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四好農村路」致富鄉村,「四季仙果」甜進農民心坎!

滿樹楊梅

上虞|“四好農村路”致富鄉村,“四季仙果”甜進農民心坎!

夏日楊梅正當季,作為遠近聞名的楊梅產地,上虞區二都村的楊梅自然供不應求。採摘、裝箱、對接物流,這是當地果農們創收的黃金時期。隨著道路被拓寬、物流直接服務進村,二都的交通運輸條件上了一個新臺階,往來不息的車輛將一箱箱火紅的楊梅運出去的同時,也將更大的市場牽引進來。顆顆楊梅紅火了農民的生活,交通也成為農村致富、農民增收的重要基石。

路好物暢

楊梅鼓起農民錢袋子

上虞|“四好農村路”致富鄉村,“四季仙果”甜進農民心坎!

百夾公路新線 谷嘉 攝

“我們二都楊梅很好賣,以前就是交通堵,楊梅採摘高峰時,堵兩三個小時很常見,人進不來,楊梅運出去也會影響新鮮度。現在路拓寬了,車子進出方便多了,水果運出更暢快不說,客人來得也越來越多,收入自然上去了,現在大家條件都挺好的。”作為二都村的果農,宋斌鈞對穿村而過的百夾線特別有感觸。改建前,這條從百官到驛亭二都村的楊梅採摘主幹道只有四五米寬。趕上雙休日採摘高峰期,車子一堵起來望不到頭。2016年,百夾線經過改造後,不僅拓寬到十餘米,停車、休閒、衛生設施等硬件配套也得到完善,沿線的9個行政村、12個自然村被串聯起,“採摘經濟”發展起來。

上虞|“四好農村路”致富鄉村,“四季仙果”甜進農民心坎!

新鮮得快要溢出屏幕的楊梅

上虞|“四好農村路”致富鄉村,“四季仙果”甜進農民心坎!

晶瑩剔透的水晶楊梅

路好了,物流也“嗅到”商機,將服務點直接搬進村子裡。據二都村村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採摘時節,順豐冷鏈車每天過來8輛左右,每輛車可裝四五百箱,以一箱5斤算,一天就要運出去楊梅約20000斤。憑藉直達蕭山機場的冷鏈車,二都楊梅最遠可銷售內蒙古等地。2015年,日本人來到這裡,做起了精品楊梅出口日本業務。除了批量外銷,遊客採摘收入也相當可觀,據宋斌鈞透露,同村朋友家裡一天能賣出200籃、約1000斤左右的楊梅,能夠為家庭進賬約20000元。10天左右的時間,銷售額能達到20萬左右。今年來,上虞區共吸引採摘旅客386.5萬人次,帶動農業和旅遊收入2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5%和23.9%,村民年收入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長。

“四好農村路”疏通了楊梅等鮮果銷售的運輸通道,二都村憑藉通達的道路、品質楊梅成為上虞鄉村致富的典型。而打出“四季仙果之旅”品牌的上虞,不僅有楊梅,還有櫻桃、葡萄、獼猴桃等優質水果可供遊客全年採摘,全區57家星級採摘基地、近20萬畝“仙果”在特色改擴建和安全設施完善的道路串聯下得到激活。2017年,“四季仙果之旅”帶動農業和旅遊收入60.5億元,同比增增長23.7%。

建養合力

公路激發經濟文化活力

上虞|“四好農村路”致富鄉村,“四季仙果”甜進農民心坎!

大善小塢村

沿著昆岙至大善公路走到上浦鎮,一個路闊屋潔、頗具韻味的村落——大善小塢村出現在視野中。因村莊所屬的上浦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鳳凰山窯址群、禁山窯址等古窯遺址聚集地,當地開發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藝術引領區、民俗風情區等多個文化單元,建起一座瓷源文化小鎮,大善小塢村也成為瓷源小鎮核心區域。除卻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小鎮的發展離不開交通的功勞。

2017年,上虞投入1100萬元新建昆岙至大善公路,道路直通104國道,打通了瓷源小鎮民俗風情區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景點間的通道;同時投入1200萬元,對上三高速橋至大善岔口、104國道至小塢村兩條通村公路進行全線拓寬改建。平坦寬闊的柏油路蜿蜒出美妙的曲線,擦亮了蒙塵已久的青瓷文化,激發出文化活力。

上虞|“四好農村路”致富鄉村,“四季仙果”甜進農民心坎!

谷嘉 攝

公路不僅要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2017年,上虞新增非現場執法車道56個,非現場執法系統覆蓋全區14條主要公路,路域管控力度得到加強。農村公路養護方面,以包乾式建立起良好的養護機制。每年安排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專項資金3500萬元以上,同時以“六個一”為要求,加快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站規範化建設,通過省級驗收鄉鎮(街道)規範化農養站17個,力爭年底實現全覆蓋。在剛搬入新站點的上浦鎮農村公路管理站內,雖然個別辦公物品還未配齊,但養護用具卻一應俱全,整齊地放在庫房裡。掛在牆上的公告黑板已開始備註最近的工作內容,“舜江(浦下)0+340段有石子灑落,已電話聯繫清理人員,並已清理。”農養站工作人員表示,工作人員一般每天走3-5條路,差不多一旬就可以將管轄區域內公路全部巡查完一遍,做到小問題直接處理、大問題迅速上報,養護問題得以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按時驗收。充分的財政資金配合紮實準確的落實,讓上虞農村公路帶動經濟發展得以持續。

據瞭解,2015-2017年,上虞累計投入13.63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377公里,路網內農村道路通車裡程1437公里。“四好農村路”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四季仙果”富了農民的口袋,甜進了農民的心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