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篡改的區塊鏈如何「賦能」實體經濟?

現在的區塊鏈在某種意義上說,已經離不開數字貨幣,但是貝殼手錶CCT始終覺得現在的幣圈始終是泡沫,無數的幣圈大佬在推崇價值投資,但是說實話,泡沫終有一天會破,一味盲目的價值投資或許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利益,一旦泡沫破裂,給那些盲目的價值投資者也會帶來的是毀滅性的打擊,並且專員覺得泡沫破裂區塊鏈最終會迴歸技術本質.

區塊鏈作為一個底層技術,在解決本身的可用性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不斷的探索區塊鏈的落地場景,幫助區塊鏈更好的發展,其實說句更加官方的話,就是我們得思考區塊鏈在數字貨幣的泡沫破裂後如何能夠真正的賦能實體經濟?

話不多說,今天貝殼手錶CCT主要想跟大家來聊一下:

區塊鏈中不可篡改的特性,並且因為這個特性而被大家所認可的“區塊鏈+電子存證”的業務。

1

何為電子存證?

參考來自:http://bbs.paidai.com/topic/1478232

很簡單明瞭的介紹了電子存證究竟是什麼,專員簡單概括下,其實電子存證就相當於把某些關鍵的事物存在互聯網上,用作日後的司法證據等等。

問題來了

但是說到這裡,就會有一個問題,傳統的互聯網模式B/S或許C/S也好,都是有一個集中的服務模式,這就是意味著擁有這個服務器的機構就是絕對的核心機構,他有絕對的權利可以篡改服務器中的任何存證。違背了電子存證最核心的特點,一旦存入便不能修改,作為最核心的證據?

那區塊鏈+電子存證呢?

如下圖所示,通過區塊鏈網絡,我們可以做到多方存證,並且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聯合司法鑑定、仲裁機構等等,一旦有仲裁機構的接入。

其實在某種意義上,這些存證都是受到了法律保護,也有利於司法落地。這種業務架構,對於司法機構也十分簡單,他只需要部署數個記賬節點,無需參與電子存證上層業務的開發以及維護,但是他也有全量的存證的數據,這樣對於司法機構的壓力也就更小。

不可篡改的區塊鏈如何“賦能”實體經濟?

2

區塊鏈的防篡改的能力也是不可比擬

首先,區塊鏈自帶的密碼學技術,數字簽名,hash算法等等,在密碼學角度保證了在交易產生的過程中不會被篡改,接著區塊鏈的連續性區塊以及共識算法保證了電子合同或者其他東西,在寫入區塊鏈後不再會被簡單的篡改。

因此,假如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了糾紛,用戶不再需要第三方機構出具相關的證明,我們可以直接從聯盟鏈中的司法鑑定、審計等機構隨時取證,因為數據全量的存在於接入聯盟鏈中的各個節點,保證了數據的正確以及安全性,並且增強了可信度,仲裁機構可直接從其運維的節點中獲取和驗證數據,這樣的話存證數據即為司法證據,並且司法機構可以根據數據,給出相關的司法證明,整個業務流程更加簡單,高效。

文末

綜上,其實貝殼手錶CCT覺得,電子存證也好,跨境支付或者供應鏈都好,我們區塊鏈探索的階段中的三個比較典型的場景,雖然不及數字貨幣那麼效果顯著,但是顯然也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創新,也是在不斷地落實“區塊鏈+”的概念。專員覺得,講解這些場景的時候,也能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區塊鏈的特性,也相信區塊鏈一定會有更好的應用出現,我們大家可以一起期待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