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是怎麼練兩性關係中的心理素質的

每每留言看到道理我都懂,我就是做不到,我也很無語呢。還有些人求書單的,其實我看書很雜的,從推理到歷史到言情到武俠到科幻到雞湯到漫畫都看……看的下去的都看,所有到底是看了什麼書導致我現在是這副樣子,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對於自己在人前的態度還是有那麼點自信的。哪怕是喝醉以後,我都可以確保自己不亂說話。

萬言當說,不如一默,也算一種……兩性關係裡的心理素質吧。

我也的確就練過這個,那時候倒不是為了找男朋友,是覺得自己經常犯要麼不敢說話,要麼太過急於表達自己的錯誤,覺得對以後找工作沒好處,所有想克服一下。

那時候線下大賣場人還是很多的,於是就每個禮拜抽個時間,去超市裡……搭訕。

當然不是那種我做你女朋友好嗎的搭訕,而是鍛鍊自己有求於人時候的語氣,心態和被拒絕後的情緒調整。

自己整理一套問卷,不要太長,過去找男人幫忙填問卷。

當然也不是每次都那麼正規,有時候沒有勇氣也就只是類似於在這個品類區通過搭訕要求別人幫我去另一個品類區挑選東西什麼的。

總之實現一個小目標就是有求於人,但不會很麻煩。別人幫了自己就感謝,別人不幫自己就調節自己心態。

然後去找下一個。

給自己定一個指標,比如搭滿5個,或者10個,就完成任務。

後來找了一份做市場調查的兼職。不過我感覺兼職沒有自己搭訕好玩,因為開放性不夠,且目的性太強。不過反正已經到了給我一個理由,我可以和任何陌生人坐下聊聊的地步。

一度甚至想畢業以後去做售樓小姐,但是那時候售樓還是個門檻很低的工作,把本科學歷改成專科這種事情我也不捨得做。後來樓市當然一言難盡,我人生離打工發財最近的機會就……當不存在了。

好處就是等知道開始玩QQ,把這套搭訕規律無限複製一下,感覺整個銀河系都在和我招手!

無非就是每週不斷搭訕新人,扯幾個蛋,提一個要求(請給我看你的照片),然後下一個,下一個,下一個。

總有聊的下去和聊不下去的。聊的下去就聊,聊不下去一轉身就忘記了。

所以也就不太存在我非你不可這樣的心態。

當然肯定一開始沒有對任何人非常投入的喜歡,我給自己的理由是我是一個慢熱的人。

我真的是一個慢熱的人,所以每次我看見姑娘們說我是一個慢熱的人但這次真的不一樣,我再一看時間線好麼你們幾次聊天就動心,交往不過幾個月——我就不明白你們慢在哪裡了。

瞭解一個人,我從來都是以年為單位的。

即便如此,我都不說我瞭解任何一個人。包括枕邊人,我只能說,他可以保留他的秘密,只要他不傷害我的利益,他有不完全被我瞭解的自由。我們只要在我們的合作層面守規矩就行了。

這種心態差不多就是搭訕練出來的,你會發現認識一個人真的很簡單,而人的大部分思維方式你是可以預測的,人與人之間,可能有70%的相似度。類似於看見了疼會喊,看見了恐懼會改變瞳孔,到高處會心跳加速……這都差不多。

但關鍵是那個不同的30%。這30%的差別,可能使一個人無法和另一個人相處的程度,超過一個人無法和一條狗相處的程度。

而這30%裡面,可能有10-15%是你永遠感知不到的。甚至有5%的自我思維都是自己無法控制,無法理解,無法判斷的。

比如我活著的時候,永遠判斷不了我死前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我到底是會為了活下去痛哭流涕,還是能坐著說此地甚好,這我沒有答案。

你肯定也有對自己這樣的迷茫。

所以,你連自己都有5%無法判斷,就不要信心滿滿要去判斷別人的100%。

接受70%的共性,然後差不多再有10%的特殊性你覺得不錯啊,同類哦,就很厲害了。而這10%的尋找,你需要大量的基本面。

你挑選別人,也同意別人挑選你。

以年作為單位。

你一個禮拜搭訕5個男人,一個月就是20個,一年就是200多個,這兩百裡挑一,總能有想睡且敢睡的吧。這就好比坐大街上咖啡館,看來往行人,把所有異性在不睡,可睡,想睡裡打勾,如果真的100個異性連一個可睡都沒有,那……還可以去養只貓養條狗。

在有了基本面和自己的認識以後,“那就是我要的人”的感覺會更堅定,也會更自信。當然也會更擅長保持距離和拉節奏,不把事情搞砸。

人生那麼長,選擇那麼多,你能和我合拍我很高興,你無法和我合拍也沒有關係——總有下一個,也總有其他的替代辦法。這其實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無非是個客觀規律而已。

當你有求於人被拒絕的時候,你要知道被拒絕哪怕無數次,你也沒有任何損失。但是成功只要有那麼一次,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贏了無數次一分錢,最後一輸是傾家蕩產,那叫風險。

反正輸不掉任何東西,一贏就能解決問題,這叫沒本錢的買賣。

做幾次沒本錢的買賣,嘗一嘗我就算佔不到便宜,反正也沒吃虧的痞氣,有一點“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樂觀——這種思維倒不是單單是為了吊男人而吊男人,而是人本來就為了快活和自洽而活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信可寄:[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