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我不是藥神》正口碑爆棚,看後,真的為程勇這樣的人物肅然起敬,也想為這部電影的所有主創人員,深深的鞠一個躬,並且伸一個大大的大拇指。

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在推進著我們這個國家的進程的。

電影雖然是虛構的,但現實中有原型人物。

瞭解了一下,感覺他的原型陸勇,更是一個了不得的人,他其實更慘,他本身就是白血病患者,然而他卻冒著坐牢的風險,幫助了千千萬萬的人,真的是更讓人肅然起敬的。

所以,無論是程勇還是陸勇,還是《我不是藥神》的所有主創人員,感覺他們這次真的是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脊樑式的人物!

希望國產電影雄起,讓電影實實在在的為普通大眾做點什麼。

說起了中國的脊樑,我又想起了魯迅在《最後的最後》中,關於“中國脊樑“的一段話。

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魯迅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輝,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真的是這樣的,在華夏曆史長河中,這些光輝的中國的脊樑們向來都不缺乏。

近代有孫中山,秋瑾,毛主席,周總理等;明朝有戚繼光;宋朝有文天祥,岳飛;漢朝有衛青,霍去病;先秦時有諸子百家的代表以及偉大詩人屈原-------

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文天祥

說起屈原,他大概是最早一批挺起中國脊樑的名人,他的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可以看出他那種為國為民,不辭辛苦的人生姿態。

又一句“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我們又可以感覺到,他為了心中理想,為了國家前途命運的嘔心瀝血,永不言悔的人生追求!

離騷 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餘馬於咸池兮,總餘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餘先戒兮,雷師告餘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屈原

把為國為民奉為人生理想,把人民幸福作為畢生追求的人,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脊樑!

在詩詞大會中,就考到了《離騷》這首詩裡的句子,我們聽聽康震蒙曼老師們都說了什麼!

蒙曼:曾子也有精神,屈原也有精神。中國講詩人的精神,有一個專有的說法叫“屈騷精神”。

就是屈原的這個《離騷》,屈原的《離騷》有什麼精神呢?

第一個就是“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就是他不隨波逐流,他有一種獨立的姿態。

橘頌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縕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橘頌

另外一個就是,為了追求真理,一切都在所不惜,這樣的精神,在中國古代特別有地位,這個地位不亞於李白杜甫。

康震:對,我讀他的《漁夫》篇的時候,他就說:“世人皆醉我獨醒”。

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康震

《漁夫》屈原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身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康震

那漁夫就跟他說:“嗨,那你就跟大家一塊兒醉不就完了。”是不是,你幹嘛要把自己搞的那麼幹淨呢?

他說:“那不行,我必須很乾淨。”所以我就覺得,屈原實際上是我們很早的,剛像蒙老師說的,在先秦時代,就給知識分子,樹立了一個標杆。

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康震

就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標杆,就是那句話,叫什麼?“乾淨,擔當!”

他真是又幹淨,又擔當,但他身邊的人,又不乾淨,又不擔當。

蒙曼:這個總結的太好了!

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蒙曼

康震:

所以我就覺得,像屈原這樣的人,他們就是中國的脊樑。

其實我覺得,屈原跟孔子,有一個共同的精神,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他們能夠真正代表,中華民族的價值觀。我覺得這挺重要的。

論語-憲問》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這篇文字的意思用白話來說就是:子路夜裡住在石門,看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中國脊樑讓我想起蒙曼康震評《離騷》,屈騷精神體現民族價值觀

康震

聽完蒙曼老師和康震老師的點評,感覺中國脊樑正是那樣一些,明知做不到還要努力去做的人!

他們也真的是,沒有任何個人慾望,沒有個人企圖心的,他們的人生裡也只有付出,他們從不求回報。

這樣的人生境界,怎麼會不讓人尊敬?

感覺我們中國發展到如今的中國,實際上正是有千千萬萬這樣的人在默默的推動,在促進呢!

過去的先賢祖輩們,真的是,都很好的發揮了他們中國脊樑的作用!

如今的我們,其實更應該以他們為榜樣,都應該高傲的,挺起我們每一個人的“中國脊樑”,為我們未盡的事業,為我們大家的未來,更為了我們明日之中國,盡情付出,永不言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