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如何服務於大數據

區塊鏈技術如何服務於大數據

區塊鏈技術服務於大數據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分佈式的數據庫系統。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鏈式存取數據技術,通過網絡中多個參與計算的節點來共同參與數據的計算和記錄,並且互相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特定的數據庫技術。由於去中心化數據庫在安全、便捷方面的特性,普遍看好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認為區塊鏈是對現有互聯網技術的升級和補充。

共識機制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就是所有分佈式節點之間達成共識,通過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區塊鏈的四種不同的共識機制,適應於不同的應用場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例如比特幣,採用工作量證明,只有在超過51%節點同意的情況下,才能篡改一條記錄。

分佈式計算

大數據時代,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基礎設施。MapReduce將任務分解進行分佈式計算,然後將結果合併,從而實現了信息的整合分析。

區塊鏈是純粹意義上的分佈式系統,而分佈式是技術的信仰。分佈式和集中式技術必將是螺旋發展,《社會分工論》上說:“分工使社會像有機體一樣,每個成員都為社會整體服務,同時又不能脫離整體。分工就像社會的紐帶,是有機團結”。

區塊鏈技術如何服務於大數據

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差異

大數據所包含的數據集足夠大、足夠複雜,很難用傳統的方式處理,亟待新技術的產生。區塊鏈目前所能承載的信息數據有限,離大數據標準還很遠。

區塊鏈是結構化數據。區塊鏈上的數據是存在一個個塊上的,各塊之間用指針鏈接,是典型的結構化數據。而大數據需要處理的更多的是非結構化數據。

區塊鏈的數據是獨立的。區塊鏈的數據安全性,一部分是通過數據的獨立性來提現的,而大數據往往看重的是信息的整合分析。

大數據+區塊鏈

在強調透明性、安全性的場景下,區塊鏈有優勢。在大數據系統中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以使數據不被隨意增加、修改和刪除。

存檔的歷史數據因為是不能被修改的,所以可以對大數據做哈希處理並加上時間錯,存在區塊鏈上。驗證原始數據的真實性時,可以對相應的數據做同樣的哈希處理。如果得出的答案相同,則說明數據沒有被篡改。

貝殼手錶CCT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