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和騎士老闆,誰對不起誰?

“騎士老闆根本配不上詹姆斯,走吧”。詹姆斯離開騎士的可能性極大,不過真的是因為騎士老闆配不上嗎?

我去年寫過一篇,《當詹姆斯的老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一年過去了,兩人又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分手在即,就像很多情侶分手,會有很多話題:當初怎麼認識的,誰做了什麼事,誰對誰不滿,怎麼到的這一步?

和所有的關係一樣,要理清頭緒,就要分清誰做了什麼決定,因為每個人都只會對自己做的選擇負責。

讓我們先從怎麼認識的開始。

噹噹

廣告

購買

噹噹

廣告

購買

騎士老闆吉爾伯特,身高大約1米7,身體健壯,一看就是練家子,據說是臥推達人。吉爾伯特經常身穿體恤衫,牛仔褲,稀疏的胡發,也沒什麼亮點,在人群中根本看不出是億萬富翁。在十四年前,42歲的吉爾伯特想買一支職業球隊。底特律發家的吉爾伯特,首先考慮的是活塞和老虎,在確認沒戲之後,他把目光瞄準了克利夫蘭騎士。盲人老闆崗德在選中詹姆斯之後,開始兜售騎士,一蹴而就,這筆生意很快就成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是吉爾伯特選擇了騎士,其中詹姆斯肯定是重要原因,兩人的關係,詹姆斯在開始的時候,是沒有任何選擇權的。

在成為騎士老闆之後,吉爾伯特開始對球隊進行了全方位升級。他的一個重要理論是,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錢就會自然而來(好像馬老師也這麼說過)。從更新更衣室的音響,到更換球館所有板凳,修建新的訓練館,等等。這些細枝末節,可能對球隊成績沒什麼用,但是詹姆斯以及他的團隊,知道了一個信息:吉爾伯特不是不願花錢的老闆。

2006年,詹姆斯和騎士續約,當時騎士最多可以給5年,詹姆斯選擇了3年。2007年出人意料的進入總決賽,隨後兩年騎士老闆為了留住詹姆斯,開始打造冠軍球隊。2008年騎士工資聯盟第四,2009年聯盟第三,2010年聯盟第四五,和排在第一的湖人相差不到800萬。2010年夏天的騎士,隊內一批老將,要薪水空間沒薪水空間,要年輕球員沒年輕球員。

2010年詹姆斯出走,這純粹是詹姆斯的選擇,吉爾伯特只能接受結果。如果詹姆斯沒有出走,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如果詹姆斯留在克利夫蘭,他應該在下面四年,不會四進總決賽, 也不會拿到2個冠軍。從詹姆斯的個人角度出發,這個選擇無可厚非。

2014年夏天,詹姆斯和吉爾伯特在邁阿密見面。詹姆斯的團隊成員說,當時他們都還不是很清楚,誰會是騎士的總經理,言下之意,他們只看中老闆的態度。在那次會議上,詹姆斯就問了吉爾伯特一個核心的問題:你會不會為了奪冠而花錢?吉爾伯特爽快的答應了。在第一次合作中,吉爾伯特在花錢方面是有了信譽的。如果是熱火老闆阿里森這麼回答,詹姆斯的團隊也不會相信。

2014年詹姆斯迴歸克利夫蘭,是兩個人的共同選擇。詹姆斯並不喜歡吉爾伯特一些處理事情的方式,但是他相信吉爾伯特會為了奪冠花錢,吉爾伯特雖然在詹姆斯第一次離開的時候,寫信承諾,騎士會在詹姆斯之前能奪冠,但是他不傻,他知道詹姆斯能給他帶來什麼。

四年過去了,2018年的騎士,又到了2010年的境遇:要薪水空間沒薪水空間,要年輕球員沒年輕球員。

四年當中,吉爾伯特做了很多籃球相關的決定,譬如交易歐文,譬如不和格里芬續約等。但是還沒有什麼時候,在能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時候,他選擇了退縮。他當初答應詹姆斯的大把花錢,他做到了,騎士擁有聯盟最高的薪水。很多球迷問,騎士老闆為什麼不這樣,為什麼不那樣。所有的吃瓜群眾,關心的都是熱鬧,球隊並不是自己的,在真正要考慮球隊利益的時候,最替球隊著想的,肯定是老闆,不是球迷。為什麼球迷能才思泉湧,有無窮的方式補強球隊,而老闆卻做不到呢?很簡單,因為不是花球迷的錢。老闆最先考慮的,是球隊的利益,是球隊能否增值,球隊能否賺錢,並不是詹姆斯的未來。

反過來說,有人會怪罪詹姆斯,正是因為詹姆斯不承諾留下來,所以騎士才被迫拿未來換現在,走到了這個局面。

作為球員,詹姆斯沒有義務承諾。所有的選擇權,都是球員自己努力得到的。“讓我當一天球童我都願意”,這樣的球迷不在少數,也非常樂意跟球隊籤終身合同。各種所謂道德準繩要求球員,都只是錯誤的以為佔據了道德制高點。詹姆斯不信任吉爾伯特的處理方式,他考慮問題的方式,也從來不是以球隊的長期發展為目的,他只要能贏在當下:你給我最好的配置,我會盡最大的努力。

騎士當今的局面,核心轉折點,就是歐文提出離隊。吉爾伯特為什麼執意要交易歐文,到現在也沒人說清楚,或許白手起家的人,都非常自負,不喜歡被威脅,也可能歐文說服了他,他認為這麼做對雙方都有好處。吉爾伯特對歐文的出走,做了最後的決定。而歐文出走的原因,又恰恰是詹姆斯的迴歸。

吉爾伯特和詹姆斯,在整個過程中,都只是做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並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誰對比起誰。

詹姆斯和騎士老闆,誰對不起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