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姜文導演的作品,總是讓人又愛又恨。包括《邪不壓正》在內,姜文至今執導過6部電影,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姜文影像風格。但姜文過於獨特乃至有些奇崛的敘事方式、視聽語言,常常讓他的電影晦澀曖昧。《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被稱為姜文的“民國三部曲”,前兩部尤其是《一步之遙》,至今讓有些觀眾“心有餘悸”,他們不免擔心,《邪不壓正》會不會也那麼難懂?

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這一回觀眾可以放心了,姜文呈現出來的不是哲學著作,而是一本《故事會》。《邪不壓正》講述的是一個邪不壓正的復仇故事。

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電影改編自張北海先生的小說《俠隱》。小說的主線雖是復仇故事,更多筆墨著實落在了老北京的一景一物。藉助主人公李天然的經歷,小說生動還原了舊日北平的風土人情。這是張北海創作《俠隱》的一大初衷:“我努力在利用這個虛實世界,將我出生那個年代的一些訊息傳達給今天年輕世代,即在沒有多久的從前,北京是如此模樣,有人如此生活,如此面對那個時代的大歷史和小歷史。”

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因此,《俠隱》的另一個主人公,其實是舊時北平。而這也是小說打動姜文的根本。姜文直言“我對俠一點兒興趣都沒有”,打動他的,是故事裡那個三十年代的北京,是哪個城市的韻味和歷史感。北平由此成了《邪不壓正》的另一個主人公,電影通過考究的場景佈置和精美的鏡頭呈現,為觀眾再現了舊時北平,再現了一種空曠、久遠、蒼涼又家常的北平氣質。

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邪不壓正》只是借了《俠隱》的北平氣質、故事框架和基本人物身份,人物的性格和情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姜文的一貫特色,任何故事到他那裡都會“姜文化”。復仇故事+國仇家恨,有這兩種元素,電影本可以拍得驚險刺激又煽情動人,但姜文不走尋常路,他選擇以一種荒誕化的方式講述這個故事。

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荒誕貫穿著《邪不壓正》。非常典型的一場戲,是李天然與朱潛龍展開決鬥。這場戲是電影的高潮,李天然終於要了卻多年來壓抑的報仇心願,觀眾期待的是血脈賁張、快意江湖的復仇。可即便是這種關鍵時候,姜文的“玩心”依舊很重。兩個男主角決戰,還像小男孩過家家一般嘮嘮嗑,打鬥起來不忘穿插一些搞笑戲碼。再回想電影中其他打鬥場景,比如朱潛龍與藍青峰的人馬在大橋上對決,姜文也是以喜劇的方式呈現;朱潛龍帶人闖入藍青峰家,忠心耿耿的保姆被朱潛龍所殺,這本是挺煽情的時刻,姜文轉眼又用喜劇化的臺詞化解……

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可以說,荒誕化的敘事方式,讓姜文的故事時時打破觀眾的預期,也讓姜文的故事“獨一無二”。他從不按常理出牌,從不依賴某種廉價的情緒來迎合觀眾、打動觀眾,換句話說,姜文無時不刻在冒犯觀眾,無時不刻在給予觀眾新的審美體驗。《邪不壓正》解構了傳統的“俠”,解構了國仇家恨的宏大敘事,它只是以亢奮、激情、傳奇的方式濃墨重彩地講述了一個人物的成長。電影中僅有的溫柔,姜文給予了舊時北平和女人。轟轟烈烈的時代碾壓而過,舊時北平一去不復返;電影中周韻、許晴飾演的兩個女性角色,帶著某種母性和神性的光環,她們最終的去向也叫人感傷。

影評:《邪不壓正》姜文兇猛

《邪不壓正》是一部非常姜文的電影,它個性十足、敢破敢立,充分彰顯著姜文的才華、野性和自負。如此“兇猛”的氣質,只有姜文和姜文電影才有。其實憑藉姜文的才華,他要拍出一部符合中國院線審美的賣座電影,那是分分鐘的事,但他是姜文,他從來就是要玩點不一樣。

可以預見,《邪不壓正》依舊會獲得兩極評價,但無論如何,它終究是獨一無二的,中國的電影需要這樣的獨一無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