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人工智慧,如何重新定義世界黑科技?

人工智能(AI)與區塊鏈是眼下最為熱門的兩大技術,也是各大風險投資最為熱捧的創業板塊。未來,這兩大科技將融合進每一個產品領域,成為支撐所有產品的底層技術,其中,ObEN就是這一構想的實踐者之一。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均是時下熱門的話題,而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必然也會更加激起外界的好奇與疑惑。

ObEN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它於2016年底開始將自己的人工智能項目與區塊鏈進行融合,並在2017年10月的迪拜世界區塊鏈峰會上,獲得了創業大賽第一。此外,還獲得了包括騰訊、軟銀、K11、韓國SM娛樂公司等投資人在內的約2500美元股權融資。

多重光環加身,不經讓人疑惑,這兩個領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ObEN想做的究竟是什麼?現在的進展情況又如何?鏈得得App特意拜訪了ObEN的聯合創始人兼COO鄭毅,與其共同討論其區塊鏈+人工智能的未來落地應用場景。

一、專注人工智能的ObEN為什麼需要區塊鏈?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ObEN最開始的初衷是想為每個人打造出自己的人工智能PAI(個性化人工智能,Personal AI),它不僅長得像你,而且說話的聲音也像,未來甚至還會擁有與真人相似的性格。

區塊鏈+人工智能,如何重新定義世界黑科技?

隨後,鄭毅展示了一個三維立體虛擬人物宣傳視頻,其以周大福鄭裕彤的長孫為模型,以他的人工智能形象講解藝術館中的展覽,現於上海K11的大堂播放,虛擬形象可通過算法訓練將其語言改為普通話,彌補了香港人本身普通話不流利的缺陷。

區塊鏈+人工智能,如何重新定義世界黑科技?

最讓人驚喜的是PAI的語音和舞蹈學習功能。

鄭毅介紹:“ObEN與上海絲芭傳媒合作,讓旗下一女藝人讀過一百句話後,即可算出她的發聲模型,此後便可用她的發音唱流行歌曲。”他補充道,“這比那個初音未來唱的更像人”。

同時,還可根據女孩上傳的跳舞視頻,根據其骨骼結構讓虛擬人物形象地學習她的跳舞動作。而在此之前,這一技術需在人身上放傳感器才可實現,如今只需通用算法就可直接學習,鄭毅說:“隨著用戶上傳視頻的方法越來越多,人工智能會不斷學習,還可將學出來的動作讓大家來使用,讓其它人的虛擬模型展示一樣的舞蹈動作。”

區塊鏈+人工智能,如何重新定義世界黑科技?

作為曾是百合網聯合創始人的鄭毅,深諳交友行業對信任的要求,只有確立了人工智能背後是真實的人,用戶才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

鄭毅說:他們也嘗試了其他的認證方式,但均不具備公信力,而只有區塊鏈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共識網絡,受到廣泛的認可。

他認為:區塊鏈社區可以看作是一個誠信的社區,通過互相的認證,可以確保每個人的PAI都屬於自己,代表自己,是自己在數字世界的映射,而這正可以滿足ObEN對PAI最核心的基本要求。

二、搭建底層公鏈,開拓衍生鏈

從2016年起,ObEN就開始與pai基金會嘗試搭建自己的底層公鏈,將其命名為PAI公鏈。其架構主要分為三部分:中間層是比特幣區塊鏈架構,底層是P2P的數據部分,頂層是進行數據的認證和智能合約的編程。

之所以選擇比特幣作為區塊鏈架構,是因為比特幣的風險較小。鄭毅說:“POW是比特幣的價值共識基礎,在設計的時候需要消耗電力、算力來挖幣,根據電力的成本不同,就會產生比如說比特幣3000到5000美元的成本價格。

而以太坊是建立在貨幣定價公式——費雪公式之上,費雪公式的影響因素是貨幣供應量、流動速度和GDP,這就意味著如果要保證以太坊有價格,就必須得有足夠多的持幣人,而且持幣人要鎖倉,鎖得時間越長,幣的價格就會越高,同時在鏈上還需要有很多基於幣的消費或者使用場景,相當於GDP高,幣的價值也會高。

同樣,EOS的DPOS、超級節點等也是基於費雪方程式,目的是讓大家全鎖幣。持幣人約多,投票人越多、並且都鎖倉的話,它的幣值也會高。這些本質都是通過金融理論的方法,使本來沒有價值的東西變得更有價值。

從我們的角度看,因為ObEN是做個人數據,希望通過算力處理數據,這樣的話本來就有成本,相比之下更適合採用比特幣的區塊鏈架構。“

他認為“衍生鏈”將是未來區塊鏈的主要應用場景之一,在鏈得得文章未來區塊鏈應用落地重要方向:衍生鏈中有提及。

鄭毅說:“美國的摩根大通與以太坊合作衍生(複製出來並再開發)了以太鏈,但加上了新的加密智能合約交易方式以及數據隱私保障通訊層,並最終形成了 Quorum。當新的跨銀行交易發生時,既保護了用戶的隱私,也給銀行間業務帶來便捷。

同理,PAI鏈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把PAI鏈克隆出來,然後根據不同行業的需求進行修改。只要是跟個體數據有關的,都可以在我們的鏈上進行開發,然後由企業自己決定他們是否要發幣,比如把病人的數據健康檔案上鍊,二手車貸款買賣數據上鍊等。

如果是中心化的公司,它就可以做無幣區塊鏈,如果是去中心化,他們就可以做有幣區塊鏈。然後在這之上,也可以做各種各樣的Dapp開發。”

這類模式中存在一個風險,即“衍生鏈”中的數據若出現問題時,最終責任將由哪方承擔?

鄭毅回答道:“PAI鏈會不斷迭代,讓PAI的生態系統更穩定安全。因為合作伙伴把PAI鏈、程序都克隆衍生了,所以再開發的算法的法律責任將由對方去承擔。”他繼續補充,“我們合作的企業主要還是以實業公司為主,實業公司比較傳統,更擔心數字貨幣挖礦、價格泡沫等風險,所以我們選擇經歷時間最久比特幣,從安全性上看也會好很多。”

三、區塊鏈技術進步的關鍵是硬件結合

要為每個人實現足夠強大的人工智能,還有一個問題是解決人工智能計算效率的問題,這裡涉及到許多待解決的技術瓶頸,比如分佈式芯片、邊緣計算的進一步優化等。

鄭毅認為當下區塊鏈技術進步的關鍵是軟件系統要與硬件結合。他說:“這跟早年的互聯網、計算機的操作系統與服務器、intel芯片配合很像。”

“我們做人工智能的時候,技術與應用是環環相扣,光研究算法沒有數據,算法也得不到提升,所以我必須在研發算法的同時抓數據,然後用數據才能不斷的迭代算法進步,然後你才能把算法做得越來越好。

區塊鏈的技術開發同樣如此,大家都在說區塊鏈要提升性能,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公鏈算法上,沒有任何實際應用,我個人認為屬於炒幣行為。所以在算法層面一定要像人工智能一樣,必須要有真實的應用,通過應用產生需求,抓到數據,才能驗證各種各樣鏈的性能,更有針對性的迭代提升鏈。”

關於,ObEN未來的規劃,鄭毅說:“我比較期待的就是軟件和硬件的進一步結合,從芯片級能夠提高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區塊鏈的性能,因為軟件迭代畢竟是單方面的,最終所有的軟件都是跑在這個硬件平臺上,如果硬件平臺能夠提升的話,那對整個軟件就是自然而然的就會有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