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曾經我們都是張長弓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是一個很正很嚴肅的母題,作為80後,在看到這樣的slogan時會想到與自己關係不大的廠房車間、個體戶商鋪、廣深珠街頭、大腹便便的企業家……然而,在slogan旁邊看到羅晉和鄭爽,於是小心翼翼地點進去,跟著騎單車的羅晉,一下子便穿越回熟悉的20世紀末。

《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曾經我們都是張長弓

​ 75後和80後雖然先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紀頭五年進入社會,其所經歷的酸甜苦辣在本質上區別並不大,而到了85後、90後進入社會,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前段時間在支援楊超越的聲音有一句“她那麼努力吃那麼多苦”引起爭議,我翻了一下評論,發現對眼下剛進入北上廣職場的年輕人來說,每天擠八通線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苦。那麼再對比一下《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裡羅晉扮演的張長弓,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我說80後的奮鬥之苦與75後差不多,卻和95後、00後有著千差萬別。當然,我們探討的是一直在城市裡生長的這一群年輕人。

作為一部時代大劇,《為了你》進入主題的速度很快,開頭就將主人公的背景交代得清楚明白,讓人立刻就明白他所處的困境:職高畢業,缺乏社會經驗,專業又太新,理想遠大卻不為人所看好,長期找不到工作。這樣的背景和困境放到當下20出頭甚至還有留學經歷的年輕人身上也成立。但是張長弓的責任感成了他改變命運的砝碼,也成為這部劇的靈魂所在,非常打動我。95後、00後可能很難理解,那時還有餘錢炒股的家長這樣算賬:“你知道為了生你妹妹,我被罰了多少錢嗎?”“你每個月的網費太貴了,還是去給你三叔打工緩解一下家裡的壓力吧。”

《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曾經我們都是張長弓

《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曾經我們都是張長弓

為什麼生妹妹要罰錢?網費能貴到哪裡去?時代的氣息便是從這樣不經意的臺詞裡跑了出來。再對比80後這一代裡的獨生子和下面還有弟弟妹妹的男孩子,他們在社會上的表現也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是家中長子,張長弓在父母報過一次賬後,二話不說便去三叔家打工,被挑剔的親戚呼來喝去,還會被以各種理由剋扣工資,也依舊任勞任怨毫無怨言。一個腦力勞動者做完體力活之後嘆一口氣,這真心不是上世紀的苦情戲,這在我同代人身上也曾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作為長子,張長弓將這一切權當歷練,默默承受。擠地鐵苦嗎?也苦!張長弓和現在擠地鐵的年輕人一樣,在心裡吶喊:我缺的只是一個機會。

一次次的被拒絕、被否定,並沒有讓張長弓陷入自我懷疑、抱怨他人等“喪”情緒,最多和哥們喝點小酒。他對事業、對愛情、對社會的正面且積極的態度,成為他成功路上的助推力,他在事業上的這條成長之路,可以當做80後這代人的縮影。即使放在當下,也非常讓人有認同感。我們都曾和他一樣,為理想執著向前,在還看不到的未來裡,也將一直這樣。

整部劇的氣質與氛圍,也都與張長弓的態度切合,非常實在,沒有誇張的表演和狗血的衝突,同樣記錄了互聯網崛起前後的IT愛情,雖然沒有《微微一笑很傾城》那麼甜,但在土味青春的歷練裡,漸漸從酸澀變得醇厚,如同黑巧克力般華美。千帆渡盡,回看逝去的時代,能譜成強音的只有這種實在且積極的人與事。

《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曾經我們都是張長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