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90歲生日倒計時 終極預測花落誰家

奧斯卡90歲生日倒計時 終極預測花落誰家

耄耋之年的奧斯卡

今年是奧斯卡的90週年大壽,但頒獎時間卻因為冬奧會比往年晚了一週。老美精著呢,畢竟奧斯卡頒獎跟冬奧會都是全球矚目的盛典,為了收視率跟網絡點擊量,才不會跟奧運會硬槓。

除了頒獎時間跟以往不同外,其他的就同往屆差不多了。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奧斯卡獎項是由美國各電影行業工會投票選出,不像歐洲的電影節,因為評委會主席反戰,《華氏911》就拿到了金棕櫚。當然,有位喜歡在英國喂鴿子的影帝當年在柏林也是一言九鼎。

不僅是獎項評選流程一樣,就連一些大獎的提名影片也有跡可循,正是因為這些傳統的存在,才使得奧斯卡的預測並不困難。

1.最佳影片提名: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至暗時刻》

《敦刻爾克》

《逃出絕命鎮》

《伯德小姐》

《魅影縫匠》

《華盛頓郵報》

《水形物語》

《三塊廣告牌》

預測獲獎:《三塊廣告牌》/《伯德小姐》

奧斯卡90歲生日倒計時 終極預測花落誰家

用美國版海報幫助我們看看已得的獎項

奧斯卡最佳影片是由美國製片人工會投票產生。雖然還有一個“製片人工會獎”,但最近幾年除了2015年的《鳥人》,其他獲得“製片人工會獎”的電影都未能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所以獲獎“製片人工會獎”的《水形物語》對奧斯卡最佳影片參考意義不大。

按以往奧斯卡最佳影片來看,這個獎項並不會給商業上特別成功的電影,去年的《月光男孩》擊敗了《愛樂之城》,前年的《聚焦》比下去了《荒野獵人》,更早的《鳥人》贏了《美國狙擊手》。

所以今年首先可以排除《敦刻爾克》,雖然這個片子在藝術跟商業上都相當成熟,但也正是這樣的成熟讓諾蘭這些年一直在奧斯卡扮演一個“陪太子讀書”的角色。畢竟奧斯卡還有一定鼓勵新人的作用,好事都讓你佔了,別人還怎麼活。

更何況打打殺殺並不是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選項,《美國狙擊手》《血戰鋼鋸嶺》《瘋狂的麥克斯》都是當年的大熱門,但最後都如濃眉哥一樣加入了空砍群。所以除了《敦刻爾克》外,另一個被排除的就是《至暗時刻》。

當然“古裝片”也不是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菜,《魅影縫匠》更多的瞄準是最佳男主角跟最佳服裝設計這種技術類的獎項。

而為了凸顯“政治正確”,最佳影片提名往往要照顧到多方因素。雖然去年《月光男孩》拿到最佳影片,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恐怕難以在這類題材上繼續揚威。同樣,《逃出絕命鎮》雖然從創意跟類型性上極佳,但現在的米國大統領已經不是奧巴馬,另外一部有色人種題材的佳片《泥土之界》甚至都沒有獲得提名。

也因為特朗普治下,美國經濟處於近20年最好的時期,國內失業率暴跌,美元購買能力增強,人民群眾情緒穩定,《華盛頓郵報》這種略帶政治暗喻的片子也不會是最佳影片的首選。倒是展現群眾同政府“和解”的《三塊廣告牌》更符合時下美國人民群眾的心態。更何況《三塊廣告牌》並沒有獲得最佳導演的提名,為了找平衡,給一個最佳影片也是理所應當。

至於《伯德小姐》則是所有獲提名影片中觀感最流暢輕鬆的一部,從《為奴十二年》開始,奧斯卡最佳影片已經沉重了五年,如今國內太平,選一個充滿了活力的影片也是順其自然。

2.最佳導演提名:

克里斯托弗·諾蘭《敦刻爾克》

喬丹·皮爾《逃出絕命鎮》

格蕾塔·葛韋格《伯德小姐》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魅影縫匠》

吉爾莫·德爾·託羅《水形物語》

預測獲獎:克里斯托弗·諾蘭《敦刻爾克》

奧斯卡90歲生日倒計時 終極預測花落誰家

支持一下大神

作為一個技術獎項,最佳導演獎的顧慮就沒有最佳影片多,雖然也會找平衡,但更看重的是導演本身的功力。如果最佳影片給了《三塊廣告牌》或者《伯德小姐》這樣的小成本,那為了找平衡,《伯德小姐》和《逃出絕命鎮》肯定是第一批被排除的。

而《魅影縫匠》的導演雖然努力炫技,但有點發力過猛,不會獲得導演工會太多選票。

最後的角逐應該就是兩部重工業的《水形物語》同《敦刻爾克》之間。

《敦刻爾克》在攝影,美術,聲音都有創新,而諾蘭的場面調度能力更是無可指摘,幾乎是一部飛在天上,人間難以企及的電影。而《水形物語》在劇本結構,鏡頭調度上都非常的循規蹈矩,但偏偏男主角是用CG做出來的,能在傳統的視聽語言環境裡搗騰出一些新意,小步快走,不至於扯到蛋。這大概是《水形物語》能夠拿到美國製片人工會獎跟威尼斯金獅的緣故。

但參考奧斯卡的傳統,如果最佳影片給了《三塊廣告牌》或者《伯德小姐》這樣的小成本,那最佳導演應該會給最炫的一部。一如當年的《荒野獵人》錯失最佳影片卻收穫了最佳導演。

3.最佳男演員提名:

提莫西·查拉梅《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丹尼爾·戴·路易斯《魅影縫匠》

丹尼爾·卡盧亞《逃出絕命鎮》

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

丹澤爾·華盛頓《羅曼先生,你好》

預測獲獎: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

奧斯卡90歲生日倒計時 終極預測花落誰家

老加滿分演繹鐵腕

本屆影帝之爭呈現出一種“老少之爭一陪跑”的態勢。陪跑的自然是丹澤爾·華盛頓《羅曼先生,你好》,丹澤爾·華盛頓在影片中並沒有太多的突破,估計他自己也知道是來打醬油的。

提莫西·查拉梅跟丹尼爾·卡盧亞兩個小鮮肉在影片中的表演可謂驚豔,不過去年影帝就給了《海邊的曼徹斯特》裡的小鮮肉,今年估計會表彰爺爺級別的人物。

丹尼爾·戴·路易斯在《魅影縫匠》中的表演略帶神經質,這種靠誇張支撐的表演的確是評委們喜愛的類型。但金球獎影帝加里·奧德曼在《至暗時刻》卻在用收斂來展示丘吉爾的內心世界,對錶演來講,收比放更難,所以加里·奧德曼應該會憑《至暗時刻》收穫一座影帝吧。

4.最佳女演員提名:

莎莉·霍金斯《水形物語》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三塊廣告牌》

瑪格特·羅比《我,花樣女王》

西爾莎·羅南《伯德小姐》

梅麗爾·斯特里普《華盛頓郵報》

預測獲獎: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三塊廣告牌》

奧斯卡90歲生日倒計時 終極預測花落誰家

全片最催(搶)淚(分)的就是媽媽和小鹿的這場戲

和前幾屆奧斯卡影后提名一枝獨秀相比,今年的影后競爭相當激烈,除了梅麗爾·斯特里普《華盛頓郵報》是打醬油的,其他四位女演員誰拿影后都不奇怪。

《水形物語》裡的莎莉·霍金斯用肢體語言完成了整個表演,西爾莎·羅南的《伯德小姐》用青春征服觀眾。而《三塊廣告牌》裡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的冷峻,《我,花樣女王》瑪格特·羅比的瘋癲都是評委們喜歡的類型。

但從表演類型看,《我,花樣女王》以絕對的瘋癲對戰其他四位候選者相對正常的演技。不成功便成仁,沒有中間路線。

5.最佳男配角提名:

威廉·達福《佛羅里達樂園》

伍迪·哈里森《三塊廣告牌》

山姆·洛克威爾《三塊廣告牌》

理查德·詹金斯《水形物語》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金錢世界》

最佳女配角提名:

瑪麗·布萊姬《泥土之界》

萊絲利·曼維爾《魅影縫匠》

艾莉森·珍妮《我,花樣女王》

勞裡·梅特卡夫《伯德小姐》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水形物語》

預測獲獎:

最佳男配:威廉·達福《佛羅里達樂園》

奧斯卡90歲生日倒計時 終極預測花落誰家

最佳女配:艾莉森·珍妮《我,花樣女王》

奧斯卡90歲生日倒計時 終極預測花落誰家

如果說《三塊廣告牌》是雙男主也是成立,但為了拿獎,選擇了難度更小的最佳男配。但伍迪·哈里森和山姆·洛克威爾的鋒芒被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蓋過太多,而且這兩人的在片中的表演也只是中規中矩,並無更多亮點。

同樣中規中矩的還有《佛羅里達樂園》威廉·達福,雖然沒有其他獲提名演員的戲份多,但他穩重的表演如磐石一般把《佛羅里達樂園》這部快飛到天上的影片又拉回了地面。論對影片的貢獻,威廉·達福絕對是最大的。

和最佳女主角因為演技太好競爭激烈不同,最佳女配角的競爭則是大家都沒那麼好而無法選擇。五位候選者都因為大媽的形象獲得提名,《泥土之界》裡的媽因為其他男演員過於出彩而存在感最差,勞裡·梅特卡夫給《伯德小姐》當媽也沒比《摩登家庭》中的幾個媽更好,《魅影縫匠》的角色雖然是姐姐,但也跟媽差不多,演技上欺負一下年輕的女主角還勉強,同男主角比起來就差距太大。而《水形物語》中的胖同事就是個功能型的角色,換一個演員也不會太差。

所以矬子裡面拔高子,也就《我,花樣女王》裡的媽還有點討喜,艾莉森·珍妮演了四季《極品老媽》,論演媽,其他幾個都不如她。

6.其他

本屆奧斯卡很可能是《三塊廣告牌》屢獲大獎,技術類獎項被《敦刻爾克》包圓。《三塊廣告牌》在劇作上不是最成熟的一個,但兩段式的敘事絕對反類型。畢竟其他提名影片都是純類型片的劇作。

在眾多奧斯卡提名中,有四部不那麼熱門但絕對值得一看的電影。其中最佳改編劇本中就有《災難藝術家》和《茉莉牌局》兩部,尤其是《茉莉牌局》,至少該拿個影后的提名。不過論改編劇本的歡樂程度,《災難藝術家》更勝一籌。另外兩部《我,花滑女王》同《佛羅里達樂園》是最佳女配和男配的大熱門。

今年是《戰狼2》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評選,儘管在國內媒體炒作下,這個獎項堪比奧運會奪金,不過選送《戰狼2》參賽大概能看出官方對這個獎項的態度。畢竟在候選影片中有柏林金熊獎的《肉與靈》和戛納金棕櫚的《方形》,如果不是《水形物語》對白是英文,估計今年能出現歐洲三大電影節冠軍齊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盛況。

但最有可能是應該是俄羅斯電影《無愛可訴》,比其他的電影節奏稍微快一點,不會出現《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上映半個小時鼾聲一片的盛景。

預測獲獎:

最佳改編劇本:《災難藝術家》

最佳攝影:《敦刻爾克》

最佳音效:《敦刻爾克》

最佳服裝設計:《魅影縫匠》

最佳動畫長片:李·昂克里奇、阿德里安·莫利納《尋夢環遊記》

最佳外語片:安德烈·薩金塞夫《無愛可訴》(俄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