國各地相繼出臺了《加強校園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來強化校園安全環境,杜絕一切校園欺凌事件的蔓延,為學校營造一個溫馨、愉快的校園環境。

北京出臺防校園欺凌方案

昨日,北京市各區教委相繼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校園欺凌”的定義,即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各區方案還指出,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區分學生欺凌與學生間打鬧、嬉戲的界定,確保相應事件得到妥善處理解決。在具體落實方面,市教委要求,各區政府督導室要加強對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對在督導檢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要進行督促整改,對拒絕整改和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校園欺凌引社會關注,各地出臺整治方案:共建溫馨的校園環境

福建治理校園欺凌方案出臺:家長拍手稱好

近日,福建省印發了由省教育廳、省綜治辦、省高院等11個部門聯合制定的《福建省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此次《方案》的出臺填補學生在校園安全監管的空白。明確了中小學生欺凌的界定,提出了預防的具體舉措,規範了處置程序,對學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確了懲戒措施,各部門還明確了職責分工。

不少家長也表示,很多時候孩子回家哭訴被欺負了,家長隻能通過學校和對方家長去解決問題,效果往往不好。現在《方案》出臺,將校園欺凌上升到了法律議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道德層次,加大了懲戒力度,明確校園欺凌受害者的法律救濟和施害者的法律責任,不片面強調施暴者未成年人的特殊權益,這對於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起到了典型示範作用。

山東出重拳治理校園欺凌

今年,山東省市教育部門對校園學生欺凌事件相繼出重拳治理,出臺治理方案。要求全市各學校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教育行政幹部、校長、教師培訓和考評中增加學生欺凌防治內容。

校園欺凌引社會關注,各地出臺整治方案:共建溫馨的校園環境

省教育部門要求各地須建立學生欺凌防治工作培訓、考評、問責處理、依法治理等長效機制,在教育行政幹部、校長、教師培訓和考評中增加學生欺凌防治內容,細化培訓內容、範圍、次數等要求,細化納入考評內容和標準,細化問責處理規定等;要求責任督學將學校開展學生欺凌防治工作情況納入掛牌督導內容,監督指導學校圍繞學生欺凌防治健全工作制度、開展專題教育、加強預防排查。

廣西:綜合治理校園欺凌行為

近日,廣西多部門將針對中小學生欺凌行為進行跟蹤治理,廣西教育、綜治、法院、檢察院、公安、婦聯和殘聯等部門將針對中小學生欺凌行為進行綜合治理。對遭受欺凌的學生,各部門將及時進行保護和干預,切實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嚴格保護學生隱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兼顧學生身心建康,幫助其儘早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全區將定期開展防治學生欺凌專項調查,及時查找可能發生欺凌事件的苗頭跡象或已發生、正發生的欺凌事件。學校可視具體情節和危害程度給予實施欺凌學生紀律處分,並將其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於屢教不改或者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事件和涉及違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學生欺凌事件,處置以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