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控」的美聯儲才是市場最大風險因素?

美國通脹、PPI數據雙雙創出6年新高,經濟過熱憂慮升溫,美聯儲鷹派加息才是投資者最該預防的市場風險!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APP

美國最新的CPI數據顯示,美國通貨膨脹年率已經升至2012年以來高點,顯然當前美國經濟已較金融危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為強勁。美國6月CPI年率符合預期,且好於前值,承接此前公佈的強勢美國PPI數據,進一步夯實市場對美聯儲今年將在升息兩次的預期。

通脹數據再印證美聯儲加息必要性

週四(7月12日)美國官方公佈數據顯示,美國6月未季調CPI同比增長2.9%,創下2012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較前值高出0.1個百分點;美國6月未季調核心CPI同比上浮2.3%,為2017年1月以來最大漲幅,前值為2.2%。

“数据控”的美联储才是市场最大风险因素?

過去一年,美國通脹水平大幅上漲,原因在於國際油價上漲、租金走高以及醫藥更貴。通脹水平的上漲抵消了美國工人的工資上漲,美國6月每小時工作上漲0.1%,但與去年同期持平。

此外,由於服務業和機動車輛生產成本上漲,週三公佈的美國6月PPI數據漲幅超過預期,創六年半來最大同比增幅。相關分析顯示,潛在的趨勢繼續表明,通脹水平上升將迫使美聯儲加快升息步伐,鷹派升息的可能性不斷走高。

三井住友信託銀行市場策略師Ayako Sera稱:“市場是在對已知情況做出反應,全球經濟形勢不錯,而且美國經濟極為強勁,這意味著利率會繼續被上調。投資者目前關注美國經濟強勢的跡象。”

利率上升將成為壓死美股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前市場焦點主要圍繞貿易摩擦進行,但是John Hancock Investments 資本市場研究負責人 Emily Roland警告投資者,現在面臨的最大隱憂不應該是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而是利率上升。

Emily Roland表示,“相較於貿易戰,美聯儲更可能殺死美股牛市。”

年初至今美聯儲共計升息兩次,當前市場對美國年底前再升息兩次的預期形成高度一致,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利率期貨合約顯示,美聯儲在9月再次加息的概率已經高達84.6%。

“数据控”的美联储才是市场最大风险因素?

Roland指出,美聯儲在新主席Jerome Powell領導下依然是個“數據控”,一如他的前任Alan Greenspan、Ben Bernanke 和 Janet Yellen 一樣。

也就是說,美聯儲的決策不受政治因素影響,而是依據經濟情況採取行動,特別是在就業市場和通脹水平方面,這意味美聯儲將會繼續升息,直到經濟過熱有明顯的放緩跡象,不過目前還不明顯。這也就意味著美聯儲可能會幫助引導經濟降溫。

“数据控”的美联储才是市场最大风险因素?

而美聯儲讓主要短期利率穩步上升將使得企業和消費者的借貸變得更加昂貴,這最終將可能導致美國企業的銷售和獲利成長放緩。

Roland表示,另一個值得擔心的問題是,美國當前聯邦基金利率水平為2%,遠遠低於長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如當前10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分別是2.9%和3.0%。如果美聯儲繼續提高短期利率而無視長期利率的停滯,那麼這種利差可能會進一步縮小,從而創造了經濟學家所說的收益率曲線平坦化,甚至會出現短期債券收益率和長期債券收益率水平出現倒掛現象。

LPL Research 高級市場策略師 Ryan Detrick指出,在過去9次經濟衰退之前,收益率出現每次都出現倒掛。雖說目前看來,收益率曲線暫不會出現倒掛,但由於美聯儲升息而導致其平坦化的事實就足以讓投資者望而卻步了。

投資管理公司 Personal Capital 投資組合管理執行副總裁 Craig Birk在近日的報告中指出,“投資人普遍擔憂的是利率上升,平坦化的收益率曲線確實會給經濟成長帶來阻力,包括銀行放貸的動力減弱。”

Birk 表示,目前美聯儲僅加息至2%,2007年大衰退開始前為5%,而1999年科技泡沫高峰期則為6%,利率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不過儘管如此,John Hancock 的 Roland表示,對於美國經濟可能最終由於美聯儲升息而放緩讓其感到緊張,儘管許多企業績效從減稅措施中獲得提振。

但一旦美國經濟回落,將可能衝擊全球經濟成長。Roland說,“美國還能支撐全球經濟多久?可能不會太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