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熊孩子因為不懂事能把家長氣個半死,但也有孩子“太懂事”,能把親媽委屈哭了。

1

最近有網友分享自己和家人因一盤60元的青菜引發的爭吵,吐槽自己的母親。

她和爸媽暑期一起外出遊玩,因為景區物價高,她和父親打算點特色菜嚐嚐鮮,但母親執意要點青菜和白米飯。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女兒認為自己暑假換了電腦手機,還要去參加夏令營,花銷很大,放棄了73元的烏冬麵,“想著能省則省也沒有太委屈自己,點了50的另外一個面”,勸說母親60元的青菜“太不值”,希望母親“點別的特色菜“。

但母親說自己只想吃青菜,“不要大魚大肉就想吃得舒服”。

勸說之後母親還是很不滿,女兒就說:“那隨你點吧,我不管你了。”

沒想到媽媽更不開心了,只點了一碗35元的雪菜肉絲麵,委屈得紅了眼睛:

“為什麼青菜都不讓我吃”。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雖然最後父親還是給母親點了青菜,但母親堅決不肯再吃。

女兒在最後吐槽:有時候真的受不了她(文中母親)的驕縱,如果我是男的以後才不會找這樣的老婆。

很多網友指責這個人,覺得女兒不尊重母親,自私地將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不懂體諒母親,對母親的管制太過。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也有人認同她的吐槽,說60元買一盤青菜確實性價比不高。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乍一看,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值得討論,但這背後不僅僅是60元青菜的問題。

一盤青菜,反映的是普遍存在的教育盲區。

2

女兒和母親的矛盾中,沒有人是絕對的錯。

母親一時想吃青菜,和平常比的確貴了些;女兒想省錢的出發點,也無可厚非。

但問題在於,女兒覺得母親是“嬌縱”,而父母對自己需求的順從是應該的,在自己的夏令營、電腦上花了錢,全家就都要一起節衣縮食。

爸媽滿足孩子的要求理所應當,他們就應該永遠為“大局著想”——這樣的“假懂事”,與自私無異。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越來越多父母認同“孩子要富養“的理念,即使是普通工薪階層,也按照”富二代“的標準來。

但盲目“富養”的後果,往往是更讓人心寒。對孩子過分的寵溺和無限制的滿足,其實無形中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從小時候因為害怕孩子委屈,他一哭就言聽計從,孩子就會習慣將哭鬧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

給孩子特殊待遇,什麼好東西都緊著孩子吃,養成孩子任性,唯我獨尊的性格;

家長大包大攬,一切都要給孩子最好的,不讓他在同齡人面前“沒面子”……

父母們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低,把孩子捧得太高,變成了“父母孝敬孩子”。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這樣表面上的“富養”,很可能產生兩種極端:

一種是孩子把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稍有不滿意就大發脾氣,父母成為孩子的附庸;

一種是父母對孩子予取予求,孩子稍有反抗就以自己的犧牲施壓,孩子成為父母的傀儡。

戚薇在一檔節目中分享了一個自己的例子:

有一次她的孩子喜歡她的裙子,說這條裙子很美我很喜歡,這是我的,不讓戚薇穿出去,戚薇的回覆是:這是媽媽的裙子,媽媽也喜歡這條裙子,也想要美。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雖然一條裙子而已,但不能讓孩子養成“一切要按我的要求來”的認知。

富養孩子最怕的,就是讓一個人成為物質上的富人,精神上的窮人。

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委屈自己,孩子也就自然不懂得體諒父母,很難換位思考。

就如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一切的教育都是人格的教育。

真正的富養,是健康性格的養成,是豐盈精神世界的營造,而對於這一切,同理心是根本。

3

Papi醬在母親節時發過一則視頻,說父母的種種奇葩行徑,讓人“惱火”。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時間流逝,做兒女的總會發現,父母似乎並不像想象中那樣完美,他們也開始需要人遷就。

父母們也有任性、固執的一面,沒有年輕時那麼精明,他們不再是子女的避風港,反而需要子女來當他們的主心骨。

或許因為陡然的落差,或許因為沉重的生活壓力,這些“任性“、”固執“和“不聰明“,漸漸成了父母和子女爭吵的引子。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歌德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人的一生好像一個輪迴,從小孩長成大人,又從成人返老還童。老去的父母如同孩子一般,也渴望著疼愛,關心和理解。

在“60元青菜“的事件中,媽媽傷心的不是吃不到一口青菜,而是孩子的不尊重和不體諒。

太多爭執發生時,應該關注的不是主觀的對錯,而是要多站在情感的角度。

心理學家Lindsay C. Gibson在《不成熟的父母》一書中建議子女這樣和“不成熟“的父母相處:

1、超脫地觀察

在溝通之前,先客觀地分析情況,意識到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有優點和缺點。

2、成熟地溝通

在溝通前做好準備,設下明確的溝通目標和主題;在溝通中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注重溝通結果,而不要過於情緒化。

3、走出過去的“角色自我”

在觀察父母的同時也要觀察自己,理解父母行為想法對自己的影響,也注意自己的情緒。

父母和孩子都是互相獨立的個體,親情不是犧牲的輪迴,更不是禁錮親子雙方的枷鎖。

沒誰就該遷就誰,但千萬別讓披著“懂事”外衣的自私,傷了爸媽的心。

“媽,你沒資格吃60塊錢的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