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文:枯木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近日,網友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另外還有同一教材的另一篇課文也用“姥姥”替代“外婆”。此事在網上引起爭議。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那麼,為什麼要把原文“外婆”改成“姥姥”呢?有網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針對這一問題的答覆,上海教委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這個回覆確實不能令人滿意。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首先我們要指出的是,我們絕對支持推廣普通話。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語言是人類溝通的主要橋樑,推廣普通話可以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加速各區域之間的文化融合,有利於文化傳播,從而增強民族凝聚力,對國家的統一團結的重要性無需贅言。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然而,我們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不能不顧語言發展的歷史淵源和地域特徵,僵硬的進行推廣。畢竟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本來就是一個包容並蓄的歷史漸進過程,經過五千年的歷史演變,從而形成了如今普通話為主、方言為輔、少數民族語言並存的語言文化,也體現了我們國家的語言文化的一枝獨秀、百花爭豔的繁榮景象。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普通話的形成,有著其歷史原因。最早統一文字的記載是周朝,《禮記·中庸》第二十八章:“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然而真正實行是秦朝統一六國後,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最後形成“秦篆”(即小篆),面向全國推廣,這一舉措使得我們國家的文化不管歷史興衰都未有割裂,可以說意義重大。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而在語言方面,歷史上統治者推廣的語言一般都是屬於首都雅音,這就是形成了漢、唐、宋時期的中原雅音,後來在人口遷移過程中得以在粵語等方言中予以保留,明清時代則形成以北京地區為主的北方官話(也是中原雅音發展而來),這是如今我們朗誦唐詩宋詞一般都能押韻的原因。現在的普通話就是以北京地區語言為主,兼顧南北的基礎上形成的。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然而,由於地域氣候環境不同,生活習性不同,交通信息交流的差異等因素,造成人們的發音千差萬別,即便是同一地域,也會出現不同的發音,這就是俗話說的“十里鄉俗不一般”,雖然外人難以分辨,但是本地人一聽就可以辨別出講話人是否本地,其中微妙難以描述。可以說,地方方言代表了地域特色,是經過悠久歷史積澱才形成的,其中包含著很多傳統基因和文化因素,有著極其重要的研究意義。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況且,現在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越來越注重保護和繼承以及發揚傳播,語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比如現在我國的十大方言語系官話(北語)、晉語、徽語、粵語、吳語、閩語、湘語、贛語、平話、客語),體現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很多保留了古漢語的遺存特徵,是研究古代語言文化歷史的主要手段,對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值得我們去保護去繼承,而不是拋棄。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瞭解到推廣普通話和保護方言的同等重要的特性,我們就不會顧此失彼,而是二者並舉,一方面,在官方語言上大力推廣普通話,一方面在方言上要予以兼容幷蓄,這樣才能百花齊放,才不會如此隨意的更改一些文章的詞彙。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因為言為心聲,文字是語言的凝練,一篇文章往往是作者的綜合素質的體現,其中包含了作者的生長環境,地方特色,語言環境,心理狀態,文化素養等等,在行文上有多種題材,有嚴格要求書面用語的

公文形式,有用語嚴謹的研究類論文形式,有文藝創作的詩詞歌賦小說戲劇歌曲等各種文體,不能用一個模式去要求。尤其是文藝創作,更不能要求用書面語,好的文章往往用詞得體,文筆優雅,語境優美,一氣呵成,倘若貿然修改,就會畫蛇添足,使得文章變得毫無生氣,這是其一。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其二,就拿“姥姥”和“外婆”來說,都不是普通話官方書面用語,正規的書面用語應該是“外祖母”,“姥姥”屬於北語方言,“外婆”屬於吳語方言,因此上海市教委的回覆值得商榷。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其三,即便退一萬步說,“姥姥”是官方書面用語,也不能修改,因為,小學語文教材屬於文藝性和知識性文章,文章中適當採用方言,可以表現出人物的特色,使得人物更加豐滿,這在現代漢語中和文藝創作中是一個重要手法,倘若枯燥的統一使用官方書面語,這就是公文而不是文藝創作了。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綜合以上幾點因素,將“外婆”修改為“姥姥”純屬多此一舉,也讓人貽笑大方,至於普通話之類的理由更是站不住腳,這不得不追問一下修改之人的知識面和文化素養了,如此修改讓人哭笑不得,這就是好心辦錯事、矯枉過正的結果。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不過,幸好,這篇小學教材的文章,修改後語境和語義沒有太多改變,然而,如果把“外婆的澎湖灣”

改成“姥姥的澎湖灣”,“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改成“搖啊搖,搖到姥姥橋”估計即便是原作者不與計較,廣大民眾也不會同意的。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2018/6/21榆木齋

“姥姥的澎湖灣”,如此修改要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